老的經常陷入「現今物質多了,還不滿意什麼」的迷思,其實他們只是用了大人及那時代的價值觀和比較來理解年輕人。無論哪個時代,小孩本來就是一張白紙,物質多少根本不是他快樂之源。給一堆避孕套小孩,他們也可以當吹氣球玩得很開心。「玩」的時間多少才是小孩或甚至大人的快樂之源。雖然我是80後,但由於小學時居住上水(香港鄉下且近深圳的地方),也經歷片中長輩一樣的童年,還穿膠珠、抓魚去市埸賣和幫人看小孩賺小費(家並不窮,只是媽想多賺點,而我只是想買遊戲卡、玩具)。我覺得已前的小孩玩的時間和自由空間比現在的多很多,那時代的人情味也濃,長輩比現代人更幸福。
老的雖然沒有怨天怨地,但唯獨是怨年輕,請你們不要「豬多不滿」吧!
老的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就不要怪嫩的不覺得自己有錯。更有經驗的人,若太自以為是或活在自己世界裡,就沒有看透的能力。自以為「神」的不是很「神」,自以為「佛」的不是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