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與一眾泛民政黨在立法會舉行集思會,籌思往後選舉策略合作的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明報‧星期日生活》今日刊出他日前的專訪。
專訪引述梁家傑坦言,公民黨不少要員在該黨成立前後,其實一直是京官統戰的對象,包括他自己;但多年交手以來,令他更清楚明白「中共要的溝通,是要你放下是非之心」,若中共認同可跟公民黨合作來為香港做好事,「公民黨一直是擁抱溝通的,願意被『統戰』,但是我們要保留自己的思想,僅此而已」。
他又批評,97以來,特區政府每遇批評,不是有根有據的說服對方,不肯接受「這個批評者(向公眾)說一句話,對於公眾的效果是比政府自己說十句話還要好的」這道理。反之,如今任何人士有志晉身政府的諮詢架構或法定組織,首先都要「跪低」,最少也要接受關上門來解決與政府之間的分歧,但這跟當今民智已開、資訊流通的香港社會,早已相互背馳。
梁家傑進而表示,任何政黨要有影響力,必須具有「行動力」,透過不同做法獲得足夠選票來發揮影響力。他亦警告梁振英,今年七一遊行已證明,愈來愈多市民不再認為,遊行會是一種有效爭取訴求的方式;但這不代表民怨不會持續積累,到爆發時的破壞力可能更大。他還稱「我也是本土的」,不過不是「熱血」那一類,但如果中央和梁振英繼續背信棄義,港獨思潮只會不減反增。
[http://www.post852.com/%E6%A2%81%E5%AE%B6%E5%82%91%E3%80%8A%E6%98%8E%E5%A0%B1%E3%80%8B%E5%B0%88%E8%A8%AA%EF%BC%9A%E5%85%AC%E6%B0%91%E9%BB%A8%E4%B8%80%E7%9B%B4%E9%A1%98%E8%A2%AB%E7%B5%B1%E6%88%B0%E3%80%80%E4%BD%86%E6%9C%89]
==========
「飯民」也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討飯格」。唔係講笑,很多香港人是咁的。不論懂不懂政治的,他們毫不在意統或獨,只在意能否搵到錢、生活好壞,但目光短淺。
而我,可以很清晰講明,我個人意願會選擇「獨」或實然主權之類。主要是因為可以繼承港英時期遺留下來的「雙國籍」便利。為什麼很多「離地」港人明知都要賣港?因為他們已或具有能力「離地」,而且香港人「叫佢講就易、做就難」;在有難時,他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其實「飯民」不是不知道「雙國籍」的好處,他們也正正知道中國也需要。不要看這班賣港賊常對中共獻媚,其實是「以退為進」。我可以斷言,這班外國代理人想接近中央核心人物是想影響中國政策或政局之餘,亦可以擔當「扯皮條」角色,協助官員資金直接或繞過香港外流(不論是否污錢);在這情況下也容易產生被外國勢力操控的「買辦政治」,而其繞過監察和可靠的篩選機制所出的,不是人才,是不務實的管治傭才或賣國賊。當他們代表的階級/集團拿不了好處時,他們就會聯合外國勢力拿官員在外國資產做把柄、威脅中國。這種夾雜外國勢力且宮廷式的心計、虛偽奴才(表面好friend的港式25仔、醒目仔),中央早就清楚他們的盤算,但又不能除去,也在「中英聯合聲明」下除之不盡,成為中央最大隱憂。中央唯有借狠批極少數的本土或「獨派」分子來帶出「不能反中」、中國主權或存在之立場,而「飯民」也借批「獨派」分子來制造忠心的假象(Comfort Zone)。
另外,「港是會議」這類「接近中央官員」的架構,要特別小心,或者不能只有「飯民」入席。雖然某類「資金外流」含有政治需要或正當性,但試想想,在大中華地區「分裂」出來的香港或臺灣是具華人優勢的緩衝帶,中國大陸追查或截查污錢就方便很多、減少損失;同時,也能增加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俗語所說的「隔渣」,Filtering)。所以,香港必需維持原有的「三權分立」、司法中立和高度廉潔!
本土或「獨派」分子是最不具威脅力、誠實度高和心繫百姓的,卻受眾人攻戈。但我一直視他們為維護香港特色、中港分隔和「雙國籍」功能之力量,也不排除他日有中共高層因收受外國利益、管治操作出問題或甚至謀惡性政變等而破壞這好處;所以我認同他們對兩地的貢獻,及永遠會保留他們的存在。這就是我的大中華級(聯邦式)政經防衛部署!
另外,「飯民」和偽親中那種文質彬彬但無氣節、出賣別人淘利的品格,偽君子!我極為討厭!真心討厭或仇恨「獨派」分子都是豬!
其實香港人可以好簡單,不論你是來自哪、血統、有其他國籍或傾向喜歡哪身份,拿得香港永久身份證的和在港定居中的,只需要記住自己「首先是香港人」,就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