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Monday, March 24, 2014

警察,不可能是抗爭者的隊友

早幾日還被不少台灣市民,甚至是抗爭者,認為警察只是站在對面的隊友,這夜變了另一個樣,究竟是抗爭者太天真?還是台灣警察個個也是黃秋生?

無緣無故的變成惡魔?

見到有不少朋友提及《路西法效應》,書中詳細敘述了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經過。葉政淳於「勇武抗爭的覺悟和訓練」一文中有很好的概述:「書中所言的『制服效應』不是蓋的……警察身穿統一制服,就是抹去個人思考和角色,絕對服從的表現,國家機器就是國家機器……是極權至今仍能佇立在世上的原因。只要警察一日不脫制服、不罷工、不宣布與示威者站在同一陣線,他們就是在一聲令下重重襲擊你的敵人。」

然而,其實人性的惡魔化,「制服效應」並非主因,而最重要的是「角色」,「制服」只是強化了「角色」。史丹佛監獄實驗,其實只簡單的一個集體 cosplay 遊戲,而且每個參加者亦需面試,接受一系列的心理測驗。結果,環境、權力、角色把人性扭曲,即使本來被評定是心理非常健康的正常人也會變成惡魔。

有人可能會覺得,把實驗中的獄卒比喻為警察,有點過份簡單化。的而且確,實驗中的獄卒只是一般市民,而警察則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但正正是這個原因,警察更加可怕,除了他們本身的體能及格鬥訓練,已令到他們的傷害力並非實驗中的獄卒可比,還有一點是他們對於命令的高度服從性,這才是真正的可怕之處。

絕對的權力服從

除了史丹佛監獄實驗,還有一個很它齊名的心理學實驗──米爾格倫實驗。這個實驗的主題是「服從」,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簡單交代實驗內容:「參與者擔任老師,老師被給予一具據稱從45伏特起跳的電擊控制器,老師會逐一朗讀這些單字配對給學生聽,朗讀完畢後老師會開始考試,每個單字配對會唸出四個單字選項讓學生作答,學生會按下按鈕以指出正確答案。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會繼續測驗其他單字。如果學生答錯了,老師會對學生施以電擊,每逢作答錯誤,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參與者將相信,學生每次作答錯誤會真的遭到電擊,但事實上並沒有真的進行電擊。在隔壁房間裡,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學生打開錄音機。」(節錄自維基百科)

簡單而言,答錯就電,而且越電越癲,而「學生」的反應亦會隨之改變,所謂「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有許多「老師」亦希望暫停,並質疑這次實驗的目的。若是參與者表示想要停止實驗時,實驗人員會依以下順序,以帶來強迫性的指令回覆參與者:「請繼續」;「這個實驗需要你繼續進行,請繼續」;「你繼續進行是必要的」;「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參與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才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參與者施加的懲罰電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並持續三次後,實驗才會停止。

果然,「今人乍見」的「乍」字是關鍵,是瞬間而不由自主地,人類會表現出怵惕惻隱之心,但當加上其他外力,故事就會完全不同。在米爾格倫實驗中,結果是65%的參與者都達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懲罰,沒有參與者在到達300伏特之前堅持停止。即使他們大多於135伏特時表現過憂慮,但因為服從於指令而繼續殘忍。

如果,一個普通市民,亦會因為環境及四句軟弱無力的指令而變得麻木不仁,試想想,需要絕對服從的紀律部隊會如何?所以,只有豬一樣的隊友,才會認為警察是站在另一邊的隊友。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3-24-2014/12094


在現實的各行各界中,各中、大企公司管理層運用「路西法效應」。先給予「打手」一個任務,而這任務只有那個「打手」一個人執行。因此,這個任務在於「打手」和指揮者是個特別的契約,是一個特別的任務。當「打手」背負上這「特別任務」,同時也自然地帶上一種「特務」的面具,並執行之......

簡單例子:上司叫忠誠度高的同事A負責某個項目,而該項目發給X組員做,A負責監督。在項目過種中途,該項目的難度或複習度增加(忽略某種原因或預估錯誤),但該上司批下的資源不變。忠誠度高的同事A就在「路西法效應」之下,向X組員施壓,如經常加班、加頻責備,或其他剝削性操舉。

總結「路西法效應」之練成條件,(不論是實質的或非實質的)面具 和 催眠或脗合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