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Monday, July 21, 2014

「中華聯邦」之構想—城邦的命名方法與邏輯

中共一直用「中國」來扭線騎劫「中華」,「大中華膠」的核心就是搞不清「中國」還是「中華」,並「中國」為「中華」之基礎。追溯「China」一字的原頭,古代已有,是外國人用來識別對孕育華人之源地,只有labelling或naming的意義,沒有政治含意;所以China一字原指「中華」,並非「中國」。「中國」有「國」字,即有政治含意,而且是一個適用於「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但也由於外國人普遍對「China」一字的認知偏重於地域性定性,指「共國」地域的人。為了清晰定義兩個主權和民族之別,國際事務上,小心使用「China」、「Chinese」、「中國」等字眼,如香港人(Hong Konger)、台灣人/民國人(Taiwanese)、廣東人(Cantonese)……Today’s China/Chinese is not the China/Chinese in the early century. 對變了質的人需離棄,對變了質的名號也要棄掉。當「綽號」已經被弄「臭」了,還要來幹嘛?

所以,馬英九支持中共所提出的「一個中國」是低能!被人「吃豆腐」!今天雖修正為「一個中華」,但也已「7」了;另外,有沒有想過「一個中華」的英文怎寫?It’s still “One China”. Lawfully and officially, the meaning is the same as the worlding remains unchanged. 馬總統的「一個中華」只說給華人聽的嗎?雖然友好國家明白如何在主權上區分不同China/Chinese,但他們很多政策/決定要基於當地人的認知和法律上的定義; 難道你要朋友每次為這個名稱來向他們的人民解釋一番? Clear naming is positive to recognition. 旗幟鮮明,有利識別。我認為有需要把「The One China Policy」改成「The Policy of One Chinese Framework」之類,其英文含意就是「一個華人框架的政策」或「一個中華框架的政策」,較接近「一個中華」;重點是去中共的主導色彩,保持各自主權地域的對等度

「華人」只是一個大地域上的人的統稱,但各較小的管治地域卻有不同的文化民族;例如,我們會統稱歐洲這大地域的人叫「歐洲人」—European。我以「一個中華」、以民族文化為根基和權力平衡為出發點,有個大膽建議,以臺灣為例:棄丟那曖昧的名號,滿足獨立的最大共識和有國際性又清晰的正名,改名為「中華臺灣」(Republic of Chinese in Taiwan, RCT)(那個「in」字並非多餘,因Chinese Taiwan和Chinese in Taiwan有差; 前者有機會被解讀成「中國或中國人的臺灣」,又再墮入曖昧)之類,其背後理念是「中華人民在臺灣」。若以「中華民國在臺灣」之理念出發名為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那麼國民黨的專權色彩就太重,既不適合民主理念的臺灣,又會惹起其他主張「台獨」的不爽。新名號既有「一個中華」的含意,又易於識別;除了完全乎合「和而不同」中華傳統的良好特質外,還加入了進步的民主理念,突顯當地民族文化性及自主性。正!因此,我的「中華聯邦」的城邦英文命名模式是:Republic of Chinese in XXX,當地民族為XXXese / XXXer / XXXian。「華邦」的人都叫華人,而「中國」或「中國人」代表了一個「錯誤」的歷史。

既然共產黨和國民黨都互不承認對方既有的國家,不如重新找個出路,化解歷史矛盾,繼續各享主權。最終要互相承認、對等,才能和平共處。

啊!差點忘了給「共國大陸」一個新國號。外國人一般稱她做「The Mainland China」,那麼就叫「中華大陸」(Republic of Chinese in Mainland),「中華大陸」的人民就叫「大陸人」(Mainlander)。他朝「共國大陸」內的各省份獨立自治,「中華大陸」這含糊的名字就會消失,取而代之是如「中華西藏」(Republic of Chinese in Tibet)、「中華維吾爾」(新疆, Republic of Chinese in Uyghur)、「中華蒙古」(Republic of Chinese in Mongolia)、「中華海南」(Republic of Chinese in Hainan)、「中華雲南」(Republic of Chinese in Yunnan)......。

暫時,為了讓外國人清楚明白,記得用「We are XXXese / XXXer / XXXian, we are not Chinese!」。若香港獨立自治,她將是Republic of Chinese in Hong Kong,I am still a Hong Konger。

參考:<<沒有元朝,只有蒙古殖民的一百年,世界史學界嘲笑中國歪曲歷史>>、<<致馬公開信:在一個中華框架內開啟兩岸平等政治協商>>、<<從「一個中華」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