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民選人氣市長柯文哲說亞洲國家被殖民越久就越進步,引起台灣和各地華人世界一眾自尊十分脆弱的中國國族主義者口誅筆伐。在所謂的進步知識界,殖民主義是要不得的東西,你一句好話都不能說。對殖民時代表現出任何鄉愁和作任何正面評價,都很政治不正確。
近年中國積極擴張,強國殖民到處以劣幣驅逐良幣。中國周邊國家民衆對與中國接軌的憧憬一早幻滅,換來對中國新殖民主義的厭惡。在這處境下,台灣、香港的民衆對日本和英國舊殖民者產生緬懷之情,十分自然。香港示威頻頻出現龍獅旗,台灣魏德聖執導、講述日治時期浪漫陽光一面的《KANO》和《海角七號》大受歡迎,即表現出這種情懷。柯文哲的殖民進步論,只是用一種歷史命題的方式再表達一次這種已經十分普遍的情懷而已。
那麽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這個命題又是否站得住腳?其實在亞洲內外的學界,近年已經興起擺脫「殖民必定邪惡」的僵化史觀,並審視殖民與進步的複雜聯系的嘗試。
例如南韓在民主化與經濟再起飛後,民族自信心大增,學術界在近十多年便掀起了再思韓國殖民經驗的熱潮。不少學者嘗試衝破過往「殖民主義」Vs「民族解放」的簡單框架,實事求是地重新檢視韓國的殖民遺產。由Gi-Woon Shin、Michael Robinson 統籌、十多位中、韓、美學者參與的《Colonial Modernity of Korea》(1999 年哈佛大學出版社),正是這一學術思潮的結晶。
作者認為,日本殖民主義除了為韓國帶來殘酷壓迫,亦帶來了現代化。殖民者推動現代化,當然是為了一己利益,但當現代化打開的新空間遇上本土不滿現狀的暗湧時,卻會導致反殖意識的形成。殖民者為回應下層反抗而採取的改革措施,加上由殖民地母國傳來的激進思想,又會成為進一步推動反抗運動的催化劑。
例如日本殖民者為宣傳種族同化政策而大建電台廣播網絡,但龐大的帝國廣播網絡,卻成了大韓民族主義萌芽的空間。又例如殖民政府推行婦女普及教育,催生了韓國的女性自主意識。但不少婦運團體卻日益受當時日本的前衛左翼思想影響,將階級解放、民族解放與婦女解放的綱領結合,令婦運政治化。由此可見,殖民統治有時也會帶來社會進步的可能性,但這些可能性,往往要通過被殖民者的抗爭,才能實現。對殖民經驗的肯定,並不簡單地等於對殖民者歌功頌德。
北美政治學者Matthew Lange 和James Mahoney 等,更在2006 年於《美國社會學期刊》發表影響力極大的題為〈殖民主義與發展:西班牙與英國殖民地的比較分析〉的論文,以嚴謹詳盡的歷史數據,證明殖民主義是否帶來發展,關鍵在於是什麽樣的殖民主義。他們發現,以榨取天然資源為驅動力的西班牙殖民地,其非殖化之後的發展,與其被殖民的時間和與帝國核心的整合程度成反比。相反,以建立全球生產貿易體系為基礎的英國殖民地,則是被殖民得越久越深,其後的發展便越順利。 可見殖民越久是不是越進步,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那些條件反射地否定這個問題的朋友,恐怕要先多讀點書了。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2-21-2015/21244]
香港有幾大鑊?
我知,年初二上載香港統計月刊封面係好掃興,但這一刻無無聊聊卻的確在嘴嚼剛出爐的統計月刊。數字可以講的故事比你我想像的多,例如2014年本地人口比2013年多0.6%,達到726.41萬人,究竟多出的4.23萬人、或0.6%意味什麼?
多出的4.23萬人是淨增加,咁,點樣得出淨增加呢?要先加出生人口,減死亡人口,再加淨遷入的人口,加加減減得出4.23萬人。4.23萬人其實係咁嚟:
2013年年底人口係:7,221,800人
+ 出生:62,300人
- 死亡:44,800人
+ 淨遷入:24,800人
= 淨增加:42,300人
2014年年底人口係:7,264,100
咁大家會問,邊度嚟24,800人呢又?其實呢24,800人中有40,500人來自單程證(即是新香港人、新移民),再減離開香港或移民走的15,700人。
+ 單程證:40,500人
- 移民:15,700人
= 淨遷入:24,800人
當大家為政府幾乎用盡單程證每日配額上限150人而憤怒時(平均每年260個工作日,260 X 150 = 39,000人),仲未算大鑊。呢40,500人大部份目的來港與丈夫或家人團聚,所以普遍屬於低學歷的女性(純用數據討論無歧視成份),唔信?
2000年香港人口是6,711,500人(男性:3,288,500;女:3,423,000)
2004年香港人口是6,895,500人(男性:3,314,500;女:3,581,000)
2014年香港人口是7,264,100人(男性:3,352,500;女:3,911,600)
2014年年底的女性人口是3,911,600人,比起2000年及2004年分別增加14.27%以及9.23%,相反2014年年底的男性人口是3,352,500人,比起2000年及2004年只分別增加1.95%及1.15%。
你可以質疑10年來人口增加是因為女性的出生率上升,但我順便睇埋增加人口的年齡組別,費事係度講咁多,遲啲仲要用嚟寫稿用。
到最尾只係多講一句,假如一個社會人口的組成部份10年來瘋狂咁增加低學歷高年齡的女性,面對的問題有幾嚴重?可能連曾俊華成立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以及林鄭領軍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都答唔到,我可以話俾大家知,咁落去綜援等經常性開支不斷增加政府唔洗7年有結構性財赤、亦可以話俾大家知,咁落去唔洗等2018年香港的勞動人口會下跌。
撰文:JL
日期:200220151151
ps:不過講咁多大家都未必理解,最緊要今朝有酒今朝醉,5年後係點無人會理。可能仲會話我多事年初二睇咁多數做乜。有關具體的分析,會在星期二見報的《am730》專欄度講。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54946221224438&set=a.171499816235752.54567.100001272038525&type=1]
==========
孔教授所提的例子,在《Why Nations Fail》有提及,當中有被殖民的國家的好與壞。孔教授以「情懷論」也是一種因素,但我認為這種 「情懷」也是構成於「多年來的好」,是感情和理智之總結的混合物。
在英治時期的香港,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也證實比現在的香港好很多。假設把英治時間延長,的確是未知之數;但選擇英治的人,是一種基於百多年實證(empirical evidents)的判斷結果,也是一種含理性之「情」,仍然是very good choice。「英治香港好」之說是「It is refutable but not yet and not by any sample in Asia」。
另外,在英治時期,香港新增的英美人口不多,不足夠構成需關注的「殖民行為」;相反,97後的香港,每天有多於150的中國人居港,有誇張的「殖民行為」!以及有利中國人殖民的政策!並帶來社會全方位倒退!香港也好,臺灣也好,為什麼我還要接受這麼多顯然易見的「倒退因子」?
因此,英治香港之好,並非英國殖民主義之優秀,而是英國管治之優秀。英國的殖民主義,似殖非殖;但中共恰恰相反,口說不,身體卻誠實。
歸英也好,獨立也好,Anyway,我們不可不可知道「中共=China and then China is a bad choice」。若所謂的「祖國」或國家是一班戀權慕慾「垃圾」堆砌出來的,並沒有改變的希望,就由得「垃圾」的下一代或「垃圾」去繼承,自生自滅—這也是「榨取式管治」的天命。
香港人或臺灣人不需要太偉大的去「建設中國」,保護及努力改善自己那能自給自足的小天地(領土),盡當地的公民責任已經很足夠。
(由於香港已響起自治危機的Alarm,請恕小弟敏感)
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被戰勝。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危險的。不要再悲哀地回首往昔,它已一去不復返;明智地改善現在,它屬於你;滿懷信心,勇往直前,迎接迷濛的未來。唯一的善是知識,而唯一的惡是無知。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是自私;只有忽視他人的利益,才是自私。思考才是才智的工作,幻想是才智的樂趣。讀經典書籍就如同和過去世界上傑出的人談話。「包容」的前提是「不能以施恩者或主子的身份自居」。
熱門文章
-
撮要:如今係香港脫共的黃金機會,只要十月一號前行動升級,奮勇向前,迫到中國出解放軍,國際就會以美國為首,制裁中國,直至其滅亡。田二少話北京為保國慶,十一之前會出解放軍,鎮壓香港示威遊行。特朗普總統講明take on China,警告習總勿在港重演六四;兩黨議員聲明企在港人一方反中...
-
利益申報:本人不屬任何政治組織成員。一切行為或言論均出自本人之信念和價值觀之驅動,沒有收取任何個體或組織的利益。 世界各地有不少像 Edward Snowden 的人,而我只是較早一點在香港「爆發」。2014年之前,我的所有網絡社交平台和日誌都是設為最私隱化/保密的。 工作時...
-
整合 明居正教授對中共控制香港的研究框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I-7UBlrkc )和個人想法,而得出個人想法的(框架延伸)概念圖:
-
在他初認識女友時,是他另一個朋友早就認識的......這女孩出現後,發生了很多事,搞到他朋友跟他不和,現在他朋友不聽他電話。 我們三個男孩都知道這個女孩分別我們面前 說選擇性的話和偷偷挪用男孩手機發照片 ,(多種有關動機但不同事件構成的)企圖挑撥我們為她爭執。我和他朋友是最早...
-
我一共被香港海關捉到2次帶私煙 , 每次都是在我失業多時、最沒有錢的時候,而且我每次被捉時都是穿著最平凡時。我沒有一個朋友被捉過,偏偏就是最平凡的我被捉!擺明係「做我」! 海關還在審問期間,企圖以確認住址為理由,叫我提供在港親戚或朋友的聯絡方法!我回「沒有,只有我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