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加入做代購可以麼?」微信上,我小心翼翼地給「牛姐」發送了一行字。2個小時過去之後,對方才通過了我的邀請,簡單的溝通之後,將我拉到了她的群裏,40多人的群裏清一色的「港代」,牛姐則是群主。「牛姐」是她的網名,在微信名字的前綴裡還有一串「AAAA」,這是為了能出現在通訊錄的最前端而設定的,方便客戶搜索。
「我跟那些賣三無產品的微商不一樣,你明白?」電話的一端,她的語氣急促,極力地解釋自己的定位。今年是她做代購的第三年,目前有穩定的客源和貨源,在其他人看來,牛姐已經算是代購中的「戰鬥機」了。隨着國內消費能力的不斷增加,愈來愈多的人瓜分着「港代」這塊蛋糕。除了站在金字塔頂端大代購們享受着甜頭之外,海淘平台及海外購物平台的引入也加入到競爭中來,壓縮着「港代」的化妝品及奢侈品的市場,而代購群體的主力軍們,只能夠在夾縫中求生。
入坑
在群裏我認識的第一個人是阿水。作為一個5年資深的「港代」,阿水見證了整個代購行業從「欣欣向榮」到「前途未卜」的轉變。彼時的阿水在香港的一所高校讀研,一次到深圳找同學聚餐時,受同學所託買了兩瓶「神仙水」,等到轉帳的時候,同學按照1:1的比例轉給了他,當時的匯率大概在0.8左右,一筆無意間的代購讓他淨賺300多人民幣。這讓阿水覺得豁然開朗。「那個時候就在想,原來還可以這麼賺錢,可以搞一下試試看。」還在上學的阿水希望藉助自己的香港臨時身份的優勢,為自己的高額學費及生活費分擔一些。
回到香港之後,阿水正式為代購的工作東奔西走。先是一家家的問價,備案打折促銷活動的日期,為自己的採購做足功課。接着就添加了很多微商的微信,進了很多群,天天刷別人的朋友圈,學習他們的語氣、語調,以及用哪些關鍵詞能夠刺激到顧客的神經。一個星期之後,阿水在朋友圈裏發了一條自己將要「C位出道」的廣告,這在他的朋友圈裏掀起了不小的浪花。
「你怎麼開始做這個了?」
「好好上你的學吧!別搞這些沒用的。」
「給我朋友圈交廣告費了麼。」
很多熟人都在調侃和諷刺,真正來找他買貨的人非常少,阿水只能集體回覆道「因個人原因需要往返港深,賺個路費和餐費」,這才稍稍緩和朋友圈裏的氛圍,來他這裏打聽商品的人才漸漸多了起來。但因為阿水太過誠實,每次都是誠心報價,所以大多數的時候,他都被作為一個對比的標杆,問價結束之後,就沒有了下文。
他的第一筆訂單全是化妝品,來自朋友的委託。「全是小額商品,幾瓶眼霜,幾瓶洗面奶,反正都是很便宜的東西。我跑了兩個商場,花了幾個小時,還要拍視頻什麼的,那一趟下來賺了200塊左右吧。我來回路費80港幣,等於賺了100塊左右,花了我6個小時。」阿水苦笑道。
過關的時候阿水戰戰兢兢,生怕被海關查到要他補交稅款。後來他才知道,這類商品如果不超過5000塊是可以免稅放行的,可以說阿水的第一次是極其失敗的例子。「一開始的時候根本不賺錢,顧客會跟你砍價,壓低你本來就不高的利潤。最怕的是跑單,有的時候你東西都買好了,顧客突然不要了,我遇到過好多次,被人拉黑,做這個你要有心理準備,學會吃苦,吃虧,最主要的是耐心。」阿水以過來人的身份不斷傳授我經驗,每一句話都來自他的親身經歷。
如果說阿水是為了減輕生活費的負擔,那麼牛姐與他屬於同一類人。牛姐做代購前是個全職媽媽,自從「三聚氰胺事件」後,她對奶粉的標準非常嚴格,國產的奶粉她根本信不過,只選擇進口的奶粉。在「寶媽群」裏,賣奶粉的人着實不少,但常常斷貨以及價格偏貴讓牛姐十分焦慮,不如自己親自去買。幾次旅行讓她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而購買的目標從一開始單一的奶粉增加到了數十種商品,漸漸從兼職代購做成了全職代購。等她的小孩斷奶之後,牛姐乾脆來到了深圳,全身心地投入到代購行業裏來。生意最火的時候,手裏有幾個大群的優質客戶,還有十幾個買手。
做港代的成本很低,一本通行證,一個大箱子,成了港代的標配,這就讓更多人加入到代購大軍中來。口岸門口經常看見的景象就是,一大堆買手將手中的貨物遞給買主,而買主則帶着幾個人手腳飛快的將商品分類和打包。
嫣然一副「眾生平等」的樣子。它解決了一些在港讀書的學生日常生活的壓力,勤快的甚至能夠解決學費的問題,也讓一些沒有一技之長的人看到了「曙光」。以致很多退休在家的阿姨們也加入到代購的浪潮裏,「中國大媽國外商場掃蕩」的新聞經常佔領各大頭條。
平等、自由、不受氣,成了很多人走上代購之路的理由。然而這些游走在「灰色地帶」的商品「擺渡人」,心理大多都清楚,其中要擔待的風險。
過五關,斬六將
牛姐的群裏每時每刻都在聊天,有的是求轉貨和帶貨,有的是問價,但更多的時候,是信息共享。比如今天哪家店舖做活動,有折扣,可以幫忙帶產品。再比如,今天哪裏的產品斷貨了,不要白跑一趟等等。無論何時,群裏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條條的語音和文字不斷地雙屏,上一條還沒看完,又一條就刷了上來,只有在談到海關的檢查力度時,那些沒有營養的刷屏才會停止。
「前面有紅燈麼?」(大陸海關查的嚴不嚴?)
「紅燈,暫停。」(查的很嚴,不能過關,暫停帶貨)
「豬肉台攔下一大批。」(X光機檢查非常嚴格,攔下很多人)
「分流有1女。」(橋上有女海關人員在查)
一句句的行業「黑話」跳了出來,就像《智取威虎山》中的橋段一樣,似乎下一句就是「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的橋段。
「兄弟,過關才是風險最大的事情。」阿水一字一句地強調。時針撥回2018年的9月28日,上海的T2航站樓,一趟由韓國起飛的航班落地後,中國海關突擊檢查,飛機上100多名代購依次被查,並按規定繳納稅款。有些代購補繳的稅款高達5位數,這一天在代購圈裏被稱為「928代購圈黑暗日」。
而深圳對於非法代購的管理更加嚴格,在2018年6月份加裝了「人臉識別」系統,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和技術支撐下,每個旅客的出入境次數、時間以及個人紀錄都會毫無保留的顯示出來,讓代購的生存「雪上加霜」。為了應對海關的查處,代購們出盡了奇招,每天都在上演着「諜中諜」式的劇情。
「以前沒那麼嚴的時候,就拎着箱子走,眼神不要飄,中獎真的就是運氣問題。現在每次都得小心翼翼的,中獎成了家常便飯了,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被海關KO了。」阿水感嘆道。
在圈子裏還有一個公認的「潛規則」,一旦被查獲,所有的損失或者稅費都由代購個人承擔。2018年10月份,牛姐親自帶貨的時候,被海關攔下。根據以往的經驗,牛姐將不同價值的商品分類歸置到不同的袋子或箱子裏,進入大陸關口的時候被要求上「豬肉台」檢查,重複商品及擺列整齊的盒子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牛姐運氣不錯,沒有被扣貨,在補繳了稅款之後就被放行了。而這筆稅款都由她自己承擔。
「你告訴了買家自己要繳納稅款麼?」我問道。
「通知也沒用,你幹這個就得承擔這個風險,你得知道你的行為是游走在灰色地帶,顧客也知道。你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讓他們給你補稅,人家憑什麼買你的貨?」牛姐說道。
「風險都自己擔了,跟收入成正比麼?」我又問道。
「你自己帶一趟就知道了,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群裏有人做了兩年就在福田買了套房!」群裏一個代購很快就回覆了我,發了一個微笑的表情包讓我自行體會。
「你們有誰了解,《電子商務法》對代購有什麼影響麼?」當我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群裏出現了少有的寂靜,然而沒有保持多久就被打破了。
「不怕,其實主要是對那些平台上的人。」
「沒錯沒錯,做代購本來就是因為自由,讓我辦證上稅的話,我就不幹了。」
你一言我一語,很快便將問題的本質淹沒了下去,直到最後一個女孩說了一句:「希望能讓假代購消失,讓假貨消失吧!」
底線
假貨,一向是代購中的禁忌,假代購也一直是代購圈裏處於鄙視鏈底端的人群。牛姐曾經對群裏進行過一次大清洗,原來近100人的群清洗過後少了將近一半。「禁止假代,禁止假貨。」短短的8個字是群的宗旨,也是公告內容。
而海外代購爆發的元年,也就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後,眾多家長對國外奶粉有了狂熱需求,其本意恰恰是因為商品質量能夠得到保證。直至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品牌的多樣化讓國內的消費者產生了巨大的需求,品質好、價格低、安全可靠是消費者打開錢包的重要原因。而一些代購「劍走偏鋒」,遺忘了代購規模擴大的本意。
假代購的「假」表現的非常多樣化。「假直播、山寨貨、殺熟,這些都在假的範疇裏。」牛姐一個個的舉例說明。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代購直播成了境外代購們的重要工具,從早期的拍照直播,到小視頻直播,再到各類直播APP風靡,都是為了「自證清白」,證明自己的產品來自專櫃,或者來自正規渠道。直播結束後,假代購們先退貨,然後到上水等「水貨客集散中心」的藥房或其他門店購買同一商品,再以專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賺取巨額差價,這種假直播的現象隨處可見。
因為藥房的商品要便宜很多,商家通常以薄利多銷的理念賣貨。價格過低反而衍生出更多不良現象,假貨、山寨貨應運而生。代購原本是規避風險的方法,現在慢慢的成為了風險本身。而有的代購乾脆直接購買假貨,再以正常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有一段時間,我代購一件產品的進價,還比電商平台上的產品貴20-30塊,可想而知,這些平台上的商品究竟有多少是值得商榷的吧?」假代購的瘋狂讓牛姐有些無語,更讓她無語的是顧客們會用假貨的價格來跟他們殺價。
「網上才賣80,你憑什麼賣100?這是不是傻,如果不是假貨怎麼可能比我們代購的原價還要貴呢?你要是信得過你就去買對不對?」談起這些人牛姐的脾氣上來了,電話中的聲調升高了不少。她大部份的老客戶,因為對她的信任,往往願意多花個十幾塊來購買讓他們放心的產品,這也是真代購們立足的根本,質量保證才是生存下去的「王道」。
夾縫求生
「做肯定做不長的,先賺點錢再想想做什麼吧。」阿水直接了當的告訴我他的職業規劃,代購這一行他並沒有過多的規劃。入行5年,被罰、跑單、退貨已經成了家常便飯,短時間的帳戶增長並不能代表他的經濟水平。除去日常開支和罰單之外,阿水的存款並沒有太多,如果平均到每年,純收入甚至比不上一個深圳的程式設計師。
從最開始的兼職到現在的全職,阿水總會聽到「XX人又發展了幾個代理,月入幾萬」的傳言,每次打開社交圈都反覆的出現着「喜提靠海大別墅」的勵志雞湯。每當別人問起:「你一定賺的很多吧?」阿水總是苦笑着搖搖頭。阿水介紹說,他每次前往香港時背包裏時常放兩樣東西,一瓶礦泉水,一袋麵包,這就是他一天的口糧(食糧),這也是大多數人肉代購的標配。
「門檻低,競爭愈來愈大,你做口碑人家也做口碑,小代購雖然也賺錢,但是未來肯定要有轉型,要麼開(網)店,要麼做上家找代理。你剛說的那個新法(《電子商務法》),別看群裏說沒事兒,其實都怕着呢,(施行)到這兒(個人代購)只是時間問題,要麼轉型開店,要麼就別做。」阿水最後發了一條長長的語音,沒說一句話就要停頓一會兒,語氣裏帶着一絲無奈和迷茫。
個人代購者本就游走在灰色地帶,《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後,幾乎每個代購都深處「雷區」,對於代購的混亂現象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它也從法律意義上提高了代購的門檻,對於消費者來說,能夠減少買到假貨的機率。如果實施到位,必將會在代購圈裏刮起一股「腥風血雨」。除此之外,有關部門也在不斷降低着日用品的關稅,進一步的壓縮「港代」們的生存空間。
「港代」的現狀,亦如改革開放初期市場上的投機倒把分子(利用不正當手段牟取暴利者),如果不能正確的跟着時代的腳步走,代購們必將在日漸成長的電商升級浪潮裏緩慢地「死去」。
[https://www.hk01.com/%E7%A4%BE%E5%8D%80%E5%B0%88%E9%A1%8C/289913/%E6%B0%B4%E8%B2%A8%E5%AE%A2-%E5%A6%82%E5%81%9A%E9%96%93%E8%AB%9C-%E5%A5%87%E6%8B%9B%E9%AC%A5%E6%B5%B7%E9%97%9C-%E8%A1%8C%E5%85%A7%E4%BA%BA%E6%8F%AD%E9%A6%99%E6%B8%AF%E4%BB%A3%E8%B3%BC%E7%A5%9E%E7%A7%98%E9%9D%A2%E7%B4%97?fbclid=IwAR0Sc3WoFDIarzkLv0Z5wQw1qrbm41K_Sl9gIIE3DWJqrG118KL3VEH8JCo]
========
例如「落後」中國大陸,這類低文明地區的利益關係是建立於感情上而非完善的制度或具科學化的「秩序」(那「臺灣女孩」的表演和被認可正反映了這事實)。當大陸人想向目標提出請求、幫忙或甚至佔便宜等「有所謀」時,會先向目標稱乎「朋友」、「兄弟」、「姐妹」或甚至「大家都是中國人」,先建立(亂扯上)關係或情感(即俗稱的「認屎認屁」),作為「謀利」的「潤滑劑」;但如果你拒絕,「潤滑劑」或「關係」斷了或甚至陰謀失敗,他們就會「反臉」。為什麼中共的「統一方針」是「大家都是中國人」?因為大陸低端人口多,加上專制/高壓統治,自然容易產生「變態」人;既然這麼多難以管教的「變態」人,陰謀家用他們搞「低級紅,高級黑」是最適合的;既對內可鞏固權位,對外又可發動攻勢、發洩和轉嫁問題。為什麼他們不喊「大家都是大陸人」呢?因為香港、臺灣不是大陸,加上連大陸人都心知「大陸」劣;所以「大陸」不是良好的「潤滑劑」,即「大陸」(這個「品牌」)本身「擺不上大枱」又佔不了週邊地區的便宜......一切都是「變態的設計」!
大罪犯(如「親中」走私集團)製造/包容小罪犯(如水貨客)!
參考:
從犯罪心理學簡說「新中國」特色、大陸「低端人口」和統戰的關係
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被戰勝。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危險的。不要再悲哀地回首往昔,它已一去不復返;明智地改善現在,它屬於你;滿懷信心,勇往直前,迎接迷濛的未來。唯一的善是知識,而唯一的惡是無知。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是自私;只有忽視他人的利益,才是自私。思考才是才智的工作,幻想是才智的樂趣。讀經典書籍就如同和過去世界上傑出的人談話。「包容」的前提是「不能以施恩者或主子的身份自居」。
熱門文章
-
撮要:如今係香港脫共的黃金機會,只要十月一號前行動升級,奮勇向前,迫到中國出解放軍,國際就會以美國為首,制裁中國,直至其滅亡。田二少話北京為保國慶,十一之前會出解放軍,鎮壓香港示威遊行。特朗普總統講明take on China,警告習總勿在港重演六四;兩黨議員聲明企在港人一方反中...
-
利益申報:本人不屬任何政治組織成員。一切行為或言論均出自本人之信念和價值觀之驅動,沒有收取任何個體或組織的利益。 世界各地有不少像 Edward Snowden 的人,而我只是較早一點在香港「爆發」。2014年之前,我的所有網絡社交平台和日誌都是設為最私隱化/保密的。 工作時...
-
整合 明居正教授對中共控制香港的研究框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I-7UBlrkc )和個人想法,而得出個人想法的(框架延伸)概念圖:
-
在他初認識女友時,是他另一個朋友早就認識的......這女孩出現後,發生了很多事,搞到他朋友跟他不和,現在他朋友不聽他電話。 我們三個男孩都知道這個女孩分別我們面前 說選擇性的話和偷偷挪用男孩手機發照片 ,(多種有關動機但不同事件構成的)企圖挑撥我們為她爭執。我和他朋友是最早...
-
我一共被香港海關捉到2次帶私煙 , 每次都是在我失業多時、最沒有錢的時候,而且我每次被捉時都是穿著最平凡時。我沒有一個朋友被捉過,偏偏就是最平凡的我被捉!擺明係「做我」! 海關還在審問期間,企圖以確認住址為理由,叫我提供在港親戚或朋友的聯絡方法!我回「沒有,只有我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