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Tuesday, September 30, 2014

求職、罷工

昨晚屌完王維基,今日就收到浙江省(王維基曾擔任浙江省政協委員)的工作。呢D就係我經常遇到的「無形的手」(其中一種暗示)!若不是我前幾年對香港還有一絲寄望,我比史諾登早一步去左俄羅斯;但無後悔,因為我遇上女友!

鴻海集團......Timing不對,我只有無奈,把希望放在將來。



冰山一角。熱衷網上政評和熱衷參與社會運動根本無關係,「花生友」的存在就是證明。其實「網絡23條」、政治性審查(不限於事時政評)一直在暗地裡執行中。有政治審查的環境,你會發覺很多古怪、不合理的事。有咁多港豬,除了因為媒體外,都要多得D公司管理層唔少!人才都唔走都幾難。
日日私審網上言論,然後私下判刑,無理解僱都係想畫花我CV Profile,合理化我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又發夢操縱我,又多疑。香港D公司仲憨吓憨吓咁!浪費時間!請人工作就專心諗工作嘅啦!我又唔係CEO又係懂事,公司有咩值得我去搞? 你地太高估自己了吧!與其怕我是Hacker,不如擔心吓公司有幾多個暗地執行政治性審查的內鬼和傀儡豬吧!我連自己的(中共)家族都屌,又點會唔夠膽屌你地?


反正也是「鳩In」,我決定「罷In」了。一份再好的工,價值也高不過決定未來的關鍵(保護香港學生和香港)!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14

從國體和時空角度簡說中華民國之存在

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曾經因戰敗給中國共產黨,變成是流亡政府,逃亡於臺灣,也復國於臺灣。以色列國也曾經被徹底瓦解,連流亡政府都沒有,最後也復國。

先不說中華民國在護照、邦交等……國際事實,單單以流亡或曾亡國之說來否定中華民國也不通。在國民黨駐軍之前,國際競爭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和日治時期的臺灣島整個領土都是完全沒有一個獨立的國體。國民黨駐軍之後,建立了乎合國際標準的國體(如憲法、國內法、兼容多項國際法/條約的法治制度,國防制度,行政制度,及建設、教育、商業和文化......),所以是中華民國是合法、合理和合正當性地在臺灣「重生」或「誕生」!使「部落生態」的臺灣變得更文明和進步!

「夏朝」(不計舜、堯)是舊華人世界秩序中,第一個存在於中華大陸的舊國體;而中華民國就是二戰後的新世界秩序中,第一個存在於臺灣島及澎湖、金門、馬祖及部分南海諸島的新國體。雖然中華民國尚未得到聯合國(國際權威組織)正名或承認,但我想問,在沒有聯合國(機制)之前,大清帝國、大英帝國或其他國家等……有得到承認嗎?由舊世界秩序到新世界秩序中,仍然保持能國體的政權或國家,就是存在。來個簡單比喻,沒有ISO這國際權威組織的時代中,已有「公司」這個實體;到了有ISO出現後,不被ISO承認的公司可被視為沒有實體或不存在嗎? 何況「中華民國」這實體是乎合「ISO標準」? 「ISO」暫不能承認實屬其他原因居多,而其中一個「中華民國」自身的原因是「命名」爭議—「中華民國」還是「臺灣國」好呢?

你或者可以說在中華大陸地區的「中華民國」已亡,因為她在舊世界時空被滅;但「中華民國在臺灣」於新世界時空誕生!名字不是重點,正如古代出現過的「張三」這個人不等於現代的「張三」;相信輪迴的人,可以說他「重生」;不信的,可以說他「誕生」;即使很多地方相似,也不是同一個人。

因此他國之承認與否跟自身的存在無關。當然,得到國際承認會更好。我對「臺獨派」中的「建設臺灣國」之類的主張沒有立場,也無權干涉。我只是以「外人」的角度論證「中華民國的存在」而已。民主的中華民國政府,尊重小數民族和「臺獨派」的存在,我也希望「臺獨派」也尊重她的存在。人民可以因不滿「中華民國政府」或「中華民國」而更換其他政府/執政代表,但不可以說她已不存在;正如你不滿某個人,你可以不接納他與你共事,但你不可以說或當那人不存在。尊重「存在」,是民主理念、文明之基礎。


[在哲學上簡說「中華民國存在與否」]

中國國民黨政策綱領

......
第一, 捍衛主權,發展精進自主的國防外交;

第二, 掃除貪腐,實現廉潔效能的民主憲政;

第三, 鬆綁開放,重振繁榮進步的台灣經濟;

第四, 扶助弱勢,建立公平正義的安和社會;

第五, 創造雙贏,開展互利互惠的兩岸關係;

第六, 永續發展,落實治山防洪的災害防救;

第七, 尊重差異,加強全體國民的人權保障;

第八, 朝野和解,促進良性發展的政黨政治;

第九, 黨務革新,強化多元民主的政黨力量;

第十, 政府再造,打造靈活有力的政府組織;
......
[http://www.kmt.org.tw/page.aspx?id=14&aid=4812]


==========
All Agree!

民主進步黨黨網

1987年,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令,解除報禁、黨禁,民進黨繼續參與臺灣政治,要求總統直選......


<<臺灣前途決議文>>:

1. 1988年的「417決議文」 要旨:「台灣國際主權獨立,不屬於以北京為首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國共片面和談、如果國民黨出賣台灣人民利益、如果中共統一台灣、如果國民黨不實施真正的民主憲政,則民進黨主張台灣獨立。」

2. 1990年的「1007決議文」 要旨:「台灣事實主權不及於中國大陸及外蒙。我國未來憲政體制及內政、外交政策,應建立在事實領土範為之上。」

3. 1991年的「台獨黨綱」 要旨:「台灣主權獨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且台灣主權不及於中國大陸,既是歷史事實又是現實狀態,同時也是國際社會之共識。台灣本應就此主權獨立之事實制憲建國。但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及制定新憲法的主張,應交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決定。」

4. 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要旨:「經過1992年的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的總統直接民選、以及修憲廢省等政治改造工程,已使台灣事實上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5. 2004年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 要旨:「經由民主化建立國家主權後,台灣已無外來統治問題,只有如何共同抵抗外來併吞的挑戰。中華民國主權既屬於全體台灣人民,而非其他政權,則台灣認同與中華民國認同都是對國家認同的表達方式。」

6. 2007年「正常國家決議文」 要旨:「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不正常(國際關係不正常、憲政體制不正常、國家認同不正常、社會公義不正常、政黨競爭不正常),因此應早日完成台灣正名,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制定新憲法,並在適當時機舉行公民投票,以彰顯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http://www.dpp.org.tw/history.php?data_type=%E5%A4%A7%E4%BA%8B%E5%B9%B4%E8%A1%A8]


==========

1 - 5五項是我這「老外」在理念上100%支持!第6項是臺灣人的權利,因任何他國的國民都沒權干涉,我無意見。

Sunday, September 21, 2014

本土的呼喚 (二次創作歌詞)

最近你(泛民)好嗎 中央給你甜筒吧
然而我笑你搞那個自虐佔中叫作「飲茶」
遊行唱K就完了嗎 活在Hong Kong挺「大中華」
然而我想你 終生要記得港英的繁華

我(本土派)待你好嗎 每次差點一絲不掛
仍然為你聲嘶力竭亦值得牽掛
同行吵過現在痛嗎 又怕惹起愛國中華
垂頭說太愛誰為日後著想不要怕

明明你也自命率真 怎麼變了認命「Kai人」
為何以為逃離了Hong Kong便是再生

如果這算是愛 我也不忍責備你傻

我也許都有罵錯 能值得死去活來世上有幾個
除非他(中共)像我 你怎麼可繼續錯
若有假政改直過 如若被他困擾時會令你很怕 問我

你賣港好嗎 當天美麗紫荊花
懷疑你喜歡得將它每晚都深呼吸幾下
其時你愛港英這家 渡過今生未渡的假
為何當初天搖地陷亦未必想退化

誰輕輕叫喚你 你也急於墮入「票房」
我始終都冇罵錯 每被他拒了又還你事後也記起我
除非他像我 你怎麼可繼續錯
我最多准你恨我 誰願分開了數年會問掛念我麼
誰令你心裡仍然暗暗覺得痛 是我




[原歌:錯愛的呼喚]

北大法律系女學生演講:我不是來適應社會的,我是來改變社­會的

切記:「年輕人不是來適應社會,年輕人是來改變社會的!」

「現實生活遵守規則的老實人,往往一輩子默默無聞,而弄虛作假的人最後卻名利雙收」。­於是,總有那些看著很有經驗的前輩說,年輕人你還不懂。

「我想問的是,我們年輕人,你能為這個世界做甚麼?」

「總有一天,銀行行長會是90後,企業家會是90後,甚至國家主席都會是90後,當全­社會都被90後佔領的時候,我想問你們90後們,大家想把這個社會變成甚麼樣?」

「現實逼年輕人為求生存沒了夢想,沒時間關心政治、關心環境、國家的命運,那還有甚麼­精力去為這個社會做甚麼?」

「但是有一件事情,你和我都可以做到,這件事情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在我們老去的路上­,一定一定不要變壞。不要變成你年輕的時候最痛恨、最厭惡的那種成年人。」

「如果將來你去路邊擺攤,就不要賣地溝油小吃,不要短斤缺兩。如果開工廠當老闆,就不­要偷工減料,生產一些次品。」

「每一個普通人,他在自己普通的崗位上,做一個好人是有非常非常嚴重的意義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會注定改變世界。」

「如果我將來是一個公正嚴明的法官,那麼這個社會就因為多了一個好法官,而變好了一點­點。」

「即使給了你十萬個理由讓你去作惡,你都要保持自己的操守跟底線。僅僅因為一個理由,­你不是一個禽獸,你是一個人。」

「希望每一個90後年輕人,一輩子都嫉惡如仇,一輩子絕不隨波逐流,絕不放棄自己的原­則,絕不失望於人性......」

「如果將來再有人跟你說,年輕人你不要看不慣,你要適應這個社會,這時候你就應該像一­個真正的勇士一樣直面他。你告訴他,我跟你不一樣,我不是來適應社會的,我是來改變社­會的。」


Saturday, September 20, 2014

破解:梁慕嫻批黃毓民搞事影響國家安全 予中共落閘藉口

前中共地下黨員梁慕嫻,今日(9月20日)再於親泛民網媒《852郵報》發表文章,藉論佔中行動,將近日中共的強硬態度,推卸是黃毓民及一眾進步民主派所造成,更鼓吹香港人跟他們「切割」。

梁慕嫻在〈佔中無用?中共已沒多少精力可花在香港事務上!〉一文中,高度讚揚參與8月31日的「公民發聲集會」的一眾民主派人士,如李柱銘、鄭宇碩、朱耀明、戴耀廷、陳建民、黃之鋒等,高呼「香港有救」,又指戴耀廷及一眾落髪明志的佔中支持者成就了「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決心」,並為「天父的恩典而痛哭」。

不過梁慕嫻隨即筆鋒一轉,藉基本法委員會副主席梁愛詩早前「有人想把香港變成獨立的政治實體,所以人大才會落閘」一句話,指「黃毓民及其追隨者」就是梁愛詩口中所指「宣揚港獨」的一群。梁慕嫻抹黑「喊打倒共產黨、燒黨旗、要全民制憲」的黃毓民及其支持者為中共臥底,指控他們藉「激進民主派」之名,提出激烈主張威脅國家安全,以給予中共藉口打壓泛民及落閘否決普選。梁慕嫻認為香港人「必須與他們切割」,要嚴防他們與中共控制的「紅字頭」破壞佔中。

其實梁慕嫻抹黑黃毓民等本土派人士,其實已不止一次。早在今年8月初,她曾撰文評論維園及尖沙咀六四集會,批評主辦尖沙咀集會的黃毓民和黃洋達「不是民主派,也不是真反共」,他們的抗爭目的只是「把香港帶上末路」,更把他們形容為「黑客人」,意指以「釣魚電郵」扮成朋友,然後入侵破壞電腦的黑客,暗示他們是中共的勾結,破壞香港民主運動。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9-20-2014/18881]

引文:

由「六四」到「七二」,香港民主運動在專制政權槍林彈雨般的輿論打壓下茁壯成長,掀起一場以公民覺醒為主題的巨變序幕,將帶出民運的新階段。短短一個月中,我有很多看法和感想,希望與大家分享。

一. 今年的「六四」維園燭光集會,十八萬海濤般的燭光依然亮麗璀燦。集會內容豐富扎實,歌曲配合內容而唱,更見感人,「六四樂隊」日趨成熟,更感欣慰。伴隨莊嚴肅目的悼念儀式,是對中共淋漓盡致的揭露和控訴:悲壯慘烈的「六四」重溫;悲傷持守的「天安門母親」;聲援喪失自由的異見人士,維權人士以及海外民運人士的心聲,一幕幕催人下淚。

音樂視頻《敏感的季節》刻骨銘心的曲和詞以及深情的歌聲,配以「天安門母親」的影像,令我感動落淚。滕彪先生激動人心的講話是集會的一個亮點。他不畏強權,不怕犧牲,勇敢反抗之志激勵我的心。他感謝香港人令我愧疚,正如鄧小樺所說:「我們有甚麼資格受你這些真正付出代價的人感激!」而最感安慰的是「學聯」代表周永康的發言,他的激情和堅定使人看到希望。我從「學聯」前後兩幅寫上:「希望在於人民,改變始於抗爭」横條的文字書寫差別,看到了他們在一個月內的成長。

從北京到香港,從1989到2014,集會內容扣人心弦,完成了一次化悲憤為力量的歷程。力量化為行動:「投票」「七一」「和平佔中」。當他們合唱「試問誰還未覺醒」的時候,這個集會更為整個月的行動完成了集體動員的使命,感謝「支聯會」和他們的義工。

[拉攏學生]

二. 今年的「六四」,尖沙咀有另一個景觀,由黃毓民,黃洋達主持「香港人的六四集會」。

從視頻上看這個集會只有三個講話,播放一些視頻,內容空洞無物而流於煽情口號,讓參加者只知盲目亢奮而不知清醒。說是悼念「六四」卻只有三分鐘默哀,實是門面功夫。聲稱主題是:「本土,民主,反共」,令我產生許多疑問:

他們叫喊:「我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實在是自欺欺人的想法。香港人的國籍是中國,是客觀存在,是歷史事實,是香港人的命數無從改變。他們自稱「本土派」卻未見其本土情懷,對於保護宣揚本土土地,本土歷史,本土文化,本土人物未見有何貢獻。這樣的口號式本土其實是「港獨」的潛台詞,港獨在今天的政治形勢下沒有出路,只會把香港帶上末路。他們不是「本土派」。

集會又燒中共黨旗,又叫喊「打倒共產黨」,很反共似的,但未見有具體的「打倒」計劃。黃毓民帶着一眾參加者喊出千萬次「打倒共產黨」,讓參加者以為他最有高度,最有勇氣,別人不敢的他敢。我看着不禁啞然失笑。請問一下,有誰比我這個前中共香港地下黨員更有資格喊「打倒共產黨」這個口號? 但我卻不會喊,為甚麼?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這個口號不符合民主原則,錯得離譜。民主政制應有組黨自由,共產黨人可以自由組黨。共產黨在美國,加拿大仍然存在,不會被打倒。我們要打倒的是一個制度,要結束的是一黨專政制度,要建立的是民主政制,由人民一人一票普選決定共產黨應否下台。一個追求民主的人不應喊「打倒共產黨」這個口號。這是民主理念的ABC,我不相信黃毓民教授不懂,他為甚麼要誤導無知的年輕人?集會結束,黃毓民不是讓民眾和平散去,而是煽動民眾沿廣東道一邊叫喊「打倒共產黨」,一邊「自由行」,我看着真「牙烟」呀,在此群情洶湧之下,只要有人失控動手,不難釀成暴動。黃毓民在玩火,他不是民主派,也不是真反共。

不要以為「不要平反六四」是由黃毓民現在首先提倡。本人早於2000年已經撰文《六四,不能平反》刊於拙著《我與香港地下黨》P309,還有幾位作者比我更早指出平反「六四」問題。後來香港和海外民運一直沿用這個口號,我認為大家已有共識,平反「六四」就是平反「八九民運」,也不是中共定義下的平反。這方面「天安門母親」的訴求已經說得很清楚。

王軍濤今年在研討會上發言說:「人們熱議的所謂「六四」,其實是兩個事件:一個是1989年4月15日至6月3日的全國民主運動;另一個是6月3日晚上的大屠殺。」王丹也在其回憶錄中提到,有人向他提出平反應改為翻案,他說:其實我也贊成的,但是我認為平反是約定俗成的叫法,也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地廢棄。黃毓民想雞蛋裏挑骨頭,休矣!

上述這幫人有兩個特點,一是有樣學樣,插手別人主辦的活動,把活動推向暴力。比如學「支聯會」悼念六四;學和平佔中揚言要佔領立法會;最近的例子是「熱X公民」「粗口蘭花」等硬闖佔中「商討日(三)」及暴力闖入「守護東北行動」在立法會內的和平集會,以暴力破壞和平佔領行動。另一是粗口爛舌,睜眉突眼夠惡,動手動腳專門擲物,好像越「爛」越「惡」就越革命,如同當年的紅衛兵一樣,令人望而生厭,避之則吉,不屑一顧。

有一個怪現象,這幫人又燒黨旗,又要打倒共產黨,不是比佔中爭普選更可恨嗎?但中共卻沒有發怒,未見中共喉舌有任何指責,奇嗎?莫非中共……黃毓民……?據黃所說:他還有一個「全民制憲重新立約,解散政府和立法會,修改基本法」動議,已被立法會接納,難道曾鈺成也把這個痴人說夢話的所謂動議當真?真是奇哉怪也。

這幫人既不是「民主派」也不是「本土派」,然則何以名之?我想起入侵電腦的黑客。黑客最大的特點是「打扮」,他發出「釣魚電郵」扮成朋友,扮成某種服務,讓人在一念之差點擊了,黑客便乘機強行進入予取予求,盜取資料,破壞電腦。就稱這幫人為「黑客人」吧,這是最適合不過的名稱了。

[抺黑毓民一幫等人]

三. 當此嚴峻時刻,與中共對決之前,我們身邊還有兩幫行動多多的組織需要分辨清楚:

一幫是「人民力量」,這個組織遊走於「正」與「邪」之間,例如一方面是縱容黨員參加「佔中後援會」帶頭狙擊「民主黨」宣誓儀式並辱罵牧師,在鏡頭上看到的流氓醜惡行為,令人噁心,事後未見有任何悔罪道歉之意,另一方面劉嘉鴻又挽留「民主黨」重返「真普聯」,好像又有些人性。這是橄欖枝嗎?如果他真心就應先自我檢討過去的不是,請求「民主黨」原諒。這明明是戲弄「民主黨」,阻止「民主黨」回歸。又例如他們5月6日違反「真普聯」推動三軌方案的共同決定,在網上發出投「人民力量」方案的動員,其後又宣佈重新支持三軌方案,好像又回歸正道。真是一個翻雲覆雨沒有原則,我行我素視誠信如無物,毫無悔意不會被綑綁的組織。他們不惜違反「真普聯」規則,放棄自己的聲譽也要去推行所謂投票策略,實是意圖操控「和平佔中」5月6日的投票結果,以一黨之意向強加於「和平佔中」運動,使「和平佔中」這平台失去持平中立的性質。然後不久劉嘉鴻又討好「和平佔中」負責人,表明服從指揮,其成員也表明會幫助佔中揪出搞事的人,好像很有承擔似的。這幫人一邊做壞事,一邊又假意想方設法與民主派修好,因為他們必需留在民主派組織之中才有事做。

陳志全和劉嘉鴻憑空地,或明或暗地指控「民主黨」退出「真普聯」是:「不想給三軌方案綑綁」「民主黨會否再次在政改中倒戈支持政府」,雖然何俊仁已經清晰地說:『不』,並解釋了2010年同意政改過渡方案的原因,但是「人民力量」仍然沒完沒了糾纒不清,因為這個組織與生俱來就是為了打擊「民主黨」,幾年以來未曾停止。狙擊「民主黨」是他們存在的價值和合法性以及生存之道,似乎放棄狙擊「民主黨」他們便活不成似的。一個真正的民主派議員除了應有扎實的民主理念並付諸實行外,更應具備一定的人格操守,從政道德。「人民力量」的確不是民主派的同路人,「民主黨」退出「真普聯」是可以諒解的。我把「人民力量」歸入「黑客人」之列。

還有一幫是梁國雄和他的「社民連」,梁國雄曾是托洛斯基派的「革命馬克思主義同盟」成員,即是說他曾是共產主義信徒。現在他參與民主運動,卻是理念模糊,方向不定,有時也做黑客人的事,是一位政治行為工作者。我無法忘記他向坐在輪椅上的司徒華先生撒灑谿錢的景象,這樣狠心,單單是因為華叔沒有支持他的「變相公投」,太沒人道了。我也很難明白,港大投票網站已成功擊退黑客入侵而順利完成電子公投之後,他仍要推動「變相公投」,說是讓政府去點票。難道他不知道現在的政府是共產黨政府,已經不是2010年的政府?這個政府會循正常程序為梁國雄點票嗎?為甚麼在這個關鍵時期要給政府一個動手動腳的機會去搶奪民主派議席而置民主派於險境?(請參看戴耀廷著《佔領中環P107》)。

我只能說梁國雄是一個相當自私的個人主義者,他沒有民運大局觀念,只做他自己要做的事。目前他並不構成對民運的傷害,所以我未有把他歸入黑客人之列,繼續觀察。

[間接拉攏,暗示可放過社民連,及有條件放過中國有電影業來往的蕭生所操控的「人民力量」]

四. 自政府就2017年特首選舉諮詢以來,社會上出現了各式不同的政改方案,一般稱為激進與溫和兩大類。我卻認為這是理想性和實用性的分別。一個追求民主的理想主義者會首先想到甚麼是最理想的方案,「公民提名」「國際標準」最理想,他們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不會首先計算政治可行性。而一個實用主義者首先想到的卻是如何計算出一個成功讓中央能接受的方案,為中央度身定做一個方案是極為功利性的。但我們必須承認,因為多種原因,在講求回報率的香港,這樣的實用主義者是佔多數的。不要以為那些黑客人支持理想方案就是理想主義者,當理想要妥協時,他們就會翻面,現在的支持是為了未來的破壞,必須慎防。我是一個學會妥協的理想主義者,明白等到談判時,理想很難完全堅守,只能堅持一個底線。

對林鄭月娥主導的政改諮詢報告不要太上心,報告為了給中央看,向中央說:「沒事,沒事,情況很好,主流意見都認為………較多意見都認為……那些公民提名,政黨提名都只是一些團體和人士提出。」如果中央只根據這個報告來制定政策,一定大錯特錯。不要太介懷「一些團體和人士」這句話,這說明我們未夠人數,仍未足以震撼他們,反而激勵我們繼續發動群眾。

[鼓勵所拉攏的對象團結]

五. 「七二」那晚,心中記掛着留守在遮打道上的學生和市民,我無法入睡,便也徹夜留守電腦前直至天明。學生們堅定的意志,勇敢的犠牲完成一場「預演佔中」,令我感動不已。「公民抗命」不是一湧而上,橫衝直撞,而是有理論根據的專門學問。學生們持守和平理性非暴力,依足「公民抗命」的理論行事,令我拍案叫絶。戴耀廷教授花了一段長時間結合外國經驗,研究「公民抗命」的理論並撰寫成書,本擬把研究成果獻給香港並親自帶領實踐,現在學生們提早成功踐行了一個雛形的佔中,戴教授一定「老」懷安慰!

根據《佔領中環P111》所指:「參加者應在透過所有現行合法途徑也未能把不公義的法律或制度改變之後,才可進行公民抗命。參與者在進行公民抗命前,先要談判……」如果學生當時能派出代表與警方正式談判,說明早上八時會自行撤離,請警方不要清場,就像那年劉曉波等絶食四君子與解放軍談判那樣,那麼學生就更完整地走完公民抗命的理論。

現在學聯和學民思潮提出罷課不罷學,我非常贊成,希望他們扎扎實實一間間大學,一個個學系,一間間中學深入細緻地發動同學,而不是自上而下地發號施令。

我在此鄭重提醒民主派各方領袖,這些入侵民主運動的黑客人比解放軍更可怕,如果你們認同我的觀察,為免民眾混淆事非黑白,難分真假民主人,就請公開與這些黑客人切割關係。這不是分裂,是清除黑客人,民主派將會更加團結。我亦在此呼籲,從現在起,各方領袖要以「和平佔中運動」為中心,且實行「一切行動聽指揮」。

[強調支持「佔中」同時分割毓民一幫等人,從路線之不同入手分化。]

HOW DO YOU KEEP HOPE ALIVE, WHEN EVERYTHING IS LOST?
FROM《 THE SINGING REVOLUTION ESTONIANS》

2014年7月20日

(撰文:梁慕嫻,《我與香港地下黨》作者)


[梁慕嫻:香港政情一束]

==========
好野!教主又得到知名人士的國家級認可。有共狗的認可,得來不易啊!

「共特」多次曲線讚美毓民,難怪惹來「和理非非」們和舔共的不爽;因為他們這班「獅子山精神病」的香港人會埋怨「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又乖巧,主子卻不把我們放在眼中,得不到半點賞識」。

認真:

梁慕嫻(據前中共地下黨這「權威」)用咁嘅手法係有兩大目的:1)向學生打下 排斥毓民一幫人等之「毒針」,2)想令「民主回歸派」心理上排斥毓民。
 

1) 道理很淺。自己諗吓啦 (走音版)~
 
2) 為什麼呢? 因為中共是動搖不了毓民、其支持者和本土派,但「民主回歸派」已走投無路;如果在這最脆弱的時候,加點「分化劑」,影響他們決策力和集體心理,就容易收賣他們,讓政改通過。

不過,呢招又唔係第一次用,正常智商和留意政治的人都唔會信。究竟「民主回歸派」的智商和心理質素會去到邊呢? 難測~ 摸不到底(我擔心的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整個文章順序舖排:

[拉攏學生] -> [抺黑毓民一幫等人] -> [間接拉攏,暗示可放過社民連,及有條件放過受與中國有電影業來往的蕭生所操控的「人民力量」] -> [鼓勵所拉攏的對象團結] -> [強調支持「佔中」同時分割毓民一幫等人,從路線之不同入手分化]

其實要睇穿中共的這篇含分化陰謀的論述很簡單。三大疑點是:

1) <<香港政情一束>>是很有條理和有「節奏」地抺黑和分化。其「節奏」反映了作者心中的「節奏」,條理反映了作者的理智;這兩種識別可反映作者是有心思細密的企圖,企圖狙擊毓民一幫人。

2) 全世界都知毓民一幫人是「丐幫」,陣容/勢力弱小。為什麼要這麼心思細密地狙擊呢? 為什麼要拉攏這麼多人狙擊之呢? 還要出到梁婆婆(特務級人物)狙擊之?! 這不是很誇張嗎? 好!我退一萬步想,若毓民一幫人真的是強得可威脅中國國安,但毓民是中共所派的,那麼中共投入香港的維穩費需要這麼高嗎?

3) 為什麼親共的建制派或中共不坐大毓民一幫人? 為什麼不替他們種票? 為什麼所有傳媒都抺黑他們?


另外,昨天有個朋友說蘇格蘭獨派在公投輸了,我說「不,其實是獨派勝了。」點解? 自己諗吓啦~ 向蘇格蘭獨派和臺灣獨派取吓經。政治呢家野,只要你有智慧和勇氣,就可在中共手上日日賺(好過做百佳)~



「開始總想到先發制人,對方到最後變獵人」梁婆婆,妳老了,還是回家好好地「湊」孫吧!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14

大陸沒有可能發展出民主政體

香港的民主回歸派,幾十年來,只是空叫口號,從來沒有深入思考大陸的民主發展問題。

大陸社會根本是沒有可能發展出民主政體的,我的判斷,是來自一次在大陸的農村選舉調查。

1999年,廣東全省推行第一次農村選舉,農村選舉是村民一人一票直接選出管理村內社會及經濟事務的村委會。村民除了有選舉權,也同時有被選權。若村民未能夠被村民選舉委員會提名為候選人,也可以直接報名參選。當然,農村的共產黨支部書記及其他職位,仍然是由共產黨內部安排。

我在那裡做調查的農村,當年被選為試點村,於1998年率先推行農村選舉。

那條農村,無論大小行政事務,例如賣地、蓋建廠房、引進外資、修築村內的道路、執行中央政策等,完全由村內的共產黨員,特別是村支部書記控制。亦因為這樣,書記和他的家人,是全村最富有的人。村民告訴我,就書記自己所擁有的樓房物業,能讓人看見的已經大約有5億元人民幣(當時是1998年)。

據說書記希望繼續掌控社會及經濟資源,故也參與村委會選舉。而村內有不少村民,都認為這一次舉行的選舉,是大好機會,可以把書記拉下馬,由村民自己選出村委會村長,從新掌控村內的經濟及社會資源的分配。

當年,我雖然知道中共只是利用選舉作為手段,平息由改革開放帶來對農村社會各種各樣的衝突,但當時,我仍然認為這或許會是一個契機,可以讓大陸社會走上民主的道路。可惜事與願違!

起初,我看到不少村民在研究選舉規則,討論如何可以保證他們支持的候選人得到提名、如何拉票、如何保障投票不受到干擾等等。他們讓我感到,在這一條從來未舉行過選舉的農村中,村民似乎已懂得民主選舉的遊戲。當時,我還以為是自由市場的威力;當然,這也是因為我相信經濟改革,會帶來社會、文化及政治轉變這一套邏輯,對中國社會是有效的。

可是,當我進一步去深入瞭解他們對選舉的看法時,卻竟然是另外一個故事,另外一套邏輯。

「選舉,一定要選自己家頭的人(主要是指五代以內的家人),那是沒有辦法的事,儘管自己人處事不濟,也一定要選他,自己人嘛!你家裡有事,他一定會幫忙。」這是當年一個年青村民的想法,後來我發現這種想法在村內根本是真理。村民從來沒有想過,要選一個能幹的村長。他們覺得,一個能幹的村長,只會令他,以及他所屬的家頭壯大、得益,對其他村民沒有特別的好處,情況就根當時在位的書記一樣,得益的是書記及的的家人。

農村裡,只有家族,沒有社會!

我發現,家族關係,仍然是大陸社會最深層的人際關係。共產黨統治大陸後,強行改變資源競爭的遊戲規則,將經濟資源競爭改為政治資源競爭。富有的家族被批鬥,財產及土地被沒收。政治地位上,他們變成了最底層。過往貧窮的,卻翻過來,掌控了政治資源,變成了社會上的高層。這不是個人地位的改變,是整個家庭,甚至是家族的改變。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過往的地主、富農、或是精英階層,由於政治成分問題,只可以跟同類政治成分的人結婚。這是政治上的門當戶對。

中共的遊戲規則,其實只令家族的社會階層重新洗牌;一連串的反封建及政治鬥爭運動,如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到文化大革命,也只是將傳統的封建活動壓下去,分毫也動搖不了傳統家族關係。相反,共產黨的管治,是繼續鞏固這種千多二千年的深層人際關係。

當年,那條農村的選舉,充分體現這種傳統家族關係的作用。書記及另一位候選人,都利用家族的力量拉票。向家族拉票的方法很簡單,他們只須要得到家族內,家頭的長者支持,基本上就可以得到差不多那個家頭內大部分成員的支持。書記利用自己強大的財力和權力,讓幾個大家頭的主要成員及家長受惠。這幾個大家頭的人數,遠多於另一候選人的支持者,所以書記順利勝出,成為第一屆村委會主任,他除了已擁有的政治資源外,繼續控制村內經濟及社會發展。

根據我從前的理解,村內有不少人痛恨那位書記,但他們大部分都投了書記一票。我訪問了好幾個經常批評書記貪污、以權謀私,但最後投票支持他的村民。較普通的答案都是:「飽虎餓狼」論。

簡單來說,家族文化的思維,令他們覺得任何一個人當上村長,也只會照顧自己家頭的人,絶對不會改善整條村的民生。而更重要的,他們更覺得另一個候選人,若果是從來未能有機會掌控全村的社會及經濟資源,那麼,與那個已經貪得肚滿腸肥的「飽虎」書記相比,只會是一隻貪得更厲害的「餓狼」。而由一隻與「自己」沒有任何家族關係的「餓狼」出任村長,「自己」受害的機會明顯會比以前更大。

「飽虎餓狼」論,道盡了大陸的農村政治。

這種農村政治,七十多年前,大陸著名人類學家費孝通,已有詳盡的分析。他指出,在西方國家,一個人在社會裡,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身分。他們可以是童軍會會員,循道會的會眾,政黨的成員,也是一個家庭裡的爸爸或兒子。但大陸農村裡,村民只有一個身份,就是是家族的成員,即某人的祖父、父親、或兒子。換言之,大農村裡的人,只有家族裡系譜的身分。七十多年來費孝通框架下的大陸農村人際關係,沒有顯著的改變。

我前幾年,回去那條農村,再了解已運作了幾屆的選舉,情況沒有任何改變。

農村政治,其實也是大陸政治的縮影。大陸社會裡,每一個人的身份,其實完全脫離不了家族關係的形態。佛家裡面的師門,或者是學校裡的師門,都是講系譜、講輩分;共黨裡、軍隊裡,也是跟系譜規則一樣,講派系,講輩分。大陸社會裡,沒有朋友的關係,因為如果真是朋友,就必須以「兄弟」相稱。不是「兄弟」,就不是自己系譜,自己派系的人。換言之,如果是好的朋友關係,必須轉變成系譜上的關係。同一個系譜,就好像是同一個家族裡的人一樣。

大陸著名人類學學者王銘銘,是費孝通門系的人,他當年雖然曾經在著作中抄襲過十萬多字,但費系的人卻力保他,讓他不被大學開除教職。在大陸的學術界裡,這種家族形態的人際關係,也是只講親疏遠近,沒有是非對錯,更沒有學術性誠信可言。

學術界如此,中共黨內更不堪。所以,習近平的所謂肅貪動作,對大陸的老百姓來說,也只會被看成是「飽虎餓狼」的派系鬥爭而已,哪會相信是為了社會公義!

若大陸社會仍然只有家族形式的人際關係,大陸又怎麼可能發展出有是非對錯公民社會?民主政體,當然也遙不可及。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中共是如何不發一槍、完美地買下港澳漁民?

港澳漁民每年獲百萬元柴油補貼

內地農業部由 2009 年開始,補貼港澳漁民買柴油,合共超過 20 億元人民幣。一些大漁船每年可以領取近百萬元的補貼。要拿補貼,毋須提供單據,但就要加入由廣東省副省長領導的漁民協會。

打漁逾 50 年的范先生指,雖然香港漁民享免稅柴油,但一年中,八個月到南海捕魚,買柴油都要逾 100 萬至 200 萬元,如果沒有中央照顧一早結業。

國家農業部由 2009 年開始,將柴油補貼計劃,由內地漁民擴大至在南中國海捕漁的港澳漁民,只要有內地捕撈證就有柴油補貼。以范先生為例, 2009 年領取逾 20 萬元人民幣。補貼隨國際油價急升,至 2012 年已有逾 60 萬元,去年估計有逾 70 萬元。

香港不但范先生,全港大約有 1900 艘漁船均獲柴油補貼。不過金額視乎船的馬力不同,由數萬元至 100 萬元不等。而單單在 2009 至 2012 年的 4 年間,港澳漁船獲得超過 20 億元人民幣資助。

領取柴油補貼不用提供柴油單據,亦不用提供出海記錄。只要有一本捕撈證,船每年通過年檢,柴油補貼會傳到漁民的內地戶口,而且還可以「吐現」。因為捕撈證在 2009 年開始停止申請,但可以自由買賣。漁民指,捕撈證連船可售逾 200 萬元,較過去翻幾翻。

獲柴油補貼的范先生,亦是漁農界功能組別的選民。同是漁民的冼先生指,過去要賒借度日,而鄧先生則稱拖船回來不夠賺油錢。他們兩人和范先生一樣,每年領 60 至 70 萬元的柴油補貼,不過領取補貼都要有條件,就是加入廣東省港澳流動漁民協會。協會會長是廣東省副省長鄧海光,協會業務範圍的第一點就是,對會員進行愛國主義和一國兩制教育。

中央為何幫港澳漁民? 2007 年宣布向港澳漁民送大禮,農業部副部長牛盾當年表示,港澳流動漁民是愛國愛港,保持港區繁榮穩定的重要力量,當前港澳漁民和內地漁民一樣,面臨生產成本上升生活困難,要積極支持提供柴油補貼。

很多人都懷疑,為何中國政府對香港漁民特別好?前立法會議員(漁農界)黃容根指,因為當年是解放戰爭抗日戰爭,漁民曾幫助共產黨打仗,甚至乎解放海南海島,香港漁民都有派船參與,有人便犧牲獲獎章,認為共產黨沒有忘記他們。黃容根稱,之前獲柴油補貼,每年只有大約 10,000 元。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newslancet/videoPlay.php?video_id=12193778]



有線揭香港漁民選委忠於中共之謎

人大常委早前悍然規定,香港往後的提委會,必須「按照」目前選委會的四大界別及當前比例的模式構成。而目前選委會1200席中,漁農界竟不成比例的多達60席,並在應屆特首選舉中如何率先全票倒向梁振英,更令港人歷歷在目。有線新聞今日播出的「新聞刺針」專題報道,就揭示了中共如何透過提供金錢補貼,在該界別選委施加影響力,足令港人更明白,中共為何死守這個「提名」機制不放。

有線的相關報道披露,大陸農業部早於2009年開始,已兼向港澳漁民提供購買柴油補貼,至今涉款合共超過20億元人民幣,當中個別大漁船每年更可領取近百萬元的補貼。至於領取補貼的資格,卻不在購買柴油的單據,而是要先加入廣東省一名副省長直接領導的廣東省港澳流動漁民協會,取得當局捕撈證,及每年通過年檢。

如此大額補貼,固然有助漁民穩定謀生;尤有甚者,有關補貼其實是會現金過戶,當局的捕撈證也可自由轉讓,目前連船連證已經炒上超過200萬元,當中牽涉不少實際金錢利益。

事實上,香港漁民已有長年支持中共的傳統。有關專題播出民建聯立法會漁農界前議員黃容根的訪問片段中,黃容根就直言,香港部分漁民曾協助中共解放海南島,此後有關組織的漁民,都獲中共提供柴油補貼至今。

[http://www.post852.com/%E6%9C%89%E7%B7%9A%E6%8F%AD%E9%A6%99%E6%B8%AF%E6%BC%81%E6%B0%91%E9%81%B8%E5%A7%94%E5%BF%A0%E6%96%BC%E4%B8%AD%E5%85%B1%E4%B9%8B%E8%AC%8E/]

1945的香港


[香港50-60-70年代懷舊廊]

Monday, September 8, 2014

Saturday, September 6, 2014

【對號入座系列】 公司內的狠樣

一般來說,在公司開會,人越多大家說話越少。而且職位越低或年資越淺者,就更不願意發表意見。所以做大既在散會前的例句必定是「大家有乜意見?不如分享下。」而結果當然都是資深同事求其吹兩句,然後散會。

但凡事總有例外。就在早幾天開例會時,竟然有位新人夠贍突圍而出,寸嘴的說「老闆,你地 Management既idea改完又改,轉完又轉,昨天的我不斷的打倒天今天的我。我地做細好難 Follow Up架喎!再者,我地比乜idea你地都Ban,不如直接落Order啦!同埋你定可唔可以 Confirm係啱先開工?我地咁樣係永遠Catch up唔到Deadline,件事係唔會完架。」

聽到個時我當堂嚇一跳,然後得啖笑,因為我都曾經成日咁諗,只係唔夠膽挑老闆機。佢呢吓都真係令我幾欣賞,而且亦同時比我感受到佢個種強大的負能量。

為左保持氣勢,跟住我就笑住咁同「大家」講:「做Management同老闆既最大功能係承擔同做決定,等於錯左自己會跌錢同無左份工個隻。我們的能力不一定比你地高非常多,只是經驗多 一點,考慮多一點。咁考慮多,自然就成日hold住同改啦。希望大家明白,我都有老婆仔女要養,比大家更怕犯錯。講真,如果我知道乜野係絕對正確既決定既話,已經上了岸發了達,就更加唔駛理大家既意見啦。就係我們有不肯定,先想知道下大家既諗法,希望加入更多考慮因素係每一個決定,做得更好。」

講完之後,成個會議室即刻靜晒,原全沒人出聲。

而為左Round Up同增強霸氣,我點都要補多兩句「其實我們做Product既,追求的不應該是正確,而是更好。係Web同App既世界乜野係正確呢?User Interface似Facebook、Gmail同Instrgam 咪一定啱囉,但這是否代表著這設計足以解決每個User的問題呢?抄就可以,這只是代表著懶惰。係現實世界,每個人面對的問題都不一樣,正由於這樣,我們才有市場同空間去創造新Product,而亦是我們及公司存在的原因。做得Product,你就要明白做Product係永遠唔會完,永遠都有改善空間。完個日,就係我地玩完個日。」

原本,我以為咁樣講完一定會收到掌聲,但結果當然是只換來是更長的Dead Air。

然後又唔知幾多十秒之後,終於有一個資深同事出手相救,求其吹兩句,跟住大家先可以當無事發生過咁散會。

完會個下,我非常滾動,而且真係即刻有加個位資深同事人工既衝動。

就係我想行埋去資深同事既時候,佢竟然又比我早一步冷冷的說「老闆,你竟然夠膽開會講呢D,下次唔好啦,佢地後生唔明架!去到今日,你終於明白我每日同佢地Work既痛苦,咁你唔好再成日追我Deadline啦。佢地唔迫得,會走架!」

「哦!我明,大家盡做啦!」係個一刻,我竟然發現資深同事既怨氣比新人更重。

於是,我便於當日決定了中秋節正日全公司放假一天,以盡量減低大家既怨氣。

而今次既決定,亦終於獲得了大家正面的回應。

後記:那位狠樣新人在執筆之時已經正式交了辭職信,而這亦證明了只有唔怕死既人先有勇氣做這些凶狠的決定。原來當年,我並不膽小。所以你只要一睇成日商量如何佔中個班狠樣,你就會估到佔中一定會......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4/09/05/%E5%85%AC%E5%8F%B8%E5%85%A7%E7%9A%84%E7%8B%A0%E6%A8%A3]

==========

現在很多管理層很像「佔中三子」和「飯民」那批人,在中共(如User)和他們支持者(如Employees)之間做Management。一堆 doc、一大輪會議、又諸多讓步的修訂、又搞N這麼多days……又哩又嘮,不斷增加員工成本、打擊士氣(如抗爭成本、支持者內耗)。真的是有才能的話,就會像黃洋達、毓民那樣「I told you so」,不用需這麼花招、講廢話。

民主社會的最終User是人民!連對象都搞錯,搞什麼民主?

中華生產黨.大陸妹.港女現象

在台灣,除國民黨、民進黨等大黨外,還有很多規模較小、知名度不高的政黨,其中一個,就是「中華生產黨」。中華生產黨成立於二○一○年,創立人是一名叫盧月香的大陸新娘,此黨有黨員三萬多,其中佔大部份都是從大陸嫁到台灣的女性,此黨政治立場親藍,主要目標是幫忙大陸在台配偶維護權益。由於此黨的成員大多來自大陸,且據說黨主席盧月香曾於近百名黨員前做出跪拜毛澤東的行為,因此此黨的創立,被認為是中共對台灣的滲透。以女色深入敵陣進行滲透,是國與國之間自古以來的戰略,男人偶一不慎,誤墮色慾陷阱,就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甚至滅族亡國。那個「中華生產黨」雖還未強大到危害中華民國的存亡,但對於敵陣以美色進行滲透這種事,的確絕不能輕視──其實香港也存在類似的狀況。

港男北上娶妻,是多年來常見的現象。大約從九十年代起,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吸引大量港人往大陸投資後,港人到深圳東莞等地娛樂消遣亦成為日常的娛樂,與此同時因為香港女性地位提高,以致香港的低下階層男性比昔日更難於本地尋覓配偶,結果造就了大量中港婚姻。大陸女子與香港男子結婚後,就會申請單程證來港定居,猶記得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社會開始出現一個現象:家庭倫常慘案,多發生於中港婚姻的家庭,皆因大陸女子嫁來香港後發覺生活不如想像好,然後就與丈夫起衝突。因而使人聯想:港男沒本事娶香港女人就把大陸妹帶過來,然後又為香港帶來社會問題。故此在我當時只有十多歲的年紀,已決心不管日後的女人緣多差勁,也決不北上娶妻,既不願為香港社會帶來問題,亦心底裡有個偏見,覺得沒本事的男人才要這樣做,我才不要變成這樣。

直到千禧年以後,港男北上娶妻的風氣並未減退,且彷彿已非低下階層男士的「專利」。這個時期香港的輿論或網絡開始出現一個現象,就是有些男性樂於批判香港女性,總是把香港的女性批評到一文不值,諸如高竇、眼角高、拜金、崇尚名牌、崇洋媚外等等,結果就衍生出一些論調──既然香港女仔如此「惡哽」,不如北上找女友找老婆,反正那些大陸妹們個個溫柔體貼,有波有籮,而且追求她們的「門檻」極低,只要你有香港身份證,還有不要太窮就可以了,就算她們拜金,也比港女容易滿足得多!李克勤的歌曲作品《神州行》,就是描述這個狀況,其中一段歌詞:「上海的佳麗極懂得世故,但是又念著四川的豆腐,在北京總是獲關心眷顧,大連望美女景緻亦勝洞庭湖,令全城的女士危危乎。」這樣的風氣發展下去,再加上傳媒不斷強調香港女多男少,就造成近年的「剩女」現象,話題至今未斷。

然而中港婚姻在今日為香港帶來的社會問題,絕不比九十年代輕微。九十年代的香港尚且仍屬英國管治,就算有社會問題,英國佬也不會任由它惡化下去,因此衰極有個譜。可今日就完全兩回事了,想到中港婚姻,就想到天水圍城,就想到騙取綜援,就想到中港矛盾,就想到中共滲透,就想到人口換血!當然,我們是絕不能因此怪罪於北上娶妻的港男的,那些窮男人得不到本地女子的垂青,才需到羅湖橋以北尋找配偶,這是他們應有的自由,不然他們娶不到本地老婆,就要他們終身叫雞或打飛機出火嗎,而且傳宗接代的傳統需要也不是五姑娘和性工作者可以解決的。可是,就如我上面所說,娶大陸妹早已不是低下階層男士的專利,很多娶大陸妹的港男,他們明明是有能力找香港女子做老婆的,但他們選擇了北上,正正因為輿論把香港女人醜化得太厲害了,使到他們未敢對香港女人出手已先行卻步,甚或真心覺得,大陸妹比港女好千萬倍!

回想起來,那些對香港女人的極端批判,到底是從何而起的呢?這個大約要數說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為男女日趨平等,女性的工作收入已追上男性,但傳統男人因為搵錢較多所以必須在金錢上照顧女性較多的觀念仍未消除,結果造成「男人的錢是女人的錢,女人的錢是女人的錢」這個現象,而女人又因為搵錢跟男人一樣多甚至多於男人,但又很傳統地要求老公必須搵錢比自己多,否則就覺得這個男人很沒用,從而形成了「香港女人很高竇」這個主流看法,持續發展下去,終於形成了「港女理論」。 可是,社會風氣總不會停留在一點永不改變吧,其實近年很多香港女性已有所看破,不但不再覺得丈夫一定要學歷和收入比自己高,甚至願意接受姐弟戀,像個大姐姐般照顧那個人生歷練比自己少的男朋友。的確女性若能跳出兩性關係必須男強女弱這一心理關口,就能豁然開朗地跳進一個新天地,不用再在婚姻介紹所門前叫苦連天。當然,社會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現今仍然堅持男友丈夫必須比自己有本事,堅持應得到男人充份照顧的女性仍為數甚多,但恐怕只佔少部份了。若是這樣,「港女理論」不是應該擱置一邊了嗎?──既然所謂「港女」只佔全香港適婚年齡女性的少數,就沒必要繼續港女前、港女後的一竹篙打了一船人了吧。

有港女問題,自然就有大陸妹做對比,這又得回到北上娶妻的老話題了。隨著這兩三年大陸社會畸型現象逐漸曝光,因自由行及每天百五個單程證名額造成的中港衝突,使很多人開始思考「大陸妹好過港女」這個曾幾何時被推崇至廣的主流想法。也許大陸妹普遍都比較溫柔體貼,但有幾多個案,都是她們結婚嫁來香港,得到身份證後狠撇港佬另結新歡呢?或者為求得到男方歡心,就手段盡出,做得出許多香港女子無法做得出的醜惡行為──就當這是個別例子,但最少港男結交大陸妹不是沒有隱憂吧。而且正如上面所講,現今正是中港衝突正盛之時,你娶個大陸妹過來,難保一眾本土派的朋友覺得你此舉正在溝淡本地人口,甚至認為你這種人弄得香港的新移民婦女愈來愈多,遲早那些新移民婦女就會組成強大的團體協助中共在香港社會進行滲透工作,就如我文章起首說的台灣那個「中華生產黨」般,然後閣下就被敵視,罵你港奸,詛咒你落地獄,若大陸妹不是正到非娶不可,而香港女生又不是劣質得生人勿近,咁有乜謂呢。

話又說回來,「隔離飯香」這現在其實全世界都有吧,就當有些男人無論如何就是不喜歡本地女性,找大陸妹會又可能造成某些社會問題,不打緊,不是很多港男迷戀台妹韓妹日本妹嗎?如果他們有本事媾一個回來的吧,我也樂見其成呢,還可促進香港與國際交流。可是坦白說,那些覺得台妹韓妹日本妹比較好的男子,當中又有幾多個真的親身跟她們接觸過,抑或是他們看了豆花妹雞排妹,看了少女時代,看了AKB48,就以為她們的同胞都是一模一樣呢?與其台妹韓妹日本妹大多只能遠觀,跟大陸妹交往又問題多多,何不先把注意力集中到香港女性身上,先不要被「港女」二字蒙蔽,多發掘香港女性的好處,到真的「走投無路」才外尋也不遲吧!

而且最重要一點,這個地球上,就只有香港女生才可跟你「同聲同氣」而已,你不接受她們就算了,但最少不要踩低她們吧,若連自己人都攻擊,還談什麼愛香港?


==========

其實呢樣件事我很早已知道,2009-2010年左右在香港討論區、UWants(90%中共和港共五毛+港豬)怒屌D地區特務非法竊聽和搞分化;仲有串D上大陸玩的狗公玩女玩到結婚,最後被女玩返轉頭;又臭罵D港女只是吊高來賣;其後在FB也簡中有就這些事發言。那些自以為女強人的港女,及因收入少而自卑的男人,完全不知道香港女性地位(身價)其實港共概得利益者在背後「搭棚」(造價。參考<<金錢師>>) ......(省略解釋。自己諗。沒有這點智慧,就等於沒有能力「抗共」)女性的特質傾向穩定、聽話,你說為的是什麼呢?

「港女」最大的弱點就是走不出「身價」、工資與外表的迷思。這也是香港「現實主義」的弱點。難怪找不到理想婚姻對象,因為她們只有現實,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理想,或甚至沒有。狗公也不見得好,其人生名言「食、痾、屌」,完。

當時,我還未打算「反共」,只是自己認為香港狗公好低能(玩女玩到忘本之餘,又被女玩返轉頭),向力批香港人的不是;當時那些港豬怎樣說呢? 「你咪又係去玩」、「學咩人扮高尚」、「有女你唔屌」......Sorry~ 分別是我一向是「高手」,玩得好有分寸;狗公看到的只有女,我即使還未「反共」,也看到「大陸化」。萌生「反共」之念就是由「大陸化」現象之嚴重所引起,也並非基於歷史、對中共的認知,而是對國情的認知和「等級」之差異。

估唔到在剛開始爆出「竊聽風雲」時,中共憑那點情報就向台灣出手,真係快。

「最少不要踩低她們吧,若連自己人都攻擊,還談什麼愛香港」並不認同,「只呵不罵」又陷入「公主病」,重複港女問題。

娶中國女生的男人啊!你們有責任把她們「去赤化」、教育 ,變成當地人才好接她入門。從生活上的小節保衛本土。但我最支持的是 不娶中國女生。

Friday, September 5, 2014

簡析含中共統戰技術的「學術」論文

從其他討論組上搬運一名大陸年輕公務員的言論過來。一定程度上可代表大陸民間對香港的典型觀點。

樓主與此無關,僅拋磚引玉,不參與討論

以下為公務員正文:

關於香港,我們沒有“欽定”的意思,但我們的決定權也是很重要的

【1】
前段時間出了兩件事情:第一件是法國的巴黎銀行因為違規,被罰了100億美元,第二件事情是阿根廷十幾年前的一次賴帳被判不合法,結果現在有錢也還不了被 迫違約,十幾年來攢下的信用付之東流。好玩的是在於,做這兩次判決的都是美國,罰法國100億一度弄得美法關係極度緊張。
為什麼法國人和阿根廷人犯錯要由美國人來判呢?因為美國是金融中心。阿根廷人是在美國借的錢,而巴黎銀行如果不認罰,以後就別想在美國做生意了。開金融中心就是爽啊。

【2】
如果你是中國的老大,看到美國這麼爽,你要是不想搞個金融中心,那就不必當老大,可以直接拉出去斃了。十年之內,中國能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經 濟體有權得到一個配得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地位的金融中心。對中國來講,只要不能給香港派黨委書記,那這個金融中心寧可建到烏魯木齊也不會建在香港:烏魯木 齊好歹是中亞第一大城市,真的。

【3】
在舊中國,起到連接中國和世界橋樑的城市是上海,當年上海與紐約倫敦巴黎齊名,香港不過是個小地方,後來共黨作死,人類就在香港山寨了一個上海。現在共黨 扔掉共產主義信仰殺了回來,山寨版的上海自然競爭不過正版的上海。知道上海的房子為什麼貴麼?因為市場清楚,20年後,上海就是紐約,紐約房子什麼價,上 海就得什麼價。在上海的朋友,趁現在房子便宜,趕緊買沒錯的。

【4】
有一個笑話是這麼說的:
廚師親切地問道:“你想被怎樣吃掉?不要怕,百花齊放,暢所欲言嘛。”
豬:“其實吧......我並不想被吃掉。”
廚師:“你看,說跑題了吧?”
豬:……
對香港而言,現在就像這頭豬,不是選擇死不死的問題,是選擇怎麼死的問題。當然,說死過分了一點,現在香港需要政府、資本和市民密切配合,系統的設計一個方案,應對必將到來的衰退。
香港問題的核心在於,市民從心理上不接受這個過程。在一個衰退的經濟體,將這種不可抗的外部原因歸因於不民主,乃至訴諸民粹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埃及和突尼 斯如是,吉爾吉斯斯坦如是,最近的烏克蘭亦如是。一般而言,這種事情花些時間折騰幾次,大家腦子就清楚,就知道該幹嘛幹嘛了。
對香港而言,麻煩之處在於時間不等它。內地搞金融中心,十年生育,十年教訓,也就是二十年之內的事情。香港真的沒有時間浪費在傲嬌上。但是,看著二十年之前的窮親戚現在在香港什麼東西貴就買什麼,從感情上講,香港人又怎能不傲嬌呢?

【5】
香港如果丟掉金融中心的位置,會怎樣?
決定一個城市地位的,是這個城市的輸入與輸出。你能為這個世界做得多,這個世界也能給你更多的回報,如果你不能輸出,也就沒了輸入。
金融,製造,研發,包括旅遊,這些都是有輸出的,但房地產和服務業不是。靠房地產和服務業是撐不起經濟的,你可以去看中國,但凡房價貴的地方,總有一些別的產業作支撐,香港一旦丟掉金融中心的位置,房價一定會大幅下跌,資產縮水,日子會非常難過。

【6】
回到標題,我覺得長者“我們沒有欽定的意思,但我們的決定權也是很重要的”最大限度的概括了中央對港政策的核心。香港人不管怎麼折騰,大陸對香港的定位才是致命的。
首先,世界級金融中心香港已經毫無指望了,但香港仍然可以選擇成為華南地區的金融中心,這樣死得相對好看,但是,照香港這麼折騰,這個區域金融中心大陸恐 怕都會放在廣州或者深圳。如果連區域金融中心都做不了,香港那就死得非常慘了。香港地太貴了,當年土豪劉鑾雄包著名週邊李嘉欣的時候,大概就給了一個不到 90平米的房子,這種地方搞製造業是沒可能的。香港的研發也遠沒有新加坡那樣有指向性,更多的是粉飾太平的存在。至於旅遊?大陸人去香港旅遊,看的就是資 本主義下的發達國家的生活水準,香港一旦沒錢,想看風光的會去東南亞,想看資本主義的會去臺灣。臺灣的國語雖然怪一點,但是起碼比粵語好懂多了。
如果你們不知道轉型失敗經濟衰退是什麼樣子的,我建議你們看看三十年前全國最富的東北。東北就是轉型失敗的樣子。

【7】
對香港而言,民主選舉是極為重要的,只有通過真民主選舉,才能真正選出一個有市民支持的強勢政府,才能推動改革。一個弱勢政府,守成啥都不做,是不能帶領香港適應這個衰退過程的。
但是,共黨又非常不希望在公開場合議論民主自由這種事情,這會動搖共黨的統治,為了共黨的長治久安,犧牲一個香港沒啥捨不得。
所以,香港能做的是,是把這個民主放在一個非政治化的語境之下。簡言之,香港要的應該是一個不打民主大旗不刺激中央但又真正能得到市民支持的政府。日本人 有句話說得好,打槍的不要,悄悄的進村。但是,香港有一批人不但打起了這個旗子,還試圖通過打這個旗子來指點中國的民主化進程。我不得不說,這些人想得太 多了一點。
把香港的改革問題,置於“民主-獨裁”這樣的語境之下,不留任何轉圜餘地,這是最典型的作死。很多事情,中央是可做可不做的,香港的泛民主派把這個可做可 不做變成了不得不做。 你說這幫人是賣港求榮還是賣港求榮還是賣港求榮呢?要知道,這幫不愁吃喝的人,鬧了可以青史留名,不鬧可就啥都沒有啊。

【8】
客觀的說,保證香港繁榮是中共的一個很重要的政治承諾,搞死香港,對大陸的形象沒啥好處,這是中共對港政策最忌憚的地方。陸遙遙說占中會導致雙輸,從這個 角度說,確實香港輸了,中央也沒有贏。但是從長期講,香港這一鬧,對中央來說,很多原來下不了的決心現在就好下了。而對於中國來說,把金融這樣的產業放在 能向中央交稅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大事,只有這樣才能用轉移支付幫助中國需要幫助的窮人,而幫中國的窮人致富,是未來三五十年中國最重要的事情。至於負面? 中國現在的形象很好麼?反正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多這一筆爛帳又如何?
悶聲發大財,才是硬道理,對香港,對大陸,都是。鄧矮說“不爭論”,一個意思。二代目三代目都是真明白人。

【9】
所以,我總是認為,共黨是下了個套,讓香港作死,然後再一舉消滅。
有一個故事我再講一遍:從前鄭國的國王鄭莊公有個弟弟叫段,段一天到晚作死,有人勸莊公管管,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就等著瞧吧。後來, 等到段作死做得不像話,莊公就帶人把段滅了。

真壞!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19965961452768/permalink/633548730094491]

==========

這種很明顯是中共(有指導性的)教育之下所得出的分析結論。類似針對分析港、臺的文章,我早就看過N篇,連中國社科院的研究報告和中國經濟學者的論文都看過。其實是先突出針對地區(事實度高的)弱點、曲線貶之,聚焦中國,合理化 非依靠中共不可之說。嘿!破解方向/困局很簡單,努力改善,眼放國際,Think out of box。

這類文章是「統戰技術文」,方針是曲線 貶低目標、讚頌中共,對外、對內都識用。盲目「背書」或靠記憶力優勢來的學生90%「中計」(深信)。


其實香港原本不需要擔心衰退!英國人很聰明的,在每個殖民地都發展自給自足的能力和多邊貿易協定,即使遇到環球的金融衝擊,民生仍可保。但97後,中共除了快速地廢了香港“武功”,又阻撓香港和國際社會交好,形成非親中不可的困局!香港人也有責任,太笨! 安居時不思危!

呂秋遠:這篇文章是給香港朋友,還有一些,正在想要不要放棄夢想的人。

親愛的香港朋友:

與現實反抗,是要有夢想的。

雖然我知道,這句話跟香港人說用處不大,你們很務實,非常務實。在女王陛下長久以來的關愛之下,香港人已經成為經濟優先的現實主義者

所以,你們發動佔領中環,必須要挑「對經濟影響最小的一天」,最好是放假日。而因為中共反對開放提名人選的立場過於強硬,香港人認為就算是佔領中環也沒有用,反抗是徒勞無功的,對於務實的香港人來說,那就不必自取其辱

然而,我必須要說,所有對於現實的抗爭,都來自於夢想,即使知道勢不可為。要舉出例子嗎?不需要抬孫中山出來,他當年撼動滿清政府有多困難,也不用舉出毛澤東在1949年真的席捲中國,國民黨宛如摧枯拉朽時,他自己有多麼驚訝。我們就以太陽花運動當例子,那時候沒有人認為真的可以佔領立法院議場,或者,真的有這麼多民眾會自動自發支持,意外的讓服貿協定目前仍卡在立法院之中。

所有未來的現實,都來自於現在的浪漫。如果認為自己做不到,甚至已經自我喊話,認為做不到也是應該的,畢竟就現實的層面來說,根本不可能完成目標,因此放棄,那麼失敗也是應該的。香港人需要一個夢想,讓你們信仰,而這個夢想,恰好是香港人最缺乏的人格特質。

是的,香港人,你們已經沒有夢,只剩下斤斤計較利弊得失的腦袋。你們的經濟優勢已經不再,這才是真正的現實。如果不能展現出香港人的決心、創意、想像力、執行力,那麼香港人還只剩下什麼?當中環的繁榮,建立於中國的經濟力;天星碼頭被拆除,你們卻無能為力;上環文武廟逐漸失去特色;香港人淪為服務內地人的工具。香港人,你們還剩下什麼?

你們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撼動中南海的,中共就是因為認為你們會妥協於現實,所以絕不讓步。如果你們真的妥協於現實,那麼你們將不能再起。過去,你們最大的成就來自於現實主義,但是現在最大的羈絆也是現實主義。你們如果屈服於現實,甚至相信佔領中環會帶來經濟衰退這種鬼話,你們以後如何說服你們的後代子孫,你們曾經為香港的民主努力過?

或者說,你們認為港督本來就是官派,以前不能選擇英國的人選,但是現在至少你們可以選中南海要的港督?

香港人,政治是眾人之事。當你們認為埋首於經濟就好,不知不覺中,你們會失去言論自由、結社自由、示威自由、決定自己未來的自由。這時候,你們與內地人,又有什麼差異?或許有,因為你們比他們窮。

政治不能自主,其他領域就會淪陷。你們或許沒有嘗試過真正選舉的滋味,但是我必須要告訴你們,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的權利,都來自於這裡。縱然台灣人一再選出愚蠢的領導人,但是這畢竟是我們的選擇,而且,我們總有機會可以重新選擇

今日的香港,明日的台灣?我不相信。因為你們沒有夢想,但是我們還有,即使這個夢想很小、很脆弱,隨時會在內鬥與外患中熄滅。

請你們堅強起來,勇敢的做自主獨立、值得驕傲的香港人,好嗎?九把刀說過,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會很豪邁。夢想不是掛在嘴邊炫燿的空氣,而是需要認真的實踐。

請你們勇敢的上吧!

[https://www.facebook.com/chetbaker1010/posts/294858330700518]

Thursday, September 4, 2014

港、臺的「囚羊困境」

上帝把兩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

上帝還給羊群找了兩種天敵,一種是獅子,一種是狼。

上帝對羊群說:「如果你們要狼,就給一隻,任它隨意咬你們。

如果你們要獅子,就給兩頭,你們可以在兩頭獅子中任選一頭,還可以隨時更換。」

這道題的問題就是:如果你也在羊群中,你是選狼還是選獅子?很容易做出選擇吧?

好吧!記住你的選擇,接著往下看。

南邊羊想,獅子比狼兇猛得多,還是要狼吧!於是,它們就要了一隻狼。

北邊羊想,獅子雖然比狼兇猛得多,但我們有選擇權,還是要獅子吧!於是,它們就要了兩頭獅。

狼進了南邊羊群後,就開始吃羊。狼身體小,食量也小,一隻羊夠它吃幾天了。這樣羊群幾天才被追殺一次。

北邊羊挑選了一頭獅子,另一頭則留在上帝那裡。

這頭獅子進入羊群後,也開始吃羊。獅子不但比狼兇猛,而且食量驚人,每天都要吃一隻羊。

這樣羊群就天天都要被追殺,驚恐萬狀,羊群趕緊請上帝換一頭獅子。

不料,上帝保管的那頭獅子一直沒有吃東西,飢餓難耐,撲進羊群,比前面那頭獅子咬得更瘋狂。

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連草都快吃不成了。

南邊羊群慶幸自己選對了天敵,又嘲笑北邊的羊群沒有眼光。

北邊羊群非常後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換天敵,改要一隻狼。

上帝說:「天敵一旦確定,就不能更改,必須世代相隨,你們唯一的權利是在兩頭獅子中選擇。」

北邊羊群只好把兩頭獅子不斷更換。

可兩頭獅子同樣凶殘,換哪一頭都比南邊羊群悲慘得多,它們索性不換了,讓一頭獅子吃得膘肥體壯,另一頭獅子則餓得精瘦。

眼看那頭瘦獅子快要餓死了,羊群才請上帝換一頭。

這頭瘦獅子經過長時間的飢餓後,慢慢悟出了一個道理:自己雖然兇猛異常,一百隻羊都不是對手,可是自己的命運是操縱在羊群手裡的。

羊群隨時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裡,讓自己飽受飢餓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餓死。

想通這個道理後,瘦獅子就對羊群特別客氣,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

羊群喜出望外,有幾隻小羊提議乾脆固定要瘦獅子,不要那頭肥獅子了。

一隻老公羊提醒說:「瘦獅子是怕我們送它回上帝那裡挨餓,才對我們這麼好。

萬一肥獅子餓死了,我們沒有了選擇的餘地,瘦獅子很快就會恢復凶殘的本性。」

羊群覺得老羊說得有理,為了不讓另一頭獅子餓死,它們趕緊把它換回來。

原先肥壯的那頭獅子,已餓得剩下皮包骨頭了,並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運是操縱在羊群手裡的道理。

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點,它竟百般討好起羊群來。

而那頭被送交給上帝的獅子,則難過得流下了眼淚。

北邊羊群在經歷了重重磨難後,終於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南邊羊的處境卻越來越悲慘了,那隻狼因為沒有競爭對手,羊群又無法更換它,它就胡作非為,每天都要咬死幾十隻羊,這隻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的血,還不准羊叫,那隻叫就立刻咬死那隻。

南邊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要兩頭獅子。」

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選擇題,據我多次親自嘗試的經驗,如果問歐美的朋友,大多數人都會選獅子,但是如果拿來問我們自己華人,大多數人都會選狼(包括我自己)。

領悟到了嗎?握有決定權的才有生機,否則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兒了…!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62056]

==========
香港/臺灣的情況:

平民是羊,中共給你們一頭「和平的獅子」、「快樂的狼」和「和理非非的豬」給你們選擇。「和平的獅子」和「快樂的狼」是不會這麼快吃掉「和理非非的豬」, 因為牠要留下來做幌子,好讓羊群覺得「和平的獅子」和「快樂的狼」是安全可靠的。但當牠們肚餓時,就會悄悄的吃羊。在近800萬的羊群,每天吃掉幾十隻也 不會讓其他羊察覺;同時每天引進150隻假羊(狼族或獅族假扮的),就更加有種「羊口增長」的錯覺。

故事中,上帝給了羊兩個選擇,是先天的考驗。為解決上帝所給「囚羊困境」,有批聰明的羊提出「本土化運動」,建立了第三勢力;主張「羊族優先」、「反獅狼化」,要選出忠誠於羊族的領袖,團結群羊,重新建立一個真正屬於羊族的地方!「後天」就靠羊族(自己)了。

第三勢力(本土、民主、反共)如香港的本土派、臺灣的太陽花學運青年。


這個比喻,較切合現在的香港,臺灣人也應參考,因為難免他日中共對藍綠均具影響力。先「打預防針」。

Tuesday, September 2, 2014

老外看中國:《被囚禁的台灣》作者袁紅冰專訪:太陽花學運、2017中共逼台簽署統一協議?



從香港的2017普選和臺灣的「統一協議」可知,中共想在2017年或以後同一時間「吃下」香港和臺灣。

袁紅冰提到「國民黨共產黨化,民進黨國民黨化」的情況(統戰部署),與香港的情況很像;「建制派」(e.g.民建聯、自由黨、新民黨、經民聯、工聯會、勞聯)赤化,「泛民主派」(e.g.公民黨、社民連、民主黨、民協、前綫、職工盟、街工、人民力量)本土化。Anyway,最重要是「抗共」、「反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