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帶包,過去一年沒買煙過關,但今天兩手空空地袋了兩包(不是兩條)都給海關搜身!難道毒犯是連袋都不用又刻意選擇很少人流時段(中午)?
雖然他們放了我,但其實本質是針對和示狗男女之威(正常,越真正廢的人越喜歡掌握小事示威或刷存在,這是心理補償)。從我2009年揭發「竊聽案」開始,班垃圾紀律部隊就搞針對喇~
反正這個社會都是垃圾多,我久沒工作、想省錢買煙時,都會繼續這樣做;所以我買不到私煙,有空都會帶兩包囉~是否想透過逼害怕品格良好的天才,又透過截聽電話找出私煙販賣者呢? 經過長久觀察,不能排除香港紀律部隊為了領功,是可以做到這麼醜陋的。其實我一早就預計過,That's why 我過去多年極少在香港買私煙~不是班海關醒(今天仍然這樣做,不是豬便是無人性),是「坐牢」根本是我打算「成為廢人計劃」的一部份,所以海關的小動作對我來說是近乎零阻嚇性或不具任何示威作用。
我2016年被海關借「緝毒」之名刻意多次抓我兩個星才買一次20包煙,5包都抓過。我沒買時,他們不查,哪有這麼巧? 結果被他們搞到我被判「緩刑」,至今還未解除,現在就算抓到我帶20根都可以令我坐牢的。班豬怎計算都算不過我,正所謂「天下套路唯窮不破」,不論是假「窮」還是真「窮」。我坐不坐牢都可以吃「綜援」~班豬老是在幻想將來可以利用我做到什麼~想得太美了~「有緣」再見~
班垃圾一直無贏過我嗎? 人長得笨就認命喇~小動作不會顯得你高貴或有智慧~就好像一個醜女不停地想盡辦法去抹黑美女而自我感覺良好,有用嗎?如果這世界醜女都可以選美冠軍還得了?去整容還有點價值。
其實我今天是12:00左右買煙之前就收到那些短訊了。我大概問過經常來往中港的朋友,和透過大陸朋友去問他們的香港朋友,有沒有收過此類短訊,結果是沒有一個人收過。看來那些短訊是隨機抽樣或有針對性。以下圖片是我部份調查結果,也只能提供那些:
我中學之後已沒有跟黑幫朋友來往了,而且那談了10年戀愛的第一任女友的姐夫是便裝警察,有可能做過犯法的事嗎? 自從2009年揭發「竊聽」後,繼香港警察利用社區特務放話抹黑我、分裂我原有的圈子後,便到香港海關借「緝毒」之名來搞小動作,也不排除中港情報網在抹黑;而大陸方面,我爸死後、開始回老家跟同鄉交流時,有親戚說過給我聽,有謠傳說我是美國間諜。由於罪犯多數是工作不穩、欠債和低學歷的人,我被公司亂炒是情報網製造多一個「犯罪合理條件」的表證;但最不合理的是,不管哪個國家,就算是犯過法的人不可能10年都如此工作不穩定,更何況我這麼厲害的大學生? 肯定他們是多多少少有妒忌心的了。
要不是2009年那「竊聽案」背後沒有扯上紀律部隊的大陰謀,他們不會如此敏感(但表面上又冷處理、隨便了事)和針對我這麼久;這叫「作賊心虛」!他們的套路跟我三叔謀姑姑財產差不多,先找自己人(一家人和二嬸)造謠抹黑打擊對象(說姑姑想謀財產),再企圖拉攏其他人(我和五叔兒子)聯合打擊;這叫「賊喊抓賊」!
想起之前某表姐介紹那海南雞飯店老闆的(聽說是在海南文昌市檢察院裡做助理的)侄女,我察覺她們是有問題的,是配合著一堆白癡的香港網絡監控和造謠情報來試探。表姐是不可能察覺或知道的。不管有意還是沒無意,那個老闆做了落井下石之事實和配合了有組織試探,不是真心相親,我就不會再去光顧那麽虛偽又腦殘的人;那種虛偽家庭的女孩,就算娶到,也不排除某天會相信謠言、胡思亂想或得到好處而出賣你,就好像我第一任那樣「養不熟」的。我媽也差不多,她這個精神病的嘴巴是被利用來逹成在家族裡抹黑我的效果。
接下來,先讀這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它才能完整人生」。
人的本性/本質是來自深淵,知道他的「本」就可推測淺層。簡單例子如男女的性慾,當他們面對吸引的異性時,一切行為和打扮離不開「為了得到能滿足的機會」的計算。紀律部隊往往存在很多「戀權」者,也是如此。而智商或人品的高低,是影響其達到目的的方法。又例如喜歡做愛的男人,可以是紳士,也可以是禽獸;把「兩包煙之示威」之小事等同「挽回被指罵/羞辱竊聽事件嚴重失當的尊嚴」或「挽回被罵/羞辱強姦的尊嚴」之大事明顯是把「紳士等同禽獸」,是低智商和人品的低等生物。
香港紀律部隊的「冰山」或「青山」,我早已「鑽」到底了~你以為出類拔萃的我今天還停留在26歲時那督察級的程度?低等生物的實力就可能停滯不前嘅~「兩包煙都抓」明顯是「尊嚴/存在感需求漲大而引發出來的示威」之倒退,從任何方面「鑽探」都能印證其醜陋。
補充1:
2018年8月1日,早上收到一位認識很多來往中、港的港男的(80分)美女回覆後,我90%(之前是70%)肯定:
源頭是由香港警察高層的政治打壓或權鬥(2009年「竊聽案」)開始,把打擊對象(我)在資料庫中冠以「罪名」,這樣就可以達至各區情報人脈網的狙擊。然後可以「借力」跨境(如大陸、臺灣)狙擊,不是當地情報資料庫也被已打通關係的當地高層或低於0.1%機會的駭客更改,便是臨時收到中或港高層的即日或(假如他們知道我的行程)擇日請求。純粹人脈網內口傳,不可能快速動用這麼多資源。
港「黑警」透過發動幾個或以上來自「可靠線人」的「假舉報」,或甚至私下任意在資料庫中篡改或惡意添加目標人物的「罪名」。在本地範圍,可以做到的警務級別,最低是非見習督察;可以發揮跨境影響力的最低級別,是司令級!10年前我可以將港「黑警」高層一軍,今天順便加將配合港「黑警」狙擊的陸「黑警」高層一軍;即將中港(貪腐)情報網一軍!「督察」對今天的我來說只是「咖哩啡」。退一萬步想,假如我2009年所報的是「假案」,港「黑警」不會如此敏感、緊張和浪費資源至今。臺灣方面,自從跟前女友分手後,臺警對我也沒有無負面異樣,但有臺公司企圖套料;不過算,那不是我的重點。
根據過往經歷和資料收集,加上昨天一個短訊調查回覆(嚴格來說,要追加現場隨機抽樣的回覆),綜合推理,已經有足夠理由啟動跨境反貪腐調查。貪腐,一試後悔終生!辯方無須答辯!
補充2:
我相信香港的「佔中」臺灣人也知道不少。在95年後和「佔中」之前,香港政府為了一廂情願地巴結大陸,開始無視「九二共識」,部署破壞原本好好的臺、日關係;以我長期觀察,這未必是大陸中央的原意。習近平上台後,近年大陸破天慌播出「人民的名義」,裡面提到一個不起眼的地下「獵官」組織—「中港情報網」。其實這電視劇已導出大陸中央開始意識到香港財團的陰謀,也意味著「佔中」或「港獨」等一切社會動盪背後的「反中」勢力並單方面的香港問題,而是大陸也有「內鬼」配合。
牽涉港警煽動基層人群、疑犯和部份黑幫等無知的人挑起的社運有「雙十暴動」和「六七暴動」,到近年「佔中」,很多香港人已不相信港警了。看看FB那MV,裡面很多香港良民「讚」:[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K.North/?multi_permalinks=1218106388329883¬if_id=1533215470172057¬if_t=feedback_reaction_generic]或[https://www.facebook.com/officialchapmanto/videos/1175550639250621/?hc_ref=ARQUP-XLTAEe4lpyamUT5HrmEbU7wukL2f6CsMFy_6tXkdykdVpybfFlfTjtvjm_Qyc&fref=nf]。
上面也附上那條來自大陸「福田區綜治辦」的SMS短訊截圖,我問過很多深圳福田區的居民和經常來往當地的港人,沒有一個收過那樣的短訊;我猜那短訊是針對犯毒的人所發的「溫馨提示」居多,那麼就是代表有高層在港警資料庫中篡改或添加我是「毒犯」(基本上任何罪名都可以),並利用跨境合作機制,擺陸警或甚至臺警一道,我才被他們盯上;綜合近十年的經歷分析,如無意外,這種「抹黑」已在2010年前開始。
我一直都是從事系統開發的,又是個天才級的人;只是港警怕我於2009年意外揭發「竊聽案」而慌,一直極力抹黑我。看來港警利用跨境合作機制搞長期「抹黑」,背後謀陰和野心真不小。今年整年我要常常回去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癌症治療,更不可能犯毒。正所謂「一葉知秋」,港警野心真的蠻大,請臺灣人以及大陸人多多動腦。
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被戰勝。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危險的。不要再悲哀地回首往昔,它已一去不復返;明智地改善現在,它屬於你;滿懷信心,勇往直前,迎接迷濛的未來。唯一的善是知識,而唯一的惡是無知。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是自私;只有忽視他人的利益,才是自私。思考才是才智的工作,幻想是才智的樂趣。讀經典書籍就如同和過去世界上傑出的人談話。「包容」的前提是「不能以施恩者或主子的身份自居」。
熱門文章
-
撮要:如今係香港脫共的黃金機會,只要十月一號前行動升級,奮勇向前,迫到中國出解放軍,國際就會以美國為首,制裁中國,直至其滅亡。田二少話北京為保國慶,十一之前會出解放軍,鎮壓香港示威遊行。特朗普總統講明take on China,警告習總勿在港重演六四;兩黨議員聲明企在港人一方反中...
-
利益申報:本人不屬任何政治組織成員。一切行為或言論均出自本人之信念和價值觀之驅動,沒有收取任何個體或組織的利益。 世界各地有不少像 Edward Snowden 的人,而我只是較早一點在香港「爆發」。2014年之前,我的所有網絡社交平台和日誌都是設為最私隱化/保密的。 工作時...
-
整合 明居正教授對中共控制香港的研究框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I-7UBlrkc )和個人想法,而得出個人想法的(框架延伸)概念圖:
-
在他初認識女友時,是他另一個朋友早就認識的......這女孩出現後,發生了很多事,搞到他朋友跟他不和,現在他朋友不聽他電話。 我們三個男孩都知道這個女孩分別我們面前 說選擇性的話和偷偷挪用男孩手機發照片 ,(多種有關動機但不同事件構成的)企圖挑撥我們為她爭執。我和他朋友是最早...
-
我一共被香港海關捉到2次帶私煙 , 每次都是在我失業多時、最沒有錢的時候,而且我每次被捉時都是穿著最平凡時。我沒有一個朋友被捉過,偏偏就是最平凡的我被捉!擺明係「做我」! 海關還在審問期間,企圖以確認住址為理由,叫我提供在港親戚或朋友的聯絡方法!我回「沒有,只有我媽」。 ...
Tuesday, July 31, 2018
Sunday, July 29, 2018
大部份女孩的理想(或幻想)
內地電子商務巨頭京東有一個年輕貌美的老闆娘 -章澤天。今年她與丈夫劉強東(京東主席)以650.2億元人民幣(約802億港元)身家,在「中國新財富雜誌500強名單」中排在16名,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女性億萬富豪。當初章澤天在網絡上爆紅是源於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她手拿著奶茶,因為長得美就被網友關注而被稱為「奶茶妹妹」。然而很多人都覺得漂亮「網紅」大多是花瓶而已,但是單靠美貌又怎樣能撐起百億企業呢?章澤天除了是個美女,更是有家境和學歷的「白富美」學霸。
1993年,章澤天出生於江蘇南京,他的父親是南京會斯通集團的老總章麗厚,同時還是一名高級工程師,出任江蘇省舞台美術協會副會長、江蘇省電聲協會理事、江蘇省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職務。2005年章澤天入讀南京外國語學校時,曾獲選為該校校花,學校健美操隊隊長。高中時榮獲全國健美操亞軍,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之後在2011年考進全國著名的清華大學。
大學曾任實習記者 為進軍影視圈鋪路
在大學期間,章澤天曾進入南京電視台實習擔當出鏡記者,亦曾為南京多所中學聯合舉辦的賑災晚會擔任主持人。於2014年4月,章澤天加入微軟Bing搜索技術中心,擔任市場團隊實習一職 。同年5月,微軟Bing搜索中國團隊發佈了一款取名「微軟小冰」的智能聊天機械人,章澤天以微軟Bing搜索實習產品經理的身份出現在發佈會上 。
多次公開亮相,訓練口才,累積大型活動的經驗,2014年章澤天加盟江蘇衛視第二季《最強大腦》,由她主持的節目《燃燒吧大腦》於2015年在江蘇衛視播出 ,一直在累積大眾人氣。
美國邂逅劉強東 畢業即結婚
在清華就讀期間,她遠赴美國巴納德女子學院(New York’s Barnard College) 交流,並在那裡遇到了她現時的丈夫京東創始人兼CEO - 劉強東。有報導指,劉強東在同年赴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在美國交流期間,章澤天經常出入於攝影圈,從而與劉強東相識。
章澤天於2015年順利於清華大學畢業後,同年與劉強東結婚。然而,章澤天在婚後並非在家當個少奶奶享福,而是接過了家中的投資大權。京東的成功部分可歸功於章澤天,因為她幫助推廣了該網站的時尚和奢侈品業務,帶動銷售收益增長。
而章澤天近年也積極投身商業,通過「東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打理她和劉強東的資產。章澤天出任董事長,投資了多個熱門行業,包括教育、科技、醫療等,如在線教育「作業盒子」、茶飲品牌因味茶InWE等。
向蓋茨分享公益計劃
二十出頭就擁有巨富,章澤天亦積極做公益慈善。去年有機會跟蓋茨見面時,她在社交平台上透露蓋茨的共同話題便是公益相關:「早上剛剛上線了京東公益物資募捐平台,晚上就趁機向蓋茨大大分享我們的點子,讓世界看到中國公益創新!並上了微博熱搜!」
除了物資募捐平台,京東也關注網購環保議題,推動綠色供應鏈項目,為企業帶來更好的形象而努力。其實從章澤天一路走到現在,無疑美貌幫助她得到大眾注視,但要確實幫助企業成功,背後也要有以自身努力去累積實力,才能持續為企業作出貢獻。
[https://businessfocus.presslogic.com/2018/07/26/article/70503]
==========
天下稍有外表上自信(但不一定是你覺得的美)的女孩都寧願浪費青春去「等白狼」和「套白狼」(這就好比一個智商100+的男孩想做「神探」、科學家或富豪一樣),但「等不到」、「套不到」或「套不緊」而剩下的就是「剩女」。
男孩天生始終比女孩踏實,極少男孩的理想是「娶到一個美女」,但大部份女孩的理想(或幻想)是「嫁個高富帥」。其實一個笨蛋男追求「科學家夢」比平凡女追求「富豪夢」的實現機會率(參考「考上清华和中500万彩票哪个更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AaxvJlSck)和實際回報率高。「理想」和本質在青春期就定型了。
在現實層面和已出社會工作的圈子,聰明的男孩/老司機遇到那女孩而她圈子不缺異性,又不是同性戀,又不是什麼特別背景(如非網紅名人、富豪、高官、涉及很多機密/機密任務 或位置上不便/跟一般人距離很大的。佔人口不到1%)的;但長期(3+年)單身的,那女孩子90%是很「不實際」或很「臭美」的人,追到也沒用或不會長久,你極其量是個「游泳圈」;她們只會找「(夢)想要的」而不是「適合的」,遇到「(夢)想要的」會很主動,不用男方追,不過結果往往跌得很慘,然後變成「天下絕大部份男人,不是臭便是沒用」的「怨女」或「剩女」。張愛玲就是那樣(走向極端)的女人,瓊瑤比她更踏實。另外,不踏實的女人做HR或中介(香港最多「臭西」的圈子)之類的絕對是個「災難」—她們會壓低大部份男人的價值,醜的壓得更狠,可以把任何行業的生態扭曲成娛樂圈生態;而且她們的「天敵」是「渣男」,透過她們進去的男性多是「渣男」或「偶像派」。
文中女主角的人生是美女之中的一個「偶然」非「必然」。在貧富懸殊嚴重的大陸,天下美女之中,做犯法、妓女或提供灰色服務的比嫁到個人資產淨值過一百萬人民幣(即排除欠債或房貸的。「因借而來的」不屬於「擁有」,只是「持有」)的多幾百倍,所以富豪更不用想;事實是,做人別太多幻想。
1993年,章澤天出生於江蘇南京,他的父親是南京會斯通集團的老總章麗厚,同時還是一名高級工程師,出任江蘇省舞台美術協會副會長、江蘇省電聲協會理事、江蘇省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職務。2005年章澤天入讀南京外國語學校時,曾獲選為該校校花,學校健美操隊隊長。高中時榮獲全國健美操亞軍,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之後在2011年考進全國著名的清華大學。
大學曾任實習記者 為進軍影視圈鋪路
在大學期間,章澤天曾進入南京電視台實習擔當出鏡記者,亦曾為南京多所中學聯合舉辦的賑災晚會擔任主持人。於2014年4月,章澤天加入微軟Bing搜索技術中心,擔任市場團隊實習一職 。同年5月,微軟Bing搜索中國團隊發佈了一款取名「微軟小冰」的智能聊天機械人,章澤天以微軟Bing搜索實習產品經理的身份出現在發佈會上 。
多次公開亮相,訓練口才,累積大型活動的經驗,2014年章澤天加盟江蘇衛視第二季《最強大腦》,由她主持的節目《燃燒吧大腦》於2015年在江蘇衛視播出 ,一直在累積大眾人氣。
美國邂逅劉強東 畢業即結婚
在清華就讀期間,她遠赴美國巴納德女子學院(New York’s Barnard College) 交流,並在那裡遇到了她現時的丈夫京東創始人兼CEO - 劉強東。有報導指,劉強東在同年赴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在美國交流期間,章澤天經常出入於攝影圈,從而與劉強東相識。
章澤天於2015年順利於清華大學畢業後,同年與劉強東結婚。然而,章澤天在婚後並非在家當個少奶奶享福,而是接過了家中的投資大權。京東的成功部分可歸功於章澤天,因為她幫助推廣了該網站的時尚和奢侈品業務,帶動銷售收益增長。
而章澤天近年也積極投身商業,通過「東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打理她和劉強東的資產。章澤天出任董事長,投資了多個熱門行業,包括教育、科技、醫療等,如在線教育「作業盒子」、茶飲品牌因味茶InWE等。
向蓋茨分享公益計劃
二十出頭就擁有巨富,章澤天亦積極做公益慈善。去年有機會跟蓋茨見面時,她在社交平台上透露蓋茨的共同話題便是公益相關:「早上剛剛上線了京東公益物資募捐平台,晚上就趁機向蓋茨大大分享我們的點子,讓世界看到中國公益創新!並上了微博熱搜!」
除了物資募捐平台,京東也關注網購環保議題,推動綠色供應鏈項目,為企業帶來更好的形象而努力。其實從章澤天一路走到現在,無疑美貌幫助她得到大眾注視,但要確實幫助企業成功,背後也要有以自身努力去累積實力,才能持續為企業作出貢獻。
[https://businessfocus.presslogic.com/2018/07/26/article/70503]
==========
天下稍有外表上自信(但不一定是你覺得的美)的女孩都寧願浪費青春去「等白狼」和「套白狼」(這就好比一個智商100+的男孩想做「神探」、科學家或富豪一樣),但「等不到」、「套不到」或「套不緊」而剩下的就是「剩女」。
男孩天生始終比女孩踏實,極少男孩的理想是「娶到一個美女」,但大部份女孩的理想(或幻想)是「嫁個高富帥」。其實一個笨蛋男追求「科學家夢」比平凡女追求「富豪夢」的實現機會率(參考「考上清华和中500万彩票哪个更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AaxvJlSck)和實際回報率高。「理想」和本質在青春期就定型了。
在現實層面和已出社會工作的圈子,聰明的男孩/老司機遇到那女孩而她圈子不缺異性,又不是同性戀,又不是什麼特別背景(如非網紅名人、富豪、高官、涉及很多機密/機密任務 或位置上不便/跟一般人距離很大的。佔人口不到1%)的;但長期(3+年)單身的,那女孩子90%是很「不實際」或很「臭美」的人,追到也沒用或不會長久,你極其量是個「游泳圈」;她們只會找「(夢)想要的」而不是「適合的」,遇到「(夢)想要的」會很主動,不用男方追,不過結果往往跌得很慘,然後變成「天下絕大部份男人,不是臭便是沒用」的「怨女」或「剩女」。張愛玲就是那樣(走向極端)的女人,瓊瑤比她更踏實。另外,不踏實的女人做HR或中介(香港最多「臭西」的圈子)之類的絕對是個「災難」—她們會壓低大部份男人的價值,醜的壓得更狠,可以把任何行業的生態扭曲成娛樂圈生態;而且她們的「天敵」是「渣男」,透過她們進去的男性多是「渣男」或「偶像派」。
文中女主角的人生是美女之中的一個「偶然」非「必然」。在貧富懸殊嚴重的大陸,天下美女之中,做犯法、妓女或提供灰色服務的比嫁到個人資產淨值過一百萬人民幣(即排除欠債或房貸的。「因借而來的」不屬於「擁有」,只是「持有」)的多幾百倍,所以富豪更不用想;事實是,做人別太多幻想。
Friday, July 20, 2018
美國會議員:不會讓習近平把台灣變成另一個海南島
美國國會共和黨眾議員泰德•約霍(Ted Yoho)星期三在華府的一個公開演講中表示,他擔心,臺海兩岸實力的巨大變化以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統一臺灣的意願,可能導致一場危機。這位議員明確表示,「一中一臺」是保證臺灣繼續存在的唯一解決方案,而他不會讓習近平把臺灣變成另一個海南島。
美國之音(VOA)今(20)日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太小組委員會主席泰德•約霍,18日在華府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與臺灣民主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研討會中表示,臺灣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具有獨特重要性的夥伴,是亞太地區民主與人權的典範,也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
但是他說,由於北京日益強大,而且採取前所未有的強勢姿態,「國會中的很多人感覺到,臺灣海峽正在走向攤牌的那一時刻」。
「在美國方面,我們尊重很多或是大多數臺灣人傾向於現狀的事實。但是臺灣的地位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而且習近平有意為此提供一個答案。我擔心,至少,眼下發生的事情提出了一場危機正在到來的可能性」,約霍對此憂心忡忡。
報導提到,目前正在華盛頓訪問的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為研討會致開幕詞,呼籲美國支援臺灣蔡英文政府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他是蔡英文執政以來首次訪問美國的主任委員級別的臺灣官員。在他訪美之際,北京與華盛頓正在展開貿易戰。
約霍指出,臺海的所謂現狀一直受到侵蝕。他說,中國學會了如何收買臺灣剩下的外交盟友,而且在過去40年的時間裡,兩岸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美國行政部門把越來越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管理美中關係上。他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避免讓北京不高興同時讓臺灣邊緣化的做法被制度化,成為一種規範。
報導引述這位眾議員的說法,如果美國國會繼續充當臺灣在美國的機構監護人,那麼國會就必須採取行動,停止對美國的臺灣政策造成自我傷害,例如主動把國務院網站上的臺灣國旗拿掉。他說,他計劃提出要求停止這種做法的法案,來紀念《與臺灣關係法》簽署40週年。
約霍表示,在止血的同時,國會還應當盡一切所能在現有的關係框架之下承認現實。他說,事實是,臺灣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和一個合法的民主政府而存在的,而《臺灣旅行法》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認為,除了國會採取行動以外,美國必須依靠國防部來積極阻遏北京在臺灣海峽採取侵略行為,來阻止意外或是一場災難。他希望,最終,華盛頓對美臺關係的良好處理與臺灣海峽強有力的威懾將會為在臺海問題上找到一個有利於臺灣的長期解決方案創造必要的空間。
報導指出,在約霍看來,「一中一臺」是保證臺灣繼續存在的唯一解決方案。除非中國大陸發生鉅變,否則「一中一臺」是保證臺灣繼續存在下去的唯一解決方案。習近平成功的讓香港正在變成一個中國的城市,「我不打算讓他把臺灣變成另一個海南島」。
這位議員說,從南中國海到取消國家領導人任期限制,國際社會每次都低估了習近平究竟會走多遠。他警告說,美國不能承受低估習近平通過統一臺灣來奠定其歷史地位之意願的代價。
美國之音進一步問他,那麼是否主張美國應該改變對臺政策?對此,約霍回應說,「這是一個灰色區。這不是我的政府所持的立場」。他這樣說是因為臺灣是一個發展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他們的民主、他們自己的經濟制度的實體。
約霍強調,臺灣有法治,有自己的國旗,有自己的軍隊。他補充說,你可以稱之為「兩個國家、一個政策」。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7-20/132123]
==========
把臺灣變成另一個海南島絕對是「災難」,猶如「把南韓變成另一個北韓」,是「倒退」、「拖後腿」;北韓跟南韓能和談主因是北韓各方面進步和趕上。自古以來,都是低水平的向高水平學習和邁進,接近水平的才能和諧;「逆天」只會帶來破壞。雖然海南島的房產價格和建築貼近一「北上廣深」,但(撇開造假和其質素)大學+的人口比例不足20%,初中、小學人口佔40+%,實體經濟和軟實力又很落後(若三四綫城市),很多方面都是虛有其表。
另外,看香港就知,大陸統戰香港都是靠低端人口和低端情報網,搞到香港人三極化:
1)港英人(80s或之前出生),文明程度、價值觀和世界觀跟大陸人差距甚大,完全格格不入。認為97後的香港是「流氓統治」,30+的高學歷人士都有強烈離開香港的意欲。40s-80s是香港歷來最優秀(創造香港各方面最輝煌歷史和文化、及繼承)的一批人,當中「親外」者較具國際視野,而「大中華」(非「大中國」)者則較了解中港澳臺四地之「國情」。
2)新香港人(90s或以後出生),有土生土長的香港新世代,也不少是大陸富裕戶移民或中港婚姻混合種,但沒有深刻體會港英時期的香港;較頻來往兩地,帶大陸的發達城市人的特性接近。支持「中港融合」,但不太了解大陸「國情」。
3)新移民/大陸人(無分出生年代),97後大增,大陸暴發戶/貪腐官商移民、中港婚姻混合種或假結婚來港,絕大部分都是低端人口或本質上低端。錯誤理解「香港是大陸的一部份」的意思,認為香港必須跟隨大陸的一切;有些更有「大中國」或甚至「強國」主義,連大陸「國情」和政制(簡單的如自治區制度)都未搞清楚,便囂張得認為「大陸是強主,香港是小僕」,來到香港既不「入鄉隨俗」,又自以為代表中國或大陸中央,強加他們的思想念觀於港人;主客不分、層次不分、是非不分、好壞不分;他們往往是垃圾政治組織或「焦土政策」的當頭卒。
幾十年來,從經濟角度看,臺灣和大陸都是比香港窮,但為什麼香港和很多發達國家的人都喜歡臺灣多於大陸?沒有人看不起臺灣?大陸人認為「有錢就受人喜歡或被人看得到起」,只不過是大陸或部分落後國家的世界觀而已;因為大陸人內部貪財和偏見嚴重,面對有錢人或發達地區的人會心理不平衡,潛意識地以「財大氣粗」、「炫富」或「裝高檔」來自我補償,所以對外也投射出一種虛構的「假想敵」和「補償」,這是一種「窮病症後遺」。「窮人」有多少底牌,是瞞不了「富人」的。
美國之音(VOA)今(20)日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太小組委員會主席泰德•約霍,18日在華府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與臺灣民主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研討會中表示,臺灣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具有獨特重要性的夥伴,是亞太地區民主與人權的典範,也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
但是他說,由於北京日益強大,而且採取前所未有的強勢姿態,「國會中的很多人感覺到,臺灣海峽正在走向攤牌的那一時刻」。
「在美國方面,我們尊重很多或是大多數臺灣人傾向於現狀的事實。但是臺灣的地位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而且習近平有意為此提供一個答案。我擔心,至少,眼下發生的事情提出了一場危機正在到來的可能性」,約霍對此憂心忡忡。
報導提到,目前正在華盛頓訪問的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為研討會致開幕詞,呼籲美國支援臺灣蔡英文政府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他是蔡英文執政以來首次訪問美國的主任委員級別的臺灣官員。在他訪美之際,北京與華盛頓正在展開貿易戰。
約霍指出,臺海的所謂現狀一直受到侵蝕。他說,中國學會了如何收買臺灣剩下的外交盟友,而且在過去40年的時間裡,兩岸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美國行政部門把越來越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管理美中關係上。他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避免讓北京不高興同時讓臺灣邊緣化的做法被制度化,成為一種規範。
報導引述這位眾議員的說法,如果美國國會繼續充當臺灣在美國的機構監護人,那麼國會就必須採取行動,停止對美國的臺灣政策造成自我傷害,例如主動把國務院網站上的臺灣國旗拿掉。他說,他計劃提出要求停止這種做法的法案,來紀念《與臺灣關係法》簽署40週年。
約霍表示,在止血的同時,國會還應當盡一切所能在現有的關係框架之下承認現實。他說,事實是,臺灣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和一個合法的民主政府而存在的,而《臺灣旅行法》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認為,除了國會採取行動以外,美國必須依靠國防部來積極阻遏北京在臺灣海峽採取侵略行為,來阻止意外或是一場災難。他希望,最終,華盛頓對美臺關係的良好處理與臺灣海峽強有力的威懾將會為在臺海問題上找到一個有利於臺灣的長期解決方案創造必要的空間。
報導指出,在約霍看來,「一中一臺」是保證臺灣繼續存在的唯一解決方案。除非中國大陸發生鉅變,否則「一中一臺」是保證臺灣繼續存在下去的唯一解決方案。習近平成功的讓香港正在變成一個中國的城市,「我不打算讓他把臺灣變成另一個海南島」。
這位議員說,從南中國海到取消國家領導人任期限制,國際社會每次都低估了習近平究竟會走多遠。他警告說,美國不能承受低估習近平通過統一臺灣來奠定其歷史地位之意願的代價。
美國之音進一步問他,那麼是否主張美國應該改變對臺政策?對此,約霍回應說,「這是一個灰色區。這不是我的政府所持的立場」。他這樣說是因為臺灣是一個發展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他們的民主、他們自己的經濟制度的實體。
約霍強調,臺灣有法治,有自己的國旗,有自己的軍隊。他補充說,你可以稱之為「兩個國家、一個政策」。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7-20/132123]
==========
把臺灣變成另一個海南島絕對是「災難」,猶如「把南韓變成另一個北韓」,是「倒退」、「拖後腿」;北韓跟南韓能和談主因是北韓各方面進步和趕上。自古以來,都是低水平的向高水平學習和邁進,接近水平的才能和諧;「逆天」只會帶來破壞。雖然海南島的房產價格和建築貼近一「北上廣深」,但(撇開造假和其質素)大學+的人口比例不足20%,初中、小學人口佔40+%,實體經濟和軟實力又很落後(若三四綫城市),很多方面都是虛有其表。
另外,看香港就知,大陸統戰香港都是靠低端人口和低端情報網,搞到香港人三極化:
1)港英人(80s或之前出生),文明程度、價值觀和世界觀跟大陸人差距甚大,完全格格不入。認為97後的香港是「流氓統治」,30+的高學歷人士都有強烈離開香港的意欲。40s-80s是香港歷來最優秀(創造香港各方面最輝煌歷史和文化、及繼承)的一批人,當中「親外」者較具國際視野,而「大中華」(非「大中國」)者則較了解中港澳臺四地之「國情」。
2)新香港人(90s或以後出生),有土生土長的香港新世代,也不少是大陸富裕戶移民或中港婚姻混合種,但沒有深刻體會港英時期的香港;較頻來往兩地,帶大陸的發達城市人的特性接近。支持「中港融合」,但不太了解大陸「國情」。
3)新移民/大陸人(無分出生年代),97後大增,大陸暴發戶/貪腐官商移民、中港婚姻混合種或假結婚來港,絕大部分都是低端人口或本質上低端。錯誤理解「香港是大陸的一部份」的意思,認為香港必須跟隨大陸的一切;有些更有「大中國」或甚至「強國」主義,連大陸「國情」和政制(簡單的如自治區制度)都未搞清楚,便囂張得認為「大陸是強主,香港是小僕」,來到香港既不「入鄉隨俗」,又自以為代表中國或大陸中央,強加他們的思想念觀於港人;主客不分、層次不分、是非不分、好壞不分;他們往往是垃圾政治組織或「焦土政策」的當頭卒。
幾十年來,從經濟角度看,臺灣和大陸都是比香港窮,但為什麼香港和很多發達國家的人都喜歡臺灣多於大陸?沒有人看不起臺灣?大陸人認為「有錢就受人喜歡或被人看得到起」,只不過是大陸或部分落後國家的世界觀而已;因為大陸人內部貪財和偏見嚴重,面對有錢人或發達地區的人會心理不平衡,潛意識地以「財大氣粗」、「炫富」或「裝高檔」來自我補償,所以對外也投射出一種虛構的「假想敵」和「補償」,這是一種「窮病症後遺」。「窮人」有多少底牌,是瞞不了「富人」的。
Tuesday, July 10, 2018
引「忘年戀」例子簡說中港臺三地女性的婚姻觀念
大陸的「真愛」=70(+-10)%財產+20(+-10)%外表+10(+-10)%內涵;所以大陸「蝦條哥」通常是或裝有2+套私房及車的人。
新香港的「真愛」=60(+-10)%財產+25(+-5)%外表+15(+-10)%內涵;所以新香港「蝦條哥」需要月入2萬+和最好有私房的人。
港英的「真愛」=50(+-10)%財產+30(+-5)%外表+20(+-10)%內涵;所以港英「蝦條哥」只需有車或月入一兩萬的帥哥。
臺灣的「真愛」=40(+-10)%財產+30(+-10)%外表+30(+-10)%內涵;所以臺灣「蝦條哥」只需要有才華、懂打扮的人。
郭富城(或其他明星)也是老夫少妻,但為什麼很少人批評他倆的「真愛」?因為那些男人/明星夠帥、青春常駐,外表上絕對是配得起有餘;他倆的「真愛」接近「港式真愛」。
大陸妹和新香港人等具「小農DNA」的女人比較明白老夫少妻的「真愛」,你「懂」的我「不懂」。中國特色的婚姻不是「愛情的升華」,是「財產的升級」、「交易」或「人口販賣」,其中介人/公司只不過是「子宮交易所」;這是貧窮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特徵之一。現今「富有」的中國卻保留著明顯的貧窮國家文化和價值觀特徵,是「虛胖」。
不管哪裡的「真愛」,「剩女」就搵技師「撩閪」或「叫鴨」「解渴」算吧啦!這還過得快樂點~ 這是她們「只看現金,不懂看現值」、決策錯誤或「經營」差的後果;猶如那些少年搵快錢而荒廢學業一樣,老大徒傷悲!更強的情報網都難以幫扶「剩女」回到「正軌」, 尚有理智的反而會加多提防被詐騙情報網圍獵。
<<相差40歲爺孫戀!前港姐何艷娟嫁澳博高層!圈中忘年戀大有人在!>>
註:
「蝦條哥」:客觀說是「容易追到對象的男性」 ,通常指是「渣男」,但事實是不一定。
「小農DNA」:
1) 「小農DNA源於中國農民的基本性格:嫉妒、自私和猜疑,因為眼前的農地就是全世界;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吃飽,腦袋沒有內容,不懂推理、邏輯,奴性重等等......」
2)「長久以來,世界各地的本土族群主義者都喜歡把自己所定義的本土,把自己所要捍衛的那個本土,視為一具身體。只有站在這種形象的隱喻基礎之上,他們才能順利號召民粹激情,打擊一切外來的「細菌」和「病毒」;同時嚴厲檢視這具身體之內的一切「器官」、「組織」與「細胞」,看看其中有沒有外敵潛伏,又有沒有病變了的叛徒。這種隱喻固然是普世的,但不同地方自有它獨特的本土資源,為這套抽象隱喻奠下了它在本地生根的基礎。
例如香港,最早為這類身體隱喻提供線索的,大概就是才子陶傑了。十多年來,「DNA」這個字眼反覆出現在陶傑兄的文章和節目之中,它有時會和「小農」搭配,形成「小農文化DNA」;有時則與「中國人」嫁接,組成「中國人的DNA」。雖然他幾乎沒有仔細界定過他所說的「DNA」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我們大致可以把它理解為「民族性」和「文化本質」一類的東西。儘管「民族性」與「文化本質」是組在社會科學上很有爭議的概念,不夠嚴謹,而且過時;可它卻很符合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直觀感受,可以即時回應我們平時對「典型」(Stereotype)的需要,所以這些概念始終流傳,一直不衰。
陶傑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把「民族性」等玄而又玄的概念,具體化成了非常物質非常有機的文化「DNA」(請注意,他所說的文化「DNA」又和「Meme」不同),彷彿民族性是種深深根植在一個身體上的東西,難以割捨,怎麼自覺怎麼改造都不會有用。說到這裏,就已經近乎種族主義了,似乎一個人或者一個社群的成員,之所以有某種和行為某種心態,全是與生俱來,命中註定。當然,文化「DNA」這類組合本身很矛盾,因為一樣物事既然是文化的,它多多少少就不可能完全受制於自然的身體條件;反過來說,我們也實在很難從生理的角度解釋一切文化現象。比方說很多人都覺得會排隊、守秩序,乃是香港人特質的一部份,但你該如何在香港人的基因組合上頭找到這種特質的依據呢?一切矛盾,理論上的重重問題,皆不能妨礙陶傑縱其才具。本來就是一位作家,以形象之語,逞天賦之能,大家都不會太過深究他筆下的用字是否經得起嚴格的檢驗。於是「中國人身上有小農DNA」,和「中國文化的DNA變不了」之類的說法,漸漸就成了民間廣為流傳的套語了。
與才子氣十足的陶傑不同,陳雲自許是個嚴謹的理論家,要為今日中國和香港的局勢與難題給出一套周全的解釋。陶傑會為了效果而干犯種族論斷之大不韙,把中國文化「DNA」講成一種古已有之,始終不變的根本毛病。陳雲則先從經典和局部民俗當中提煉出一套淳美典正的已逝「華夏」,再將現在的大部份問題歸在四九年後建政的共產黨頭上。較為cynical的陶傑不只不提出任何正面的理論和行動綱領,他對香港人也是不客氣的,覺得我們就算接受過英國「高等文化」的洗禮,終究洗不掉身上「小農DNA嗰陣味」。陳雲卻標榜香港,認為我們在英治之下保住了前朝遺緒,應該以一城之力在未來反濟胡化了的中原......」
新香港的「真愛」=60(+-10)%財產+25(+-5)%外表+15(+-10)%內涵;所以新香港「蝦條哥」需要月入2萬+和最好有私房的人。
港英的「真愛」=50(+-10)%財產+30(+-5)%外表+20(+-10)%內涵;所以港英「蝦條哥」只需有車或月入一兩萬的帥哥。
臺灣的「真愛」=40(+-10)%財產+30(+-10)%外表+30(+-10)%內涵;所以臺灣「蝦條哥」只需要有才華、懂打扮的人。
郭富城(或其他明星)也是老夫少妻,但為什麼很少人批評他倆的「真愛」?因為那些男人/明星夠帥、青春常駐,外表上絕對是配得起有餘;他倆的「真愛」接近「港式真愛」。
大陸妹和新香港人等具「小農DNA」的女人比較明白老夫少妻的「真愛」,你「懂」的我「不懂」。中國特色的婚姻不是「愛情的升華」,是「財產的升級」、「交易」或「人口販賣」,其中介人/公司只不過是「子宮交易所」;這是貧窮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特徵之一。現今「富有」的中國卻保留著明顯的貧窮國家文化和價值觀特徵,是「虛胖」。
不管哪裡的「真愛」,「剩女」就搵技師「撩閪」或「叫鴨」「解渴」算吧啦!這還過得快樂點~ 這是她們「只看現金,不懂看現值」、決策錯誤或「經營」差的後果;猶如那些少年搵快錢而荒廢學業一樣,老大徒傷悲!更強的情報網都難以幫扶「剩女」回到「正軌」, 尚有理智的反而會加多提防被詐騙情報網圍獵。
<<相差40歲爺孫戀!前港姐何艷娟嫁澳博高層!圈中忘年戀大有人在!>>
註:
「蝦條哥」:客觀說是「容易追到對象的男性」 ,通常指是「渣男」,但事實是不一定。
「小農DNA」:
1) 「小農DNA源於中國農民的基本性格:嫉妒、自私和猜疑,因為眼前的農地就是全世界;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吃飽,腦袋沒有內容,不懂推理、邏輯,奴性重等等......」
2)「長久以來,世界各地的本土族群主義者都喜歡把自己所定義的本土,把自己所要捍衛的那個本土,視為一具身體。只有站在這種形象的隱喻基礎之上,他們才能順利號召民粹激情,打擊一切外來的「細菌」和「病毒」;同時嚴厲檢視這具身體之內的一切「器官」、「組織」與「細胞」,看看其中有沒有外敵潛伏,又有沒有病變了的叛徒。這種隱喻固然是普世的,但不同地方自有它獨特的本土資源,為這套抽象隱喻奠下了它在本地生根的基礎。
例如香港,最早為這類身體隱喻提供線索的,大概就是才子陶傑了。十多年來,「DNA」這個字眼反覆出現在陶傑兄的文章和節目之中,它有時會和「小農」搭配,形成「小農文化DNA」;有時則與「中國人」嫁接,組成「中國人的DNA」。雖然他幾乎沒有仔細界定過他所說的「DNA」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我們大致可以把它理解為「民族性」和「文化本質」一類的東西。儘管「民族性」與「文化本質」是組在社會科學上很有爭議的概念,不夠嚴謹,而且過時;可它卻很符合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直觀感受,可以即時回應我們平時對「典型」(Stereotype)的需要,所以這些概念始終流傳,一直不衰。
陶傑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把「民族性」等玄而又玄的概念,具體化成了非常物質非常有機的文化「DNA」(請注意,他所說的文化「DNA」又和「Meme」不同),彷彿民族性是種深深根植在一個身體上的東西,難以割捨,怎麼自覺怎麼改造都不會有用。說到這裏,就已經近乎種族主義了,似乎一個人或者一個社群的成員,之所以有某種和行為某種心態,全是與生俱來,命中註定。當然,文化「DNA」這類組合本身很矛盾,因為一樣物事既然是文化的,它多多少少就不可能完全受制於自然的身體條件;反過來說,我們也實在很難從生理的角度解釋一切文化現象。比方說很多人都覺得會排隊、守秩序,乃是香港人特質的一部份,但你該如何在香港人的基因組合上頭找到這種特質的依據呢?一切矛盾,理論上的重重問題,皆不能妨礙陶傑縱其才具。本來就是一位作家,以形象之語,逞天賦之能,大家都不會太過深究他筆下的用字是否經得起嚴格的檢驗。於是「中國人身上有小農DNA」,和「中國文化的DNA變不了」之類的說法,漸漸就成了民間廣為流傳的套語了。
與才子氣十足的陶傑不同,陳雲自許是個嚴謹的理論家,要為今日中國和香港的局勢與難題給出一套周全的解釋。陶傑會為了效果而干犯種族論斷之大不韙,把中國文化「DNA」講成一種古已有之,始終不變的根本毛病。陳雲則先從經典和局部民俗當中提煉出一套淳美典正的已逝「華夏」,再將現在的大部份問題歸在四九年後建政的共產黨頭上。較為cynical的陶傑不只不提出任何正面的理論和行動綱領,他對香港人也是不客氣的,覺得我們就算接受過英國「高等文化」的洗禮,終究洗不掉身上「小農DNA嗰陣味」。陳雲卻標榜香港,認為我們在英治之下保住了前朝遺緒,應該以一城之力在未來反濟胡化了的中原......」
Labels:
Education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