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Sunday, May 24, 2020

Re: [問卦] 香港人:台灣說撐香港 卻把移民門檻調高

無可否認,上一輩香港人對於移民這種事的理解本身就錯誤的。最近有人來問我移民臺灣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我在這裡做生意很久了),我就問他,你要打仗嗎?或者你的兒子要打仗嗎?臺灣有天要面對戰爭了,你能義無反顧的保衛你的新祖國嗎?

文長慎入。我能完全的反駁。

如果你不能果斷的答「是」,那麼你還是省點錢想想去別的地方吧,抱著避難的心態來臺灣是愚蠢的,臺灣大不了就是一個你有更多的同伴,更多的裝備,更好的位置去對抗中國的地方。如果你一心去對抗中國,臺灣適合你,如果你只是想避開中國,去一個中國軍隊天天張牙舞爪,裡面一堆賣國賊想打開國門引木馬進城的國家,是不是搞錯了甚麼?

香港人逃去臺灣也絕對逃不了中國的威脅,就像三隻小豬裡的小豬逃到磚屋後,還是得與大野狼決一死戰一樣。

我自己也反對放寬移民門檻,如果是三十年前我還是小孩時,我可能會天真的以為,要幫香港人,就要讓他們移民。可是,過了那麼多年,我 見識過後,我只能說,放寬移民門檻,並不是在幫助香港人,反而令香港人的處境更惡劣。

原本移民就是「去一個你認同的國家成為該國的國民」,接受與學習該國的文化,貢獻自己的才能與資源,去負上對新祖國的義務(交稅,守法,保家衛國),從而得到一個新的身份。

但很遺憾的是,上一代的香港人並不是這樣想的,香港人很多都是從五十年代去到八十年代之間,世界各地來的難民,包括國共內戰時的中國,越戰時的越南,而他們再移民也只是再做一次難民。他們只是因為害怕戰亂而走難,而不是真的想要加入另一個國家,卻有錢去美國加拿大這些地方。

結果根本沒有想過,也沒有打算換一個祖國,他們根本就無心移民,他們只是想當「多一個居留權」的香港人,結果在當地,他們其實就是繼續過香港的生活,封閉在自己的社群中。

老實說,人非草木,要求他們去了加拿大就喜歡冰上曲棍球其實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可是最嚴重的問題是,因為這些移民的,多數是香港的人生勝利組,即是有錢人。他們在香港是上層階級,去到別人的地方,也繼續當香港的上層階級

他們不少在香港都有大量房產,移民之後也受惠於他們在香港的高額租金和資產增值的紅利,甚至在香港繼續賺錢,當高官,在香港高薪厚職來支持外國豪華生活。

這也是引致現在香港惡境的原因,這些人的利益,與香港社會脫離,甚至對立。我在荃灣走進了一個商場,裡面的店子,全部都是空的,為甚麼?因為裡面的業主早移民了外國了,擁有一堆店子卻無心租出,結果當地的居民,明明有個商場在樓下卻要走遠路去別處購物。香港很多情況就是這樣,資源掌握在這些有錢已離開香港的難民手上。

他們自己因為逃避中共而離開,但一旦不再受中共威脅了,香港對他們而言就只是一個盈利的別墅,對他們而言,九七後的香港需要的就只是物業價格,租金不斷上升,讓他們得到更多財富支撐更好的外國生活。所以他們支持政府一切縱容租金暴增的政策,使香港變成土生土長的人住籠子,交租給已移民業主住豪宅的人間地獄,當地人要抗議,他們就抱怨,因為會影響他們的租金收入和資產利益。

也就是說,九七前移民了的香港權貴,把香港當成經濟殖民地,而留在香港本地的人成為了他們的農奴。本地的香港人以低工資,惡劣的居住環境,製造出高額租金,滋養這些九七前就活得很不錯的人。

他們更是貪得無厭,回港佔領大量公職,不斷增加自己的薪金,成為了親中派,一堆人曾經害怕中共,現在卻在外國想要乘著「中國崛起了」的便車,去讓他們走路有風,高聲說自己是中國人,好對抗外國的那些「racist」和「歧視」,在香港義無反顧的支持中國的一切政策,反正中國把大量人口往香港擠,他們的租金更有保障,言論自由?不要了,公共房屋?你租我的籠子啊。醫療?不如把更多的錢流給我們的各個利益團體吧。

反正只要他們的租金數字不斷上升,移民不了的香港人,最好就是變成住在籠子,每天工作十六小時,把大部份工資拿去交租的牧畜,他們不要太多廢話也不要反抗,死了也沒關係會擠更多中國人進來。結果他們的環境越來越好,香港的權利越來越少,住的地方越來越不像人住的。

結果這些九七前因為恐懼中共而移民的人,諷刺地則成為政府最大的支持者,他們居住在夢幻豪宅,享受外國的社會福利與大自然,以及他們的選票,底下是靠香港居民被專制暴力統治下冒出的血汗支撐的

他們會嘲諷留在本地的人,這麼不滿意,你何不移民?可是這些銀行戶口裡的錢大部份拿去交租的人,根本沒可能移民,更不要說因為歷年抗爭當中,被捕被囚禁的人,他們的犯罪紀錄以及不能出境令他們一輩子無選擇地要困獸之鬥。香港政府濫捕濫告,隨便就可以為你加一堆犯罪紀錄,使你拿不了「良民證」。

看到這裡,有沒有發覺,臺灣怎樣降低移民門檻都沒用呢?因為你再怎樣降低,都不會去到「有犯罪紀錄又沒錢」也能移民的地步,偏偏香港最被迫害的那群人,最值得救的那群抗爭者,身上很大機會就是有犯罪紀錄,沒有錢

所以正好相反,臺灣人開放移民,那些願意為社會拼命的人卻來不了,這非常諷刺。

另一個問題是,移民來臺灣的香港人,他們又會接觸些甚麼人?這也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傳統港臺根結,因為香港的國民黨遺民多,是比較偏向統派的,不能否認的是,香港人過去頗為統派,來到臺灣之後,因為認識在臺的人,也不少是統派,所以很容易就會走向統派的政治立場。因為他們很多都對於臺灣政治一無所知,先接觸誰就先信誰,他們根本搞不清哪個政黨在做甚麼事,對臺灣的未來有甚麼意義,也沒有耐心和那個智慧去搞清,試想想因為逃避香港政治問題而來臺避世的人,他們一般都不會有這個心情去看臺灣從二二八到今天的血淚史。

特別是重新包裝過了,不直接講統一,改講「民主自由人權溫和」的統派。

所以很多時都一廂情願,比方說,在這裡反臺獨但支持民主自由之類,說一堆不長眼的說話。說白的,我作為香港人,我認為大部份香港人來到臺灣,是意識不到自己加入了統派或者幫助了統派,因為他們根本搞不清楚狀況。也沒有耐心去搞清楚。

拿著一堆錢來臺灣只求避世的話,本身就對政治有點厭煩,認真重新學習一個新的地方的政治?我不期望。如果三隻小豬走進磚屋裡,二豬對著裝成別的動物的大野狼,打開門的話,那就連好心收留別人的豬也會被大野狼吃光,骨頭也不剩。早晚香港人分成兩群,一統一獨在臺灣內戰?那又何必?

如果香港人不是很清醒的來臺灣,當一個援軍,成為這裡的保衛者,贏取這裡的人的尊重,保衛這個國家的話。那就只會走向一個惡劣的未來,那不是香港人成為了毀滅臺灣的幫凶,就是臺灣人成功抵抗侵略後,從此關上對香港人的大門。因為吃過大虧之後,就不想再吃了。

兩個結果對香港人而言都是惡夢。

作為香港人,我這樣寫,自然並不容易,我知道這會為我們香港人未來到臺增加了麻煩,可是,香港人親自協助引狼入室是我更不願看到的。兩害取其輕,我寧可臺灣慎取香港的移民,而不是當上東郭先生,救下中山狼,我們香港也身受其害,今天還不致於全然滅亡,就是因為臺灣保得住自己。

只要臺灣不衰亡,香港總有一天能復興,我以前就這樣說,現在就更確定這點。

所以不能本末倒置,香港人如要來臺灣,就是要 100% 成為防止臺灣被吞拼的力量才有意義,這不僅為臺灣好,也是為香港好,對於只是想避世逃難的人,地球上還有很多選擇,來臺灣,就是為了成為臺灣的側翼與盟軍,而不僅僅是難民。

香港人雖然不是好的士兵,但是還是能在商務,經濟,後勤,情報,滲透,輿論上發揮作用的。香港人在國際社會的根結,以及長年的國際商務積累,還是有用的。而不能短視的只是為了求個安心,就要臺灣收容自己,如果臺灣只是可憐香港,香港只是乞憐,恐怕香港也不會有甚麼未來

移民門檻提高,對於臺灣,對於香港都有好處,一些離開了香港置身事外就在海外反轉變中國爪牙的人,就算有錢,要來幹甚麼?誰欠他那幾百萬塊呢?比起尚買不起透天的那點錢,是否對於臺灣這國家有正確的態度和概念,恐怕才是更重要的。

過去的錯誤才導致香港流了那麼多血,民主夢打回原形,我可不想香港再犯一次這種錯誤,香港承受不了再錯一次。


==========
這個臺灣人看得很透切。絕大部份香港和大陸人移民的心態差不多。

Tuesday, May 19, 2020

餓狼人生2:獵頭隨時on call,為佣金賠上愛情:住元朗是弱點

「我哋得一日拍拖,你可否關機?」

久保居於新界西,每早6點起床,「官方」的工時是早上8:30至傍晚6:30。日間的時間是電話裏頭的戰爭,時間寶貴會用來Cold Call、揾客、開會。「但通常我7:30至9:30先走。」平日晚上的時間他會用來會見Candidate(應徵者)。「好多獵頭唔會見Candidate,左手交右手。但我唔想咁,我會見Candidate,了解佢哋想要乜。你難保他日他會是某公司的總裁,又或是某總編。」兩次相約久保晚上訪問,他都說:「好,但我之後仲要見應徵者。」記者問:「咁你邊有時間拍拖?」久保有點尷尬,回答:「係啊,好慘㗎喎,𠵱家冇拖拍囉!」

訪問的一個小時,久保的電話接二連三地響起,有時候剛放下電話,電話又響。即使電話靜下來,拇指還是不停在熒幕上滑完打字滑完打字。眼神出賣他,他明顯慣常一心三用,手指在回覆訊息,口在回答我的提問,腦「出竅」思考其他事情。他說:「我腦係轉得好快,同你講緊嘢,同時我個腦就諗緊其他嘢。」與女生吃飯,她曾問:「點解你個腦好似諗緊其他嘢?」

約會時亦有女生曾問:「我哋得呢一日拍拖,你可唔可以熄機?」久保苦笑:「我連瞓覺都唔可以熄機啦!」身在外國的客人隨時要請人急call,「這行分秒必爭。」入行之初年少無知,戀愛大過天,「真係熄機啊。真係miss咗好多機會。個客咪話『揾你揾唔到,個candidate唔見喇,唔使再揾我。』」一個未接來電,不只輸掉一張單,而是一段有利可圖的關係。力爭上游,除了為錢,為事業,同時為換來一個喘息的空間。「以前啲客真係會鬧你,但𠵱家佢哋係我『朋友』」,關係變得對等,沒及時接一個電話,傷害沒這麼大。周五晚上,電話較為清閒,他會選擇一間難收訊號的戲院看一齣戲,如圓方Grand Cinema,一星期至少有兩小時可以耳根清靜。

得30萬佣金 賠上愛情

「如果我約咗你,半小時前先放你飛機,畀著你,你頂唔頂得順?」久保問。入行多年,他不再要找「貌似古天樂的私人司機」、「內外兼備的茶水阿姐」,招聘的職位皆薪水6萬元以上,Candidate不是行政總裁,就是財務總監。有次他突然拋下女朋友,趕赴上海約見Candidate。「那張單80幾萬。」是兩個月要跑的數!

要自貼機票趕赴外地,因為對手不只同事,還有很多獵頭公司。這行有一個「霸地盤」的行規,獵頭中介接觸一個Candidate,其餘人三個月內不准聯絡搶單。「所以有啲同事會較定鬧鐘,三個月期限一到,即刻打畀對方的Candidate,插旗。」因此,當其他獵頭公司還安坐家中等待對家的電郵回覆,他便先到上海,插旗捷足先登。

回來後的下場是得到30萬的佣金,卻失掉愛情。「回來後,佢同我分手。最後發現對方有第三者。」掙扎?後悔?他搖頭說不:「我覺得我對得住天地良心,最差係冇時間倍佢。一個月見到兩、三次。」他說「睇化咗喇!」甩拖如同甩單,兩者都變得麻木。

同事吸毒、吃大麻減壓

「這一行真的很大壓力。」久保說。記者問及與同事關係,他說:「我哋冇關係。」前同事從來不是隊友。他說公司內每組人有其地盤,負責不同工種。曾有位狼子野心的女同事,不僅增聘人手霸佔他人地盤,「跟開PR、marketing,又踩界做埋finance,HR又做埋會計。」還於老闆面前作故仔,搬弄是非。「我老細好迷信,擺風水。女同事話覺得佢個位對住對門唔係咁好。佢喺公司群組話係久保咁講,老細話我散播搖言。」

「同女朋友講佢都唔明。」他怪她們無法進入他的世界。女人不明白為何他要穿得端莊去見客,不明白為何要花盡唇舌去搶單;不明白他工作每一步充滿變數,那種無法掌握的忐忑,有時候客人與應徵者要簽約了,卻收到客人的總部要調上深圳,要求員工深港即日來回,又或是應徵者突然家有事要飛回加拿大、丈夫有外遇不想轉新工等等的壞消息;她們無法想像久保活在謊言中那種身心俱疲;加以跑數的壓力,辛苦了一個月,月頭又從零開始。

入行頭兩三年是搏殺期,一星期約見30個應徵者,一日約見5、6位,「同事話我好似接客咁。」辦公室內有一個報告板,紀錄各組跑數的成績。星期一、三、五開會,老細捽數,「老細成日話你不如講吓今星期打算點...…心諗星期一講完,星期三都唔會有offer㗎啦」,「有同事返工會跑入廁所喊,男女都有。有人會食大麻、吸毒、入廁所自慰...…」去年年尾,久保破紀錄創下1個月接洽6、7張大單,合共過百萬,「辛苦到唔係人,我唔會再試」,完成創舉,久保仿效梁朝偉即飛英國餵鴿放空的做法,立即跟老闆告假,飛往英國睇一場波。

居於元朗 港女嫌遠

前度曾問:「點解你唔辭職?」久保苦笑道:「辭職,我點同你拍拖?」久保骨子裏是少男浪漫主義,會記紀念日,會儲戲票寫下感想,花數千元灌錄一張CD送女友,女人會嫌他不切實際:「點解你唔送個手袋畀我?」一份可觀的收入,不愁浪蝶,只是惹來的女人都不是他想要的女神。「唔知係咪叫弱點呢,我住喺元朗。同人哋講我住元朗,十個九個都嫌遠,就冇可能一齊㗎喇。佢哋(香港女生)期望我會畀到佢哋富裕的生活。住元朗,啲人會白鴿眼。」不過,獵頭中介向來善於包裝,「所以我會同人講,我住荃灣西下一個站,錦上路,啲人就覺得好近。」事實上,錦上路就夾在元朗和荃灣西之間。「不過,我當話我買咗間村屋,佢哋就雙眼發光,話聽講村屋好大。」,「現在,我唔會用呢樣嘢吸引人。」

曾與內地、星加坡、香港女生談戀愛,「香港女仔比較勢利啲。」他見過有女行家穿低胸短裙,每周陪遊各大公司的總裁;他的師父在床上與女行家交換情報,「唔會同行內人拍拖,呢行女仔太大野心,太強勢,好難相處。」

與母相依為命

久保曾與一個女生相戀兩年,談婚論嫁,「我想結婚後同媽媽一齊住,但佢唔想,我覺得唔合理。」當年他父親「撈偏」,有段日子警察常來敲門,後來父親避走他方,就沒有再回來,此後久保與母相依為命。他16歲到澳洲升學,「我唔會掉低佢,我細個都掉低佢10年去外國讀書。」,「將心比己,你冇兄弟姐妹,得一個阿媽,你都唔會掉低佢。」入行之初,$16000元薪水,家中面對經濟壓力,他是母親唯一的支柱。他數算著,「開始萬六,然後二萬四,再三萬六、四萬八......」一串數字蕰含他7年來的努力、犧牲、疲累、無奈。

記者問過他兩次,為什麼要選擇這種複雜的生活,為人工?他說:「當然。」電影《A Family Man》講述獵頭的人生,當中一句「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別為工作忘卻家庭的價值,家只有一個。」這句對白相信亦是久保的內心寫照。「所以你問我點解要keep住喺度做呢,其實我有個夢想,五年內再買村屋,地下連花園,複式嘅,媽媽住一層喺地下,種吓花,養吓狗。我同老婆就住上面一層。」

「好悲哀,見過好多人(女生),但暫時未有人sparkle我。(產生火花)如果令到我覺得有火花嘅人,可能就係一開始接受到我份工作、住元朗,同我媽一齊住嘅人。」


[https://www.hk01.com/%E7%A4%BE%E5%8D%80%E5%B0%88%E9%A1%8C/211355/%E9%A4%93%E7%8B%BC%E4%BA%BA%E7%94%9F2-%E7%8D%B5%E9%A0%AD%E9%9A%A8%E6%99%82on-call-%E7%82%BA%E4%BD%A3%E9%87%91%E8%B3%A0%E4%B8%8A%E6%84%9B%E6%83%85-%E4%BD%8F%E5%85%83%E6%9C%97%E6%98%AF%E5%BC%B1%E9%BB%9E?fbclid=IwAR1D6Y9TSuuRN3yWiwbig_JCMGn5aTb1XRv694l9e0Ki8SnCyA80jV47fOw]

Tuesday, May 12, 2020

吃抗爭者人血饅頭的獵頭公司


https://www.facebook.com/1551900851761608/photos/a.1674086406209718/2626577087627307/?type=3&theater


那些帶著幫抗爭者面具的人吃過我這個剛治好癌症、抗爭者的人血饅頭,要不是我也擔心健康不佳,也不會簽這份合約。現在已經沒有下次了。

獵頭公司會獲得每個受聘者之20-25%年薪傭金,已經算豐厚。什麼情況會壓你價呢?如兩份獨立合約。一份就是你的合約跟它簽,假如是150元;另一份是它跟招聘公司簽,假如是50(=200x0.25);它一供可得100(=50+50)元。

香港係有唔少仆街抗爭冇佢份又食開人血饅頭,搞彎晒勞動市場,配合著中共的統戰。要平?咁不如招聘或嫁娶大陸人?妳塊閪嘅Bottom Line係咩?係咪阿叔我唔屌到妳,妳仲以為自己好醒?又要自命貴過大陸妹,又嫌棄港男賺錢少,同時又吃港男的血汗錢!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508/bkn-20200508165304888-0508_00822_001.html]

雖然34歲做到資訊科技經理算少有(IT界中不到20%人),但37歲又Out-Standing的我更不可能沒有SA、Team Lead或PM Grade!

撇開政治干預的人材佈局或陰謀論,很多香港HR只懂壓價,絕對是低能行為。下等人只懂鬥便宜,普通人只懂跟標準分佈中的大部份。聰明的Sales懂得玻璃變鑽石;笨Sales只求搵兩餐,把黃金當銅賣;賤Sales食人血饅頭。Sell人和Sell產品差不多,參考一些經商之道:
https://www.facebook.com/dream2success101/videos/238974807435600/UzpfSTEwMDAwMjk4NTkwNDE4ODoyNzQxNDYyOTgyNjI5ODcy/

參考勞動市場工資數據冇死錯,總之中、大公司不會低過平均工資的。

Salary Guide 2019:https://www.roberthalf.com.hk/research-insights/salary-guide/thank-you-jobseekers

Hong Kongers had been Suppressing and Under-Paid Hong Kong protesters for over 10 years by using many invisible hands(
Make Protesters Jumpy + Under-Paid or Suppress Protesters + Stablize the groups of the pro-PRC and the non anti-PRC/CCP guys, are a set of strategies of the pro-PRC force
)Chris Patten's worry comes true. Many HKers just want to struggle for self-benefit or even the second hand of PRC or non PRC but No or Very Limited contribution to HK system. Today, many youngers are arrested rudely or even killed, is the consequence. The suppressors should pay for all they done.

Sunday, May 10, 2020

恐怖份子、COVID-19、反洗(黑)錢和中美貿易戰下的國際佈局之關係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9%84%A7%E7%82%B3%E5%BC%B7-%E9%A6%99%E6%B8%AF%E7%8F%BE-%E6%9C%AC%E5%9C%9F%E6%81%90%E6%80%96%E4%B8%BB%E7%BE%A9%E8%A1%8C%E7%82%BA-%E7%A0%94%E7%A9%B6%E5%BC%95%E7%94%A8%E8%81%AF%E5%90%88%E5%9C%8B%E5%8F%8D%E6%81%90%E6%A2%9D%E4%BE%8B%E6%AA%A2%E6%8E%A7/]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439902/%E8%B2%A1%E6%94%BF%E9%A0%90%E7%AE%97%E6%A1%882020-%E8%AD%A6%E9%9A%8A%E9%A0%90%E7%AE%97258%E5%84%84%E5%89%B5%E6%96%B0%E9%AB%98-%E5%A2%9E%E8%81%982543%E4%BA%BA%E6%8F%9B6%E8%A3%9D%E7%94%B2%E8%BB%8A]

[https://hkrev.info/]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佔領行動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612]
元朗(「藍絲」、親中黑幫的)恐怖襲擊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721]
太子(「藍絲」、親中警察的)恐怖襲擊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831]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breaking/20200510/E5MW374QOEOHSYHLKIUKMLRNQM/]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6%AD%90%E7%9B%9F%E6%89%BF%E8%AA%8D%E9%A7%90%E8%8F%AF%E4%BB%A3%E8%A1%A8%E5%9C%98%E9%85%8D%E5%90%88%E4%B8%AD%E5%9C%8B%E5%AF%A9%E6%9F%A5-%E6%96%87%E7%AB%A0%E5%88%AA%E5%8E%BB-%E7%97%85%E6%AF%92%E5%9C%A8%E4%B8%AD%E5%9C%8B%E7%88%86%E7%99%BC-%E7%AD%89%E5%AD%97%E5%8F%A5/]

[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hk/cap575!en-zh-Hant-HK?INDEX_CS=N]

==========

After attending a lesson of AML/CFT(https://www.hkma.gov.hk/media/eng/doc/key-information/guidelines-and-circular/2020/20200407e1.pdf), I can imagine a more clear picture on the political infighting of PRC and HK, and the political wrestling between PRC and US......

我不排除,政府異常多預算給香港警察,背後有洗錢陰謀;可能是抵消或補償黑警的海外資產的未來可能被制裁的損失。

抗爭者,列強國準備經濟制裁和Sanctions工作中,不要再作無謂的「送頭」、犧牲。你們越少街頭動作,黑警和「藍絲」越難挑事、找理由去花那筆預算。這是最輕鬆和適合的協助「反貪」方法,唔做=做;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另外,「星火」具爭議但問題不大,黑警無視香港的Always Compliance Model First,企圖自我執行Criminal Model First(
香港從來沒有引用Criminal Model,全世界的金融中心都非常極少用
)是破壞香港金融秩序。我估,黑警背後是想找借口洗錢及削弱廉署的地位。在金融中心,「反貪/洗錢」的主力是專有部門如「廉署」,其他執法機構只是協助角色。

簡單IQ題:

a)什麼人最想削弱或甚至取代真正的「反貪腐」勢力、正義的人(
https://fringeangel.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html
https://fringeangel.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_17.html
https://fringeangel.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html
)?
b)什麼人異常渴望得到聖潔的光環(猶如[https://fringeangel.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10.html])?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5738106137/videos/153573322843937/UzpfSTEwMDAwMjk4NTkwNDE4ODoyNzMzMjg1OTE2NzgwOTEy/]

大同小異,香港財閥的「養豬」方法:https://fringeangel.blogspot.com/2013/03/blog-post_22.html

習近平領導下的「反腐」工作很貼近國際,全世界正對加密貨頭痛時,他們已經試驗和掌握 國內加密貨幣上的反洗(黑)錢的方法了。今天,各國已得出研究結果和新標準,把它們在G20討論(https://news.bitcoin.com/g20-cryptocurrencies-2020/?fbclid=IwAR05JUY8oBFieswZF3dHFePwh9bwSzaBhfP5R-CLL_KmVarUPYa_4XquK3M)。

[https://finance.ifeng.com/c/7wH4kLjnUtE?fbclid=IwAR32mki-90oGbDpAJu7CKeBcB96XWeC30eKACHLqCBfMx4tGd9NF59VLcBg]

張老團隊的建議很合理。我認為,企業稅不太可能大降,降關税很有可能(減少貿易戰的沖擊);大陸繼續用(尤其是無定向的)「易借錢」Push Up經濟,只會重覆面對大量有毒資產、洗(黑)錢問題,是經濟結構改革、金融改革和「反貪腐」工作的阻力;相反,降關税、促銷會帶來可預期的、Not the Worst Prospect

另外,國際貿易的主導權從來不在大陸,具影響力和主導權是兩回事;起碼,國際戰略、國際秩序的價值大於經濟宏觀調控,更不是靠「減價」就可以改變國際佈局

最後,美國每年平均都死幾萬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6%AD%BB%E4%BA%A1%E7%8E%87%E5%88%97%E8%A1%A8),不少是因各種「流感」,但基於「因武漢肺炎死亡人數」之推測這點,張老就誤判了。You don't know US and UK are excellent and interesting fakers~ Ha~

 [https://twitter.com/realDonaldTrump/status/1258720717258006530?s=19&fbclid=IwAR1y8EIm-nWY3B9tq8zFpqoV02g4GJ_7rxHZQ_gxilD7orD7_Ij1y-a1Ags]

因骨子裡淫亂而弄髒自己又好高騖遠的人是會想盡辦法得到光環、裝高貴洗白


那些因骨子裡淫亂而弄髒自己又好高騖遠的人是想盡辦法得到光環、裝高貴洗白,如借乾淨的人襯托。

一個新蘋果賣10元,如何把另一個被吃很多口又快爛的蘋果一樣賣10元呢?靠包裝、造假和襯托。

騙子被拆穿時,通常有兩種反應:

1)裝可憐、賣悲情;
2)賊喊抓賊,抹黑了別人就跟自己對等了。

這種行為已經不是簡單的心理補償,是詐騙、貪婪和有機心,不需要可憐。

抗爭者,人大了為了生活工作的過程中,因遇到有問題的公司多而CV被劃花是無可避免的,反而令你更多見識,但自己雙腿是否Always Open To Market就可以自己控制。我就未見過人「唔仆嘢」會冇飯吃,反而就有不少人靠「仆嘢」去換取吃喝玩樂和住私樓

簡單IQ題:

a)單身嫖客做愛次數多還是有伴侶者做愛次數多?
b)「Stable閪」和「Jumpy閪」哪個比較值錢?
c)你是在揀員工、朋友還是揀另一伴?

基本的公、私都不分,醒極有限。阿叔我有乜雞鵝鴨未見過?

Thursday, May 7, 2020

一位中國重點高校學生眼中的真實現狀,可能比你們想的還要糟糕


大陸基層的核心思維跟文明、開放的國家的基層不一樣的。 中共最初是靠農民和基層打江山,後來的「反右」、「文革」......更是利用一堆連抗戰都敢不打、又窮又沒技能又沒教養的「垃圾」搞階級鬥爭。到今天,那些基層圈裡依然有大量的洗腦訊息,以維持發動階級鬥爭的「基本盤」,而且可以阻止太多人分薄中共的利益 [https://fringeangel.blogspot.com/2019/12/thanks-for-your-caring.html]。


大陸人骨子裡充滿階級鬥爭的基因,不管多有錢,本質是「下等人」居多,那些人來來去去都是靠拉幫結派、一群人踩著另一群或一個人(人民鬥人民,免不了抹黑、造謠和講是非)、鑽漏洞上位的;所以,有時候會聽到(大陸化的)香港人有一句話「識人好過識字」,因為「人治」的社會就是這樣。就好像幫派那樣,人多就是資源、力量;延伸在管理層,人力成本控制最重要;在這樣的模式運作下,不太需要「人才」,是「人材」;天才和傭人的工資是差不遠的,高工資的只有在計劃中上位的人;其實這跟毛澤東時代那「做也36,不做也36」差不多,今天是「中共領導100+,領導70-50,為10-%內人口;天才、幸運的傭人40-20,為30-%內人口;基層20-,為60+%內人口」,但領導層跟「人才」沒關係。同時製造大量只追求吃飽、房子的「豬」,而所有動物都是「飽暖思淫慾」,引發人口暴增,直到物質不足時,最後可能會像「末日列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4yI1lw_9DM)的車長一樣,借基層(或其他方式)發動一場殘酷「減滅人口」的計劃。想一想「武漢肺炎」是自然發生的嗎?

香港每天輸入150+個大陸人,當中大部份是沒質素、跟原本很文明的香港格格不入,根本是一場災難,俗稱「蝗禍」。為什麼文明的國家會有人口控制?她們的人民質素特別好?起碼她們懂得「潔身自愛」、不做「公廁」。

毛澤東發動的內鬥之後的大陸人,跟之前的大陸人差很遠。中共為了鞏固政權,它不太可能難擺脫那種「養豬」和階級鬥爭的模式。

Friday, May 1, 2020

妳和大陸妹、「二奶」或妓女的婚姻/價值觀有什麼分別嗎?

根據2010年,學者潘綏銘的抽樣調查,在中國現存婚姻中,有1/5受到婚外性的威脅。其中,婚外包養作為一種長期穩定的婚外性關係,不僅牽扯到情感出軌,還包含大量金錢關係,這樣的「錢色交易」,尤其為人不齒。

社會學博士肖索未2005年開始研究包養現象,打破了對「二奶」及其男伴們的傳統解讀,2018年,她出版了《慾望與尊嚴》一書,向我們講述了當事人的故事,原來,情況沒那麼簡單。

自述:肖索未 編輯:倪楚嬌(一条)

研究二奶的女博士

「婚外包養」是我唸博士時的研究課題。當時我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念社會學博士。從2005年到2007年,我一共調查了19個二奶案例。她們年齡最小的18歲,最大的38歲,沒有人上過大學。「二奶」這個詞的興起是在90年代後半段。最開始是在廣東一帶流行,那個時候很多香港人、台灣人到大陸來做生意,妻子孩子留守港台。他們就和當地的女孩子在一起,算是在大陸的另外一個家。

根據人類學家譚少薇的估算,到1990年末,每6個在大陸工作的香港男人中,就有一個在大陸有二奶。這對港台社會造成很大的衝擊,成為媒體熱點。後來,大陸男人「包養二奶」也為人們關注。我的博士論文在2009年成稿,當時研究婚外包養的人非常少。現在,「二奶」的說法沒那麼流行了,但並不意味著包養情況的減少,而更多是因為人們「脫敏」、習以為常了。現在更流行的說法叫「小三」,這是一種流行詞彙的更替,背後也意味著婚外情形式的多元化。「小三」是中性的,男女都行。且不一定是「包養」的形式,一部分「小三」具備獨立的經濟,另外一部分類似之前說的「二奶」。

打入二奶圈

肖索未研究「婚外包養」時發現了要打入二奶的圈子其實絕非易事,按下圖看看她所付出的努力。

多有錢才能包養?

包養二奶的男性並不都是大老闆,也有那些一個月收入才幾千塊錢的「工薪族」。但,錢的多少是相對的,他們包養的大多是從農村、鄉鎮來的打工妹。不漂亮,甚至不年輕。

婚內出軌,並不僅僅和性有關

我在調查中發現,「性」遠沒有想像中那麼重要。一些男性和他們的二奶沒有固定的性生活,甚至在個別案例中,雙方完全沒有性交行為。這讓我很意外。對一些商人來說,二奶的公共展示——讓別人看到,反而更為重要。因為漂亮女人像徵著男人的實力和魅力,而二奶又與小姐不同,不是直接交易性的,她是某個男人獨有的,帶著情感色彩,更能展現出男人味兒。因此,很多二奶會被要求頻繁參加應酬活動,在飯局夜場給男友「掙面子」。這些場所被視為聲色場所,是慾望流動的地方;妻子不能出現在這些聲色場合,妻子的身份與家庭相關,意味著道德和責任。

二奶的代價

最近的熱點事件告訴我們,當二奶的代價很高,甚至可能身陷囹圄。而對普通二奶來說,最大的恐怕是「情感代價」。一個男性受訪者告訴我:「當別人二奶不是說年輕漂亮就行的,關鍵就是要性格好,不要煩,不要羅嗦。」 二奶要讓男人覺得舒服,那就意味著她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壓抑自己的不滿、失望、憤怒,甚至忍受情緒暴力。一些二奶反饋,在關係穩定後,男友會肆意地沖她們發脾氣,「找茬」乃至「大發雷霆」,但多數情況下她們會選擇忍耐,因為「頂是長久不了的」。婚外包養關係對男性的行為幾乎沒有社會約束。

也有一些女性會覺得自己的關係「不光彩」,不想讓別人知道,她們會斷掉跟熟人、工友、老鄉的聯繫。但這樣反而讓她們喪失社會資源,更難掌握自主權,越來越脆弱。另外,二奶的經歷會讓一些女性對人,尤其是男人的信任度很低。這對她們之後擇偶和婚姻都會有影響,面對一些追求者,她們很容易懷疑「是不是也是玩玩的」。

Q & A

Q:一條
A:肖索未

Q:博士論文在2009年便已成稿,時隔10年《慾望與尊嚴》才出版,這本書相比當時的論文,有什麼最新的調整嗎?

A:寫博士論文的時候,是在美國,更多是從西方的經濟社會學和性別研究的角度進行分析。回國以後,對國內的婚姻現狀有了​​更加切近的觀察。更加側重於,從婚外包養關係去透視目前中國婚姻家庭中的問題,比如個體情感的興起與婚姻的工具性強化之間的巨大張力。並且更系統地探討親密關係與大的社會變革,比如階層變遷、鄉城流動、消費主義興起等,以及由此引發的「尊嚴危機之間的關聯。和之前的博士論文已經很不一樣。

Q:這些女孩子,為什麼會去當二奶?

A:我的調查主要是中小商人和工薪階層的二奶,並沒有明星、富豪或者官員的二奶。很多人成為二奶不是計劃性的。那些廣州本地的女性,學歷都不高,她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結了婚,或者交了打算以後結婚的男朋友,由老公或男友養著。但是因為一些原因關係破裂了,在找不到可以結婚的對象之前,做二奶就是一種「權宜之計」,她們可以維繫原來的消費和社交圈——因為消費不起的話就很容易被原來的圈子淘汰,這是她們很在意的

對於那些農村來城市打工的女孩子來說,有些人通過當二奶積累了一批財富,甚至購置了房產,也可以挺直腰板,在生活和感情上有更多選擇權。但也有一批人,我覺得她們是在試圖逃開打工妹的宿命或者尋常軌跡,這個軌跡我指的是年輕的時候在工廠辛苦勞作,在城市生活苦悶,年紀大了以後回農村嫁給不愛的男人。這不是她們想要的生活,但也沒有其他的出路。她們不會跟那個男人結婚,也攢不了多少錢,但是這段關係給了她們在城市「玩兒一會兒」或者「戀愛」的感覺。

Q:在包養關係中的男性,他們是怎麼想的?

A:我會問我的男性受訪者怎麼看待他們的婚外情,他們大多很坦然地告訴「我這是正常的」。一些跟我抱怨婚姻不幸福,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而這些需求又是特別合理正當的,所以要在外面找。另一些則用「男人都這樣」、「男人天生花心」的說法,他們認為男人最大的家庭責任是養家,而婚姻忠誠不是

他們不會主動離婚,離婚有很多的現實後果,包括一些商人的事業是跟妻子一起打拼的。他們也強調自己對孩子和家人的責任,包括道義責任,但是有意思的是,他們的道德底線是不能「拋棄」盡心盡職的妻子,而不是不出軌。我曾以為他們會表示出愧疚,但沒有。也許他們心裡有愧疚,但要強撐面子,給自己辯解。但我真切地覺得,我們當下的性別文化和婚姻現實給予了他們某種解釋的可能,而這些正是更值得我們反思的。

Q:這種解釋的可能是指?

A:一方面,我們越來越強調個人的情感和慾望,另一方面,婚姻的工具性作用也不斷強化,二者之間構成了巨大的緊張關係。具體來說,市場改革以來,我們鼓勵個性解放,強調個體感受,期待著在親密關係裡滿足個人深層的慾望與情感,對婚姻的情感期待也有提升;與此同時,家庭承擔了重要的現實功能,照顧的功能、經濟的功能(包括家族企業)等等,幾乎不堪重負,而這些功能的行使要求家庭穩定。因此,當個體的情感需求在婚姻中無法得到滿足時,離婚又不可行,婚外尋求情感滿足反而成了看似正當的理由了。

Q:現在女性的收入、受教育程度都在增加,這對婚外包養關係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A:很多人覺得現在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經濟上越發獨立,親密關係上越發要求平等,可能對一部分女性來說確實如此,但是統計數據並不樂觀。根據全國婦聯的婦女地位調查等一系列調查,適齡女性工作的比例一直在下降,而在性別觀念上,比如對社會分工和兩性關係的認識,則越發傳統;比如,對「男人以社會為主,女人以家庭為主」這一說法的認同率從1990 年的44.2% ,上升到2000 年的47.5% 、2010 年的57.8% ,對「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認同率從2000 年的34%上升至2010 年的44%

在當下的婚戀文化里,男人們被期待給女伴提供更多的經濟資源,買房、買鑽戒、送禮物、發紅包乃至養家、養老婆、養娃。他們的經濟付出也被賦予了很強的情感意義,被視為愛的表現和責任擔當。對女性而言, 「被養」沒什麼問題,甚至是值得驕傲的事情,表明有人愛。

Q:有人質疑過您,這是對包養二奶、二奶群體的洗白嗎?

A:這不是洗白。我覺得譴責個體沒有太大意義。婚外戀不是簡單的個人困擾,而是一個頗具規模的社會議題。如果不去探究這背後更深層的社會文化原因,那麼我們都無法真正理解這個現象。這些社會文化原因包括巨大貧富差距帶來的「過得更好」的渴求和不想「被落下」的焦慮、大規模城鄉流動帶來的社會和情感代價;還有我之前提到過的親密關係中的性別邏輯、和個體情感提升與家庭工具性強化之間的巨大張力。

Q:在做了這些研究後,對於如何解決婚外戀、二奶問題,你有什麼想法?

A:坦率地講,我給不出「藥方」,在我看來婚外戀是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之後會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在我看來,如果目前貧富差距的社會現實不改變,強調 「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的性別觀念不改變,家庭既是個體的首要支持來源、又構成重要的壓力來源的情況不改變,我不覺得婚外戀的狀況會有什麼改變,變化有可能是,很多妻子也有了婚外關係。

這裡有一個核心的現實問題是公平性的問題。與其說去防止男性發生婚外戀,不如事實上保障原配退出婚姻的權利,從法律和社會的各個層面,而不是妻子選擇離婚的話,她整體的生活質量會有嚴重的下降,甚至還會遭受社會非議。我們進入了一個個體的情感、訴求、慾望不斷獲得正當性和合法性的時代,單純的婚姻道德教化,意義不大。當原配妻子真正有了退出的權利和可能,同樣是增加了男性婚外戀的成本,或許會構成事實上的約束。


[https://www.hk01.com/%E5%A4%A7%E5%9C%8B%E5%B0%8F%E4%BA%8B/320164/%E5%A5%B3%E5%8D%9A%E5%A3%AB%E5%8D%83%E8%BE%9B%E8%90%AC%E8%8B%A6%E6%BD%9B%E5%85%A5%E5%85%A7%E5%9C%B0%E4%BA%8C%E5%A5%B6%E6%9D%91%E7%A0%94%E7%A9%B6%E5%8C%85%E9%A4%8A%E7%8F%BE%E8%B1%A1-%E7%9C%9F%E7%9B%B8%E5%AE%8C%E5%85%A8%E5%87%BA%E4%B9%8E%E5%A5%B9%E6%89%80%E6%96%99]
==========

在當下的婚戀文化里,男人們被期待給女伴提供更多的經濟資源,買房、買鑽戒、送禮物、發紅包乃至養家、養老婆、養娃。他們的經濟付出也被賦予了很強的情感意義,被視為愛的表現和責任擔當。對女性而言, 「被養」沒什麼問題,甚至是值得驕傲的事情,表明有人愛。

點解咁多港男包養大陸妹,平、靚、正囉~ 哪個老闆不想這樣想著招人才的?如果妳用商業模式談婚論嫁,就別怪男人用商業模式吸賢納妾,因為大家都是應用同一套標準;在商業價值觀中,婚外情只是競爭,因它而發生爭執只是商業糾紛。

為什麼有不少男人覺得「雞,全部都係雞」?風穴來風,事必有因。如果男人揀女都好似HR咁,睇妳如睇CV,最緊要睇係妳塊閪的Bottom Line、有乜skill sets(包括床上的)才考慮Pay For Holding and Consumption;或者更誇張,三個月試用期,簽一年contract屌住先可以嗎?

今天的香港女仔,有三大類女性:
A)自己或父母活過港英時代並對該社會有不淺認知的一群,真.港女、大陸化港女(較多大陸文化和思維的港女)
B)後港英時代、中港婚姻背景的一群,新香港妹(有鄉音的粵語)、像真/超級新香港妹(熟粵語的,廣東妹、具中港婚姻背景的深圳跨境學童)
C)大陸妹(有嚴重鄉音或甚至不懂粵語)

「雞格」的人的婚姻觀很商業或商品化,其求偶行為背後是有一套市場策略,通常非常注重打扮、愛吸引異性注意,以人氣提高自己的身價或甚至變成「奢侈品」;「顏值」(或子宮)與金錢掛鈎。而「公廁」是形容濫交、亂搞性關係的人,其「顏值」、子宮與金錢「脫鈎」。

妹妹,妳會點諗?除了名份外,思考一下自己和大陸妹、「二奶」或妓女的婚姻/價值觀有什麼分別?

我最常聽到「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是那樣的」、「不要一支桿打一船人」,誰不知非洲也有有錢人?吃人族也有不吃人的人呢~ 問題是大部份來港的大陸人是「垃圾」,香港何時變成大陸人的專用公廁?真是「多撚謝」港豬和狗公不少!

中国於2002加入WTO後,中港婚姻急升,試想想具中港背景的90s-10s新生代有多少是「雞後代」、「新香港人」?這批年輕人會繼承了父母什麼價值觀?這批年輕人會繼承或被感染了什麼價值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Q49bdg5Q

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Hunter;「豬閪」最關心的是「飼料」,「狗公」最關心的是「抵唔抵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