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Saturday, August 30, 2014

中國國情系列:地溝油之情


中台港澳圖 共同敵人是中共政權

中國中共昨天派出解放軍裝甲車壓境香港,被認為恐嚇意味濃厚。「島國前進」發起人林飛帆今天在臉書指出,目前香港除了自救外,已別無他路,且在他和台灣、香港、中國、圖博(西藏)的學生討論後,一致認為,他們共通的敵人,就是中共政權。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前天通過香港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草案,等同宣告香港長期以來爭取的特首真普選已經失敗。面對香港可能再次發起佔領中環行動示威,中共早一步採取行動,28日清晨讓裝甲車直接從香港市區駛過。

林飛帆表示,解放軍裝甲車的高調行徑,無疑是直接恫嚇香港人民,且在中共正式拒絕香港普選訴求後,他認為,港人除了抗爭自救,別無他路。

林飛帆也說,他昨晚在美國紐約和來自台灣、香港、中國、圖博的學生短暫聚會,意識道彼此的差異,但也更認識到彼此共通的處境,台灣、圖博、香港、中國甚至澳門的公民社會,共同的敵人很清楚就是中共政權


林飛帆臉書全文:

昨晚是這趟北美行最後一場演講,結束後和在紐約的台灣、香港、中國、圖博學生短暫聚會。
結束後沒多久,就接到消息說解放軍裝甲車駛入香港街頭,高調行徑無疑是直接恫嚇香港人民。
在中共中央正式拒絕香港普選訴求後,我想港人除了抗爭自救,別無他路。
昨夜一聚,我想大家都意識到彼此的差異,但也更認識到彼此共通的處境,台灣、圖博、香港、中國⋯甚至澳門的公民社會,共同的敵人很清楚就是中共政權。
香港的朋友們應該已經蓄勢待發了,請大家持續關注他們,聲援他們,在國際上持續替港人發聲!
風雨中抱緊自由,我們同路!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093358]

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針對近日香港公民爭取真普選落空,打算佔領中環表達對中國政府的抗議一事,表示台灣應聲援香港民主運動,而北京當局也要正視香港人爭取真普選的訴求。

28日香港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疑似因支持反對北京主導香港政改的泛民主派以及政治捐款,遭到香港廉政公署搜查住家,而28日清晨,香港街頭也出現 多輛解放軍裝甲車,在佔中前夕打壓意味濃厚,蘇貞昌於臉書上表示,台灣人應對類似的打壓民主手段不陌生,表示對於香港的政治情勢令人擔憂。
蘇貞昌表示,「挺民主、挺自由不應該有國界」,台灣應聲援香港民主運動,因為「擋得了民主一時,擋不了永遠」台灣過去曾走過類似歷史,香港也可以走過,蘇貞昌並呼籲總統馬英九「不應該沉默」。
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也發布新聞稿表示,呼籲北京與香港當局,不要讓香港自由與法治再受傷害,也不要讓廉政公署的公信力受到質疑,並呼籲北京與香港當局,應傾聽港人爭取真普選、民主化的聲音。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093621]

香港廉政公署在特首普選方案定案、「佔中」運動發起前夕,大動作搜索長期力挺民主派的壹傳媒主席黎智英住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午表示,此行動發起 在特別的時間點,希望香港政府維持過去以來的司法公信力,不要受到政治干預,同時呼籲北京當局和港府正視嚴肅面對香港人民對民主的要求。

蔡英文上午在台中逢甲大學出席民進黨公民經濟會議,針對黎智英疑似被港府政治打壓,蔡英文表示,香港法治一向受到肯定,人民對司法的信賴度其實滿大的,尤其 廉政公署的作為過去受到肯定,對於黎智英個案,雖然在不了解詳情的情況下,目前無法進一步評論,但這個行動在特別的時間點發動,希望香港的政府可以持續維 持司法公信力,不要受到政治干預,同時她也要呼籲北京當局和港府正視、嚴肅面對香港人民對民主的要求。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093071]


==========
民進黨和「臺獨」代表人物都及時表態了。

Tuesday, August 19, 2014

從「817反佔中」遊行看中共動(外)員能力思考臺灣

皇上很聰明(default value, no need to highlight again),他除了看到搞笑的表面,還能看到中共的動員能力(財力),並叮囑港人別開心得太早。假設(俾多)今次遊行每人平均成本(車費+茶費+遊行費)是500元,收費遊行員為50000,總支出是5000000。不要只是看遊行,把每人收500可以做任何政治目的的任務,若在關鍵議題上,如投票,發動五十萬人(五千萬預算)也只是輕易的事。「黨娘」這個idea非常好,立足於同隊的「黨娘」,以幽默及溫和的手法去批評內部政治對手,狠狠反擊外部的政敵(中共)。臺灣朋友不妨參考「黨娘」。

藉此,希望國民黨別把國家經濟太依賴中共!在服貿議題上,趁早停車、轉彎。香港的CEPA是借鏡。若國民黨在國安有關議題上表現得像港豬一樣,我就不會再「溫柔」了。

雖然我長期支持毓民,但其實係因為他長期所做的我都認同。我沒有任何主人,所以也沒有任何政黨或組織掛勾。我批判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反共/反極權是必然的,反共是要立足於本土,但國民黨“護臺”的表現差就必然相等於“反共”的表現差!今次我支持綠營或臺獨人士較多!戰略需要,無需多說!犯錯是要懲罰的!

另外,我也希望綠營或「臺獨」人士放棄「外來政權」的心態對待國民黨或中華民國。說到外來政權,英國政權在香港更是明顯的「外來政權」!香港被殖民的當初,也有很多香港人反「洋鬼子」、仇外,但經不長時間的磨合和改進,香港人接受了這「外來政權」;除了當英國人是自己人,並非常推祟!為什麼? 因為她是好的「外來政權」;再看中共這新的「外來政權」,就更加突出「前任」之可貴!國民黨這「外來政權」不是帶給了臺灣進步、民主、多元化、高文化和科技水準國家嗎? 請你們細心想想,再中共比較一下。「國」和「民」都要分清楚誰是政治對手、誰是(威脅本土主權的)政敵。

按中共的現狀、能力,中共還不能同時完全吃下港、臺,一定有先後之分,相隔5-10年左右。加強港、臺合作是非常好的一著。

本人對臺灣的立場是:強烈反對「一個中國」!支持「中華民國在臺灣」;不反對臺灣獨立建國;支持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絕對尊重臺灣人民自決!

[大香港早晨:幾萬大陸人黎香港遊行,點解大家仲覺得好笑?/為何不能責難收錢遊行人士?/反 歧視修訂勿變撐歧視/ 伍家廉事件:D100進退兩難]
[熱血政治第175集: 反佔中的本質:中共動員幾萬大陸人反對香港人普選]

Saturday, August 16, 2014

口中說不,身體卻很誠實教育局



教育局於本年7月26日,在《大公報》回應一人一信促教育局撤回普教中政策時,指「有些人將校本支援組對推行『普教中』學校處理校本課程的建議無限上綱,引申為本局訂定『中、普融合』的政策藍圖,甚至是推普滅粵,是毫無事實根據和誤導視聽。」然而在2008年交予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在香港中、小學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所需之條件」研究報告中,教育當局卻明顯將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六號報告書中「學校應具備甚麼先決條件才能成功轉用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改為「營造普教中」六個有利條件,為普教中鋪路築橋,訂定全面中小學「中、普融合」的政策方向。筆者相信當「有利的條件」被創造時,藍圖便會公佈,到時蘇州過後無艇搭,反對已太遲。到時教局一定會以幾經研究,久經試行,不要浪費已使用了公帑,不能否定學校已投入的心血等言辭來支持繼續計劃,拒絕擱置。

以下為2008年研究報告中,六點建議社會及學校須「創造」及「營造」普教話教中國語文的有利條件,原文頗長,且略抽取其中有問題部份,以供大家思索。

1. 培訓師資:職前培訓、安排普教中專家到校、暑期普通話沉浸資助計劃。(筆者按:參加教局其他課程俱無資助,甚至暫停,如以往到英國深造英文已停辦多年,唯獨參與此普教中課程有資助。)

2. 學校管理層的態度及策略:建議學校管理層多與教師和家長就這個課題溝通,探討何時推行、怎樣推行等問題。(筆者按:不用理會推行原因,也不用理會對子女中文成績有甚麼影響,總之先推行,袋住先。)

3. 語言環境:具體建議如大眾傳媒可以逐步增加使用普通話廣播的時數,以拓寬普通話學習的語言環境,並製作適合少年兒童觀賞的普通話節目,以吸引他們從小接觸普通話,為普教中作好準備。(筆者按:廣播時數沒可能增多,加一就得減一,當普通話節目時數增加,意味廣東話節目時數減少;普通話語言環境成主力,廣東話語言環境就被削弱。)

4. 學生的學習力:學校可作出配合普教中的安排,為小一或中一新生舉辦暑期普通話適應課程、為普通話能力稍遜的學生開設普通話輔導班等,以強化學生的普通話能力。同時,普教中或會引致學生之間較大的學習差異,建議學校必須加強照顧學習差異的服務,以提升整體學生的學習成效。(筆者按:照顧學習差異不是為照顧語言轉換而引起的學習障礙,而是為學習能力遲緩的學生而設,用廣東話學習沒有問題,用普通話學習出現卻要死背普通話規範語、普通話拼寫,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四號報告書寫得最清楚:「花在這方面的時間,實在可以更好地利用在解決疑難、分析和討論問題等教育活動方面,而這些教育活動對學生的智力發展會更有價值。學生如果透過一種自己並不精通的語言學習,自然會蒙受不利,這是顯而易見的。」)

5. 課程、教學及教材安排:宜由普教中的理論研究層面(例如普教中的成效)轉向實際探究的層面(例如普教中課堂的運作),以助普教中有效地落實推行。(筆者按:與第二項有利條件一樣,不過更露骨,不須理其實際成效,就算累死學生,使學生中文水平下降也沒所謂,課堂中使用普通話教授中文科,霸佔了地盤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6. 教與學的支援:例如聘請教學助理減輕中文科教師在行政和教學上的工作,讓教師有較多的教學空間,以加強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又如聘請普通話的助教,以提升學生普通話的水平。(筆者按:教局所謂的為教師折牆鬆綁,減輕中文科教師的工作量,原來竟然是為普教中而設。全香港任何科目都不曾聘請助教以提升學習該科學生的成績,但普教中課堂的學校,竟然可以因課堂轉換語言引致中文成績變差而聘請普通話助理補習?有這種特權,有這類資助,不是利誘是甚麼?)

在該份交予立法會的研究報告中,結語部份如是說:「綜合來說,以香港目前的情形,並未有足夠的條件,全面在中、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因此,談論全港推行普教中的時間表言之尚早,當務之急是創造以上有利的條件。」也就是說,當有利條件被「創造」得成熟的時候,全面在中、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的時間表就會出現,也即表明教育局的一切推廣普通話活動及資助,其實正在創造「全面在中、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的條件。

口中說不,但身體卻很誠實;堅決否認有中普融合藍圖,但所做的一切原來就是藍圖的主要基底部份。教育局啊教育局,別當香港全部市民都是你私人玩偶,可任意愚弄啊!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8-16-2014/18350]

Friday, August 15, 2014

李國能指應澄清法官非行政當局

前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首度評論國務院的《一國兩制白皮書》,認為將司法機構形容為行政當局是不幸的及不適當的,又指愛國沒有舉世公認的定義,現時法官入職的司法誓言已經足夠。

李國能於報章撰文指出,國務院的《一國兩制白皮書》,在香港引起對司法獨立廣泛的關注是有理據的。因為白皮書英文版,將法官列為管治者 "those who administrate Hong Kong" ,中文版就以「治港」一詞來形容,意思看來是指政府的廣義說法,但英文版用了「administrate」這個字,是很不幸的,也是不適當的,因為這個字在香港的一般理解是行政當局。而司法機關是不屬於行政當局,所以這一方面最好能夠作出澄清,消除任何用這個字引起的憂慮。

李國能又說,更加令人關注的是《白皮書》對法官應該愛國的要求,至於何謂愛國並無舉世公認的定義,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見解,同一個人可以被某些人視為愛國,被另外一些人視為不愛國。

李國能強調,法官不應親任何人或反任何人,法官沒有任何主人,只對法律本身忠誠,根據法律公平和不偏不倚地判決糾紛。他指出現時法律規定,法官入職時要作司法誓言,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已是足夠和合適的安排。

李國能在文章中又直言,感覺到有些人對法治的前景較為負面,但他不認同這種悲觀的看法,在《白皮書》發表後,社會各界都反映他們保持警惕,包括法律界、尤其是大律師界別都是令人鼓舞和欣慰,他更引用西方一句諺語:「恆久警惕乃自由的代價」。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439297]

==========
我一直不忘高中的記念刪中寫了自己的理想,其順序是:1)大律師,2)電腦技術員(以當時的理解,是精通科技的人,非職位頭銜),3)科學家。[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7434082699455&set=pb.100002985904188.-2207520000.1408082714.&type=3&theater]

幾經努力和波折,我很不容易地從問題多多又窮困的家庭、一個小混混變成一個大學生,投身「電腦技術員」;但我仍不忘其餘2個理想,所以我的工作態度一直堅持「法治」(律師)和「求真、進步、智力的推崇」(科學家)的精神。我非常認同「法官沒有任何主人」這句,即使我不是法官或大律師,但打工或生活,我也是以法治思維居多去處事(當然,生活上是多點感情),亦不會當任何人是主人或恩人,批判或評價是盡量不偏不倚的;貫徹理想背後的理念!我除了有英國「精英主義」的特質,還發展了多元智能,彌補英國傳統精英那狹隘的能力。可惜,「赤化」和「劣幣驅逐良幣」的香港已沒有我這進化了的「港英孽餘」的空間了......我的理想不會放在香港了。

好撚憎那些無能又忌才的人,所謂資深的又盲目指80後年輕人不捱得苦,總之一大堆不適合在我身上或某些80後的偏見!我小學就穿「珠仔」、做褓姆、捉魚賣、野外狩獵......,長大後就打工兼讀大......我小時候家庭原來係小康之家,最衰係老豆爛賭,所以細個都係幾窮;雖然父母沒有買什麼玩具,但我仍然能靠自己的實力換取很多玩具回來。當時,不少父母以為我家景不錯,大錯特錯!其實有大部份玩具是從他們的孩子手上玩遊戲贏或交換回來的,其餘的是自己存錢、賺錢買的。單單說「艱辛模式」,我是活過50-60後的「艱辛模式」;所以,我(精準「溫度計」)從交談就很容易觀察到對方是否「溫室」出來的人。

我不像那些人(港豬)這麼醜陋—自己吃過苦頭多是因為自己錯過了黃金機會,卻不擇手段的要別人承受或更多承受!說得再白點,很多自命有經驗的港豬還沒經歷我小、中學所經歷的;對我來說港豬做了幾十年還是在「讀小學」,甚至未畢業(怪就怪你們天資差和不夠努力),跟本沒資格批評我這(跨時代的)「大學生」。

若硬要「承受力」是「個人質素」的重要指標,那麼你們(港豬)全部去南非或中國大陸的山區做訓練!簡直智障!我就因為早已看見到你們的前輩才疏學淺才辛苦一輩子,所以我才讀書!今天你們卻重複你們的前輩的舊路,又諸多阻撓年輕人才進步,不思長進又醜陋到極點!我需要走到你們這麼笨的地步才有經驗的嗎? 才知道讀書重要的嗎? 駛唔駛被大白鯊咬一口才知道牠的威力大? 垃圾!其實最Green的咪就係港豬囉~ 幾十年都係咁「青春常駐」。

我從小到大都很多朋友,但不喜歡靠朋友,即使自己是小混混時或知道家族身份後,也不喜歡「我爸是李剛」;原因很簡單,我自己就是最好名號!大家都互相包容、互惠、講義氣和原則! 唔似依家D大人咁,做朋友為了利,唔係你head我就我head你!呢D都叫做Friend咩? 若是,這只是一種沒有深度、不長遠和不健康的合作關係,真係連小學時的我都不如!除了權力和錢,論才學、經驗和智慧,憑什麼贏過我? 有,人海戰術;嘿!我小學時也試過不分是非的圍毆大人,誰不懂?

政治打壓無問題!我老母和智障姊姊就靠港豬們和政府養,別妄想在我身上取得任何把柄。要我向「垃圾」或不公義認低威,不如殺了我吧!「永遠的零」!共產黨,我老母係好擁護妳又很「中國模式」嫁~ 交俾妳啦~ 沒有妳,她什麼都沒有呀~不是我不負責任,而是我的責任給妳和港豬們搶了。

Wednesday, August 13, 2014

盧斯達:「沒有誰比誰更高尚」從何而來?

看飄流製作近來一篇文章《左膠,與蘇格拉底的敵人》,他提出「哲學家」vs「詭辯家」的概念,謂哲學家關心事物本質,語言只是他們進入真理的工具;但是詭辦家不關心真理,他們關心紛陳的意見,玩弄修辭、文字遊戲,一切與真理無關。

否定一切的詭辯家

這種情況,我一讀就覺得好熟悉。在社會政治話題上,經常會遇到「詭辯家」取向的人,他們大多更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當你說香港人在香港有優先權,他們會問,甚麼是香港人?香港人的定義是甚麼?最後他們會詰問:「人」的意義是甚麼?你說香港有華夏文化,他們會問,華夏文化的內容是甚麼?其實華夏是很虛無的﹗你說,歐美國家的底層基督教文化,他們會針鋒相對:甚麼是基督教文化?根本沒有基督教文化﹗你說香港文化繼承了很深的中國文化,他們說,這是華夏沙文主義,這是霸權,會壓迫其他小眾文化。

他們拒絕語言有任何指涉明確對象,拒絕一切概括性名詞(例如華夏文化、希羅文化)——因為任何概括,都會造成對差異小眾的壓迫,他們嘲笑所有對歷史、源流、客觀以及「真實」的信仰。在西方,這種為反叛而反叛的知識分子,也同樣會否定文藝復興以至法國大革命以來的人權、自由、人道觀念,因為一切事情,都可以被質疑至虛無,都可以是不存在的。

從石洞到基督教

這種自毀的知識取向,是整個時代的氣質。這一百年來,我們的思潮都沒有離開尼采的脈絡。尼采的意義,在於他終結了西方哲學一直以來圍繞「真理」而發展的模式。從柏拉圖的石洞理論,到基督教以「道」(logos) 來形容上帝,都在試圖描述「真理」是甚麼。柏拉圖說我們就像從小到大被豢養在洞穴裡的人,完美的理念世界的影子映照在牆上,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其實是有落差的。

從柏拉圖以來,我們就相信世界和事物都有其本質。基督教以「道」來形容上帝,「道」是「邏各斯(logos)」的中文翻譯。古希臘、古埃及乃至波斯都有這個字,代表哲學上一種統攝萬物的規律原理。基督教認為上帝就是世界和人類的根源、規律和命令。即使是東方哲學,我們都相信有「本質」。儒家認為「仁」是超越世代的最終價值,佛教《心經》講「色則是空,空即是色」,其實也是講本質:世界的一切現象的本質乃是假有,因緣而聚散,因此「空」是一切事物之本質,因此佛教也是試圖找出一個普遍真相。

沒有真理 剩下解釋

到了近代,人類的思想史經歷了一個重大轉折。基督教退出世俗政治的舞台,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破滅歐洲,催生了普遍相信「世界沒有本質」的存在主義思潮。被歸類為存在主義的眾多哲學家,嘗試在一個沒有終極意義的世界重建主體、為自己實際上是一片虛無生命創造意義。「存在先於本質」是這個思潮最著名的命題。這個想法,源流自尼采一輩,下啟困擾現代的「語言遊戲」。

尼采說:「認識只能是甚麼?『解釋』,置入意義,而不是闡明(在大多數場合,是對一個已經變得不可理解、現在已經變成一個符號的舊解釋提出新解釋)。不存在事實情況,一切都是流動的,不可把握的,向後消退的。最持久的東西是我們的意見。」

在尼采的世界,所謂「真理」、「道德」,往往是基督教用強權來置入的解釋,但我們誤以為它是真理。實際上,世界上並沒有穿越一切、永恆不變的真理,只有我們凡人對事物的定義和解釋。上帝定義規律的權力,從此回到我們凡人身上。

權力就是一切

那些拒絕一切「概括」、「歸納」的人,也是出自這種思想的流變。我們不要被解釋,因為被解釋即是主體受到限制,受到壓迫,於是他們拒絕一切歸納性普遍原則。「香港人」對我們來說,當然是一個常識,一個販夫走卒皆明白的概念。但在高深知識份子的口中,卻變成一個可以隨意置換意義、流動不明、內容曖昧的純粹名詞。這其實是「現代國家——極權主義」興起的思想背景——我們不再相信一切,道德、傳統、真理,一切皆虛無,唯有手握「權力」的人可以定義一切,創造一切。有權力可以定義的,就有能力創造「真理」。

差異就是一切

海德格如此評論尼采:「他可以稱得上是西方形上學的完結者:既代表形上學的完成,也是形上學的終結。」的確如此。尼采之後,我們經歷了傳統價值的完全解體,哲學模型的完全顛倒。這種思潮,在香港的「左膠」社群和學院特別流行(不管他們是否真正理解自己為何如此思想)。這種思考方式,去到最後只是文字遊戲,過度執迷「差異」,拒絕任何總結,只會瓦解香港人團結抵抗暴政的可能,最終造成災難性後果。

大陸人在地鐵飲食,相對主義「左膠」禮讚這種「差異」,謂之打破地鐵的管理主義暴政;再高級一點,應用在國家政治上。享受西方「霸權」賦予的人權的哲學家,可以熱烈響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革命,因為這也是與西方完全不同的「差異」文明,是要高舉支持的。蘇聯中國的共產黨專政,也是一種不同於歐美霸權的差異文化,沒有誰比誰更高尚,我們是要尊重的。人權?民主?那是西方發明的概念,我們不搞這一套。

虛無主義是暴政的恩物

高深知識份子很喜歡批評中共,但在思想上,他們都在一個系統。所以有些貌似支持民主的作家,在大陸如魚得水。因為暴政喜歡虛無主義的知識份子。他們頌揚「民主自由」,實際上只是享受破壞,不能建設。依他們的想法,「民主」與「自由」解構到最後,都只是凡人創造的風俗和制度,沒有甚麼穿越性的好壞在其中。專制或者自由,都只是在資本主義的羅網中,沒有哪個制度比哪個制度更高尚。

這種屁話,很熟悉吧?但一句屁話背後還是有很深遠邪惡的哲學源流的。


[http://localpresshk.com/2014/08/evil/]

==========

由於哲理係抽象的,我用實際例子去總結文章主旨(實體化、圖像化哲理):一個很醜又不知醜,但有幾分知識、愛狡辯的女人去參加選美,大說「沒有誰比誰更美麗」的道理,企圖否定大會標準(某種核心價值)。再看看近年的亞姐質素,大會大大降低(或美其名叫「改變」)了「美麗」的標準,是「大陸化」的一種顯性(實體化、圖像化)指標,她們讓你更易理解這篇文章。

「左膠」最危害文明的地方是,那「人人平等」觀念為核心的社會主義,他們所主張的「平等」如把流氓和高才生視為同一等級(質素),然後引申到社會階級問題,反資本主義……結論是「人人平等,人人都應得同樣價值的東西」。在中國大陸人思維中,常常覺得「為什麼別人有的我沒有,上天很不公平,社會欠了我」,加上中國大陸被帝制統治多年,社會階級之超穩定狀況延伸至後代;低階級的,世世代代都是低階級;所以「人人平等」的主張為中國大陸大部份人帶來希望!但「人人平等」是反自然定律的認知和觀念,絕對是破壞文明的思想。當年中共是用這套妖言,攏絡社會階級低的和低等級的兩群,形成最大的「掠奪」一群。奪權後就主張「先讓小部分人富起來」(所以那些受益的大陸人或流氓深信「沒有共產黨,你誰都不是」),還原先有的階級制社會,但其階級已跟「人的等級」極不相稱了。嘿!用「人海戰術」達致「劣幣驅逐良幣」,其實只是「破壞」,並非建設,一點都不高深的。現今中共又重施故技。可惜,「橋唔怕舊,最緊要有人受」。豬這物種,從古代到現代都存在的;中國也有六千多年的養豬技術。在極權或帝制的社會,決定命運的不是個人的性格,而是社會的「含豬量」高不高。

我不是極端資本主義者。不論文明高低,其社會都有「奪權」的自由和規則;但文明度低的「奪權規則」會帶來「破壞」多於「建設」。在港英時期所實行的資本主義是結合英國的「精英主義」,其「有能居之」的原則是受品格修養、法治所規範,人人享有「平等機會」,但絕不是「人人平等」;其社會地位與個人能力成正比。但在中共模式的「精英主義」之下的「有能居之」則受「人治」和預設的階級所以規範,並停留「物競天擇」這低等原則外,其社會地位與個人能力往往成反比。若你說中共低等或不文明,她就會駁斥「沒有誰比誰更高尚,只是差異而已」。嘿!在街上隨便看看老外和中共大陸人的行為,就知道差很大了吧!「沒有誰比誰更高尚」,騙誰?

落後的、不擇手段地拖着香港後腿的中共和中共大陸人已這麼囂張、財大氣粗,將來她全面控制香港後或超越了,必定會理直氣壯地用「精英主義」來狠狠的打香港人一巴。這情況就像當年毛澤東發動流氓奪權後,霎時變成「暴發戶」的流氓便會釋放報仇行為來補償心理—破壞別人、建設自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中共或中共思維的人絕非「和平的獅子」。

Sunday, August 3, 2014

傻女



歌名:傻女
原唱:陳慧嫻
作詞:林振強

這夜我又再獨對 夜半無人的空氣
穿起你的毛衣 重演某天的好戲
讓毛造長袖不經意地 抱著我靜看天地
讓唇在無味的衣領上 笑說最愛你的氣味

我恨我共你是套 現已完場的好戲
只有請你的毛衣 從此每天飾演你
夜來便來伴我坐 默然但仍默許我
將肌膚緊貼你 將身驅交予你
准許我這夜做舊角色 准我快樂地

重飾演某段美麗故事主人
飾演你舊年共尋夢的戀人
再去做沒流著情淚的伊人
假裝再有從前演過的戲份

重飾演某段美麗故事主人
飾演你舊年共尋夢的戀人
你縱是未明白仍夜深一人
穿起你那無言毛衣當跟你貼近


==========
對着網上扮純情的「妹妹」(尤其是在網絡「釣魚」的大陸騙子),我會問她「叔叔很好人,妳想叔叔飾演咩人?」,並附上這首歌。 (賤人)

警隊當通例無到 休班警反佔中「睇唔到有問題」

警務處署理行動處處長張德強,在電台訪問中聲稱警員在休班時以私人身份參與「保普選、反佔中」的簽名活動「睇唔到有問題」。

張德強今早(8月2日)出席商台節目時,被訪問對警員可否參與「保普選、反佔中」的簽名活動,他認為根據基本法及人權法,香港市民有表達意見權利,當然警務人員也同樣擁有,因此只要符合內部通令,警察休班時以私人名義,自己選擇向「違法行為」表態是沒有問題。

不過根據《警察通例》(Police General Orders)通則34的條文,已寫明「警務人員應經常避免參與任何足以影響其公正執行職務的活動或任何可能使市民誤會會影響其公正執行職務的活動,尤其不能參與《警察通例》所界定的政治活動」,在「保普選、反佔中」高調地與「和平佔中」打對台,並就政改發表意見,難免讓人聯想支持簽名行動是刻意對特定政治團體作出支持。

除此以外,張德強亦回應七月二日凌晨的拘捕行動,表示遇到「緊密、用力的手繞手」,如果警方不用「最低壓點的力」,則無從合法清場,但不少報道片段及相片,均清楚顯示市民被單獨抬離現場時,仍可見警方屈曲示威者手腕,令不少示威者承受痛楚。

======================

警察通則34:
警務人員應經常避免參與任何足以影響其公正執行職務的活動或任何可能使市民誤會會影響其公正執行職務的活動,尤其不能參與《警察通例》所界定的政治活動,但以下情況則屬例外:

(a)以登記選民身分投票;或
(b)正在放取離職前休假,並已獲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批准參與有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香港特區代表及/或全國人大選舉會議的競選或助選活動;或
(c)已按照《公務員事務局通告第 9/2010 號》的規定,獲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批准參與村代表選舉。

「政治活動」包括:
(a)支持或參與政治團體的政治活動;
(b)非為執行職務而公開發表政治言論(包括向傳播媒介發言);
(c)派發政治刊物;
(d)為任何候選人的政治觀點或競選政綱宣傳或辯護;
(e)為政治團體拉票或助選。



[http://passiontimes.hk/article/08-02-2014/1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