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被戰勝。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危險的。不要再悲哀地回首往昔,它已一去不復返;明智地改善現在,它屬於你;滿懷信心,勇往直前,迎接迷濛的未來。唯一的善是知識,而唯一的惡是無知。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是自私;只有忽視他人的利益,才是自私。思考才是才智的工作,幻想是才智的樂趣。讀經典書籍就如同和過去世界上傑出的人談話。「包容」的前提是「不能以施恩者或主子的身份自居」。
熱門文章
-
撮要:如今係香港脫共的黃金機會,只要十月一號前行動升級,奮勇向前,迫到中國出解放軍,國際就會以美國為首,制裁中國,直至其滅亡。田二少話北京為保國慶,十一之前會出解放軍,鎮壓香港示威遊行。特朗普總統講明take on China,警告習總勿在港重演六四;兩黨議員聲明企在港人一方反中...
-
利益申報:本人不屬任何政治組織成員。一切行為或言論均出自本人之信念和價值觀之驅動,沒有收取任何個體或組織的利益。 世界各地有不少像 Edward Snowden 的人,而我只是較早一點在香港「爆發」。2014年之前,我的所有網絡社交平台和日誌都是設為最私隱化/保密的。 工作時...
-
整合 明居正教授對中共控制香港的研究框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I-7UBlrkc )和個人想法,而得出個人想法的(框架延伸)概念圖:
-
在他初認識女友時,是他另一個朋友早就認識的......這女孩出現後,發生了很多事,搞到他朋友跟他不和,現在他朋友不聽他電話。 我們三個男孩都知道這個女孩分別我們面前 說選擇性的話和偷偷挪用男孩手機發照片 ,(多種有關動機但不同事件構成的)企圖挑撥我們為她爭執。我和他朋友是最早...
-
我一共被香港海關捉到2次帶私煙 , 每次都是在我失業多時、最沒有錢的時候,而且我每次被捉時都是穿著最平凡時。我沒有一個朋友被捉過,偏偏就是最平凡的我被捉!擺明係「做我」! 海關還在審問期間,企圖以確認住址為理由,叫我提供在港親戚或朋友的聯絡方法!我回「沒有,只有我媽」。 ...
Saturday, August 16, 2014
口中說不,身體卻很誠實教育局
教育局於本年7月26日,在《大公報》回應一人一信促教育局撤回普教中政策時,指「有些人將校本支援組對推行『普教中』學校處理校本課程的建議無限上綱,引申為本局訂定『中、普融合』的政策藍圖,甚至是推普滅粵,是毫無事實根據和誤導視聽。」然而在2008年交予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在香港中、小學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所需之條件」研究報告中,教育當局卻明顯將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六號報告書中「學校應具備甚麼先決條件才能成功轉用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改為「營造普教中」六個有利條件,為普教中鋪路築橋,訂定全面中小學「中、普融合」的政策方向。筆者相信當「有利的條件」被創造時,藍圖便會公佈,到時蘇州過後無艇搭,反對已太遲。到時教局一定會以幾經研究,久經試行,不要浪費已使用了公帑,不能否定學校已投入的心血等言辭來支持繼續計劃,拒絕擱置。
以下為2008年研究報告中,六點建議社會及學校須「創造」及「營造」普教話教中國語文的有利條件,原文頗長,且略抽取其中有問題部份,以供大家思索。
1. 培訓師資:職前培訓、安排普教中專家到校、暑期普通話沉浸資助計劃。(筆者按:參加教局其他課程俱無資助,甚至暫停,如以往到英國深造英文已停辦多年,唯獨參與此普教中課程有資助。)
2. 學校管理層的態度及策略:建議學校管理層多與教師和家長就這個課題溝通,探討何時推行、怎樣推行等問題。(筆者按:不用理會推行原因,也不用理會對子女中文成績有甚麼影響,總之先推行,袋住先。)
3. 語言環境:具體建議如大眾傳媒可以逐步增加使用普通話廣播的時數,以拓寬普通話學習的語言環境,並製作適合少年兒童觀賞的普通話節目,以吸引他們從小接觸普通話,為普教中作好準備。(筆者按:廣播時數沒可能增多,加一就得減一,當普通話節目時數增加,意味廣東話節目時數減少;普通話語言環境成主力,廣東話語言環境就被削弱。)
4. 學生的學習力:學校可作出配合普教中的安排,為小一或中一新生舉辦暑期普通話適應課程、為普通話能力稍遜的學生開設普通話輔導班等,以強化學生的普通話能力。同時,普教中或會引致學生之間較大的學習差異,建議學校必須加強照顧學習差異的服務,以提升整體學生的學習成效。(筆者按:照顧學習差異不是為照顧語言轉換而引起的學習障礙,而是為學習能力遲緩的學生而設,用廣東話學習沒有問題,用普通話學習出現卻要死背普通話規範語、普通話拼寫,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四號報告書寫得最清楚:「花在這方面的時間,實在可以更好地利用在解決疑難、分析和討論問題等教育活動方面,而這些教育活動對學生的智力發展會更有價值。學生如果透過一種自己並不精通的語言學習,自然會蒙受不利,這是顯而易見的。」)
5. 課程、教學及教材安排:宜由普教中的理論研究層面(例如普教中的成效)轉向實際探究的層面(例如普教中課堂的運作),以助普教中有效地落實推行。(筆者按:與第二項有利條件一樣,不過更露骨,不須理其實際成效,就算累死學生,使學生中文水平下降也沒所謂,課堂中使用普通話教授中文科,霸佔了地盤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6. 教與學的支援:例如聘請教學助理減輕中文科教師在行政和教學上的工作,讓教師有較多的教學空間,以加強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又如聘請普通話的助教,以提升學生普通話的水平。(筆者按:教局所謂的為教師折牆鬆綁,減輕中文科教師的工作量,原來竟然是為普教中而設。全香港任何科目都不曾聘請助教以提升學習該科學生的成績,但普教中課堂的學校,竟然可以因課堂轉換語言引致中文成績變差而聘請普通話助理補習?有這種特權,有這類資助,不是利誘是甚麼?)
在該份交予立法會的研究報告中,結語部份如是說:「綜合來說,以香港目前的情形,並未有足夠的條件,全面在中、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因此,談論全港推行普教中的時間表言之尚早,當務之急是創造以上有利的條件。」也就是說,當有利條件被「創造」得成熟的時候,全面在中、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的時間表就會出現,也即表明教育局的一切推廣普通話活動及資助,其實正在創造「全面在中、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的條件。
口中說不,但身體卻很誠實;堅決否認有中普融合藍圖,但所做的一切原來就是藍圖的主要基底部份。教育局啊教育局,別當香港全部市民都是你私人玩偶,可任意愚弄啊!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8-16-2014/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