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Tuesday, July 10, 2018

引「忘年戀」例子簡說中港臺三地女性的婚姻觀念

大陸的「真愛」=70(+-10)%財產+20(+-10)%外表+10(+-10)%內涵;所以大陸「蝦條哥」通常是或裝有2+套私房及車的人。

新香港的「真愛」=60(+-10)%財產+25(+-5)%外表+15(+-10)%內涵;所以新香港「蝦條哥」需要月入2萬+和最好有私房的人。

港英的「真愛」=50(+-10)%財產+30(+-5)%外表+20(+-10)%內涵;所以港英「蝦條哥」只需有車或月入一兩萬的帥哥。

臺灣的「真愛」=40(+-10)%財產+30(+-10)%外表+30(+-10)%內涵;所以臺灣「蝦條哥」只需要有才華、懂打扮的人。

郭富城(或其他明星)也是老夫少妻,但為什麼很少人批評他倆的「真愛」?因為那些男人/明星夠帥、青春常駐,外表上絕對是配得起有餘;他倆的「真愛」接近「港式真愛」。

大陸妹和新香港人等具「小農DNA」的女人比較明白老夫少妻的「真愛」,你「懂」的我「不懂」。中國特色的婚姻不是「愛情的升華」,是「財產的升級」、「交易」或「人口販賣」,其中介人/公司只不過是「子宮交易所」;這是貧窮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特徵之一。現今「富有」的中國卻保留著明顯的貧窮國家文化和價值觀特徵,是「虛胖」。

不管哪裡的「真愛」,「剩女」就搵技師「撩閪」或「叫鴨」「解渴」算吧啦!這還過得快樂點~ 這是她們「只看現金,不懂看現值」、決策錯誤或「經營」差的後果;猶如那些少年搵快錢而荒廢學業一樣,老大徒傷悲!更強的情報網都難以幫扶「剩女」回到「正軌」, 尚有理智的反而會加多提防被詐騙情報網圍獵。


<<相差40歲爺孫戀!前港姐何艷娟嫁澳博高層!圈中忘年戀大有人在!>>


註:
「蝦條哥」:客觀說是「容易追到對象的男性」 ,通常指是「渣男」,但事實是不一定。

「小農DNA」:
1) 「小農DNA源於中國農民的基本性格:嫉妒、自私和猜疑,因為眼前的農地就是全世界;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吃飽,腦袋沒有內容,不懂推理、邏輯,奴性重等等......

2)「長久以來,世界各地的本土族群主義者都喜歡把自己所定義的本土,把自己所要捍衛的那個本土,視為一具身體。只有站在這種形象的隱喻基礎之上,他們才能順利號召民粹激情,打擊一切外來的「細菌」和「病毒」;同時嚴厲檢視這具身體之內的一切「器官」、「組織」與「細胞」,看看其中有沒有外敵潛伏,又有沒有病變了的叛徒。這種隱喻固然是普世的,但不同地方自有它獨特的本土資源,為這套抽象隱喻奠下了它在本地生根的基礎。

例如香港,最早為這類身體隱喻提供線索的,大概就是才子陶傑了。十多年來,「DNA」這個字眼反覆出現在陶傑兄的文章和節目之中,它有時會和「小農」搭配,形成「小農文化DNA」;有時則與「中國人」嫁接,組成「中國人的DNA」。雖然他幾乎沒有仔細界定過他所說的「DNA」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我們大致可以把它理解為「民族性」和「文化本質」一類的東西。儘管「民族性」與「文化本質」是組在社會科學上很有爭議的概念,不夠嚴謹,而且過時;可它卻很符合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直觀感受,可以即時回應我們平時對「典型」(Stereotype)的需要,所以這些概念始終流傳,一直不衰。

陶傑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把「民族性」等玄而又玄的概念,具體化成了非常物質非常有機的文化「DNA」(請注意,他所說的文化「DNA」又和「Meme」不同),彷彿民族性是種深深根植在一個身體上的東西,難以割捨,怎麼自覺怎麼改造都不會有用。說到這裏,就已經近乎種族主義了,似乎一個人或者一個社群的成員,之所以有某種和行為某種心態,全是與生俱來,命中註定。當然,文化「DNA」這類組合本身很矛盾,因為一樣物事既然是文化的,它多多少少就不可能完全受制於自然的身體條件;反過來說,我們也實在很難從生理的角度解釋一切文化現象。比方說很多人都覺得會排隊、守秩序,乃是香港人特質的一部份,但你該如何在香港人的基因組合上頭找到這種特質的依據呢?一切矛盾,理論上的重重問題,皆不能妨礙陶傑縱其才具。本來就是一位作家,以形象之語,逞天賦之能,大家都不會太過深究他筆下的用字是否經得起嚴格的檢驗。於是「中國人身上有小農DNA」,和「中國文化的DNA變不了」之類的說法,漸漸就成了民間廣為流傳的套語了。

與才子氣十足的陶傑不同,陳雲自許是個嚴謹的理論家,要為今日中國和香港的局勢與難題給出一套周全的解釋。陶傑會為了效果而干犯種族論斷之大不韙,把中國文化「DNA」講成一種古已有之,始終不變的根本毛病。陳雲則先從經典和局部民俗當中提煉出一套淳美典正的已逝「華夏」,再將現在的大部份問題歸在四九年後建政的共產黨頭上。較為cynical的陶傑不只不提出任何正面的理論和行動綱領,他對香港人也是不客氣的,覺得我們就算接受過英國「高等文化」的洗禮,終究洗不掉身上「小農DNA嗰陣味」。陳雲卻標榜香港,認為我們在英治之下保住了前朝遺緒,應該以一城之力在未來反濟胡化了的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