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Tuesday, July 28, 2015

「支那人」的用詞是羞辱?

------------------------------------------------

阿里山車禍後,嘉義市政府社會處卅多歲詹姓科員,在噗浪稱陸客「支那人」,還說意外當天長官趕著要發放「支那人五千元,實在給太多」,引起爭議。詹姓科員表示,「支那」說辭是一種KUSO用法,部分言論則是轉述,並非他本意。

嘉義市社會處長林建宏表示,身為公務員盡可能不要在網路上表達個人意見,這樣的留言,有失當之處,市府會再加強輔導。

阿里山翻車意外,造成陸客死傷,嘉義縣市政府也投入救災,卻有網友發現,一名嘉義市政府的科員,在網路上留下不恰當言論。經查證,這名科員任職於嘉義市政府 七年,是編制內的公務員,畢業於台灣大學。他所引發爭論的留言是:「一個人先發五千,同事立刻嫌太多,支客果然受到討厭」。

-----------

支那 支那人,是日本倭寇侵略亞洲侵略中國的時候,日本鬼子對中國人的污蔑

爲何中華民國臺灣人也污蔑中國人?因為一些臺灣人的父母是日本人

比列說明,民進黨的辜某某,他是漢奸家族,他的爺爺有四個老婆,其中兩個都是日本女人,他的爸爸有兩個老婆,其中一個是日本女人。還有,日本人殖民臺灣51年,日本兵不可以帶著自己的日本老婆在臺灣住,日本兵就包二奶,和福佬漢奸女人結合

一些臺灣人是日本人,他們污蔑中國人是支那人成習慣

----------------------------------------------------------------------------

他的留言引起了我的興趣,「支那人」到底是不是一種蔑稱?留言格友認為是,因為支那是日本用來稱呼中國的方式,特別是在中日戰爭時期,日本常用支那人來稱呼中國人,因此支那是一種蔑稱。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支那」其實是日文從英文「China」的發因而來的,而「China」的英文又是從「瓷(chin)」或是「契丹(Cathay)」而來,再考量當初日本興 國的年代恰好是清朝末期,我覺得「支那」本身並沒有什麼貶意,就只是一種對於中國人的稱呼方式,而與那些刻意使用的稱呼,例如「阿六仔」,所表達的貶意是 不同的。

但是因為當時中國國家的貧弱,以及日後戰爭的糾葛,讓支那一詞的確出現一些負面的意思,但這些負面意思的形成原因非常複雜。首先如同現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對 比,那時候的日本人認為中國的一切都是落伍的,可以被輕視的,所以「支那」就像現在對於「Made in China」的看法,認為傳達了落伍劣質的涵意。另一方面,被稱為「支那」的中國因為日本的侵略暴行以及民族自卑的情節,認定「支那」就是一種對於中國人 的羞辱稱呼,自此「支那」成了敏感的詞彙。

然而就我個人而言,去質疑「支那」稱呼全然是污衊是毫無道理的。因為如果支那是蔑稱,那做為日本支那源頭的英文China就不是蔑稱?所以只批評使用「支 那」來稱呼中國人是毫無道理的。但是如果刻意使用「支那」去稱呼「中國大陸來的人」就可以質疑使用這個詞彙的言說者的背後動機。因為中文已經有本身的詞彙 足以去正確描述那些從中國大陸來的遊客,但那位詹姓科員卻捨此不用而刻意去用日文的「支那人」來稱呼,這就故意用閩南語把馬英九的九唸成狗一樣,再怎麼辯解都無法解釋用字者內心的種族歧視情節。

但是我也希望給我留言的格友以及跟他有類似想法的格友們,不要把批評無限上綱,認為只要用「支那」一詞就是污衊,然後娶日本太太就是日本人,就是瞧不起中國 人。如果這樣邏輯成立,那很多現在娶日本太太的台灣人就是日本人?很多日據時代的台灣人沒有娶日本太太就不會認為自己是日本人?希望格友能夠深思。

[http://blog.udn.com/zombie/5153814]


其實「支那」本身是中立名詞,也是日本人當時稱呼清朝本土人士的名詞,只是現今的中國人自卑心作祟而已。叫古代的「支那」又自卑,叫現代的「大陸仔」又自 卑,中國人從是清朝自卑到今天,沒辦法;至於叫「中國人」呢? 還可以,不過很多跑到別國定居的卻不想做「中國人」了。
 從古代到現在,「中華大陸」地區有不少賢人勸告;近代一點也不少作家罵,以及外國聯軍;但.......「中國人」就是一個「講也不聽,罵也不聽,打就仇恨」的民族集體。日本人被外國人打了一次便快速醒覺,不單止沒有仇美反而成好友,「中國人」互打、被打了幾千年也是「豬」,仇恨別人。

劣根、劣質持續幾千年,自己做爛品牌,沒有成就感而自卑之餘,面對比自己優越很多的人日本人就更無地自容、妒忌;他們唯一可挽回自尊的,就是抺黑或挖優越者的小事來化大、指責;不單止沒有反醒檢討,還盲目擁抱極權、自我安慰、賣弄悲情,求苟且偷安;世世代代也自卑。

以學術來看,「支那」一詞是引經據典,有歷史、有日本語言特色,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名詞,但自卑心卻把它醜化;醜不在於其詞,是在聽者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