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被戰勝。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危險的。不要再悲哀地回首往昔,它已一去不復返;明智地改善現在,它屬於你;滿懷信心,勇往直前,迎接迷濛的未來。唯一的善是知識,而唯一的惡是無知。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是自私;只有忽視他人的利益,才是自私。思考才是才智的工作,幻想是才智的樂趣。讀經典書籍就如同和過去世界上傑出的人談話。「包容」的前提是「不能以施恩者或主子的身份自居」。
熱門文章
-
撮要:如今係香港脫共的黃金機會,只要十月一號前行動升級,奮勇向前,迫到中國出解放軍,國際就會以美國為首,制裁中國,直至其滅亡。田二少話北京為保國慶,十一之前會出解放軍,鎮壓香港示威遊行。特朗普總統講明take on China,警告習總勿在港重演六四;兩黨議員聲明企在港人一方反中...
-
利益申報:本人不屬任何政治組織成員。一切行為或言論均出自本人之信念和價值觀之驅動,沒有收取任何個體或組織的利益。 世界各地有不少像 Edward Snowden 的人,而我只是較早一點在香港「爆發」。2014年之前,我的所有網絡社交平台和日誌都是設為最私隱化/保密的。 工作時...
-
整合 明居正教授對中共控制香港的研究框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I-7UBlrkc )和個人想法,而得出個人想法的(框架延伸)概念圖:
-
在他初認識女友時,是他另一個朋友早就認識的......這女孩出現後,發生了很多事,搞到他朋友跟他不和,現在他朋友不聽他電話。 我們三個男孩都知道這個女孩分別我們面前 說選擇性的話和偷偷挪用男孩手機發照片 ,(多種有關動機但不同事件構成的)企圖挑撥我們為她爭執。我和他朋友是最早...
-
我一共被香港海關捉到2次帶私煙 , 每次都是在我失業多時、最沒有錢的時候,而且我每次被捉時都是穿著最平凡時。我沒有一個朋友被捉過,偏偏就是最平凡的我被捉!擺明係「做我」! 海關還在審問期間,企圖以確認住址為理由,叫我提供在港親戚或朋友的聯絡方法!我回「沒有,只有我媽」。 ...
Monday, December 10, 2018
和一個正在追的「刁蠻」女孩約吃飯後感想
前幾天週末,約了個大陸90後「刁蠻女」吃飯,約會遲到、吃飯玩手機、走路快、說話直......她說我很多規矩,我解釋一翻為啥要有那些「規矩」後,她的回覆是「我們想法不一樣」、「改變不了」(
我朋友一語道破「佢都係想攞勢啫」。大部份/沒有矛盾前提的約會見面要「裝兇作勢」的話,何必見面? 現在是幫派出來爭地盤還是組織代表利益之爭的談判?
),其實懂事和有教養的人會明白約吃飯那短短一、兩個小時是比較「珍貴」、沒有什麼急事是不可以擱置一會,知道什麼是「尊重」。另外,如果這麼短時間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慾望/行為,怎樣長時間相處? 突然發現她蠻像中學時的我,再回看現在的我比較「悶」(
好朋友也這樣說過我。那女孩很多次跟我聊天都被我催眠到坐着也可以入睡,真的,完全沒誇張,哈!
),又看到病後痊癒的我整個都慢了......
除了第一、二任,很難得有個人陪我安靜2個小時不說話。陪我喝酒的是個聾啞的朋友。另一邊廂,是個大陸80後人妻。她很聊得來,我遇到感情問題都蠻喜歡找她聊,但我們之間話超少,哈~世界就是這樣,越有接近思想的往往越少話;所以不以為常聊天的都是好朋友。
不管是好朋友還是女朋友,跟我合得來的都有很安靜的時候。現在想追那個......有點像我前女友那麼固執、任性,差別在一個超多規矩,一個超愛自由,共同點是大部份美女帥哥都一樣「比較任性」(
缺乏美女帥哥的人,請不要誤會他們都是「刷大牌」。其實只是他們的圈子跟一般人不一樣,他們往往比一般人更多困擾、更怕遇到不好的人,如我前女友。他們的任性可以是來自「不罕稀」,也可以來自「防禦」,但身邊好友或圈子的影響力最大。總之,不管美醜,看外表評論任何人也只不過是一種「任性」
)!愛規矩的堅持習慣的規矩,愛自由的堅持自己的自由;不管是守規矩還是愛自由,太固執於一套都是一種「任性」(性格、價值觀、思想都是習慣出來的)。如果說「大部份人都是自我中心」是不準確的,我認為是「以圈子為中心」居多;最重要是知需求和分寸。但那80後人妻跟「刁蠻女」都差不多圈子,但結果不一樣;所以人文圈裡有異數,是她讓我留一點希望在那圈子。
我聽到那80後人妻說「不要太累自己」,就更明白前女友不是不愛我,是真的在認識我之前已被「磨到很光」......其實我跟前女友和「刁蠻女」都是那麼認真過。你說感情要陪養,談過一兩次戀愛的人都知道,認真的人更清楚,但,唉......現在已經不是年輕了,有工作、有朋友、有應酬、有自己空間、父母開始老......都是要時間和精神去化解。現代出社會幾年的人,哪有一個有那麼多時間和心力去陪養;看!有多少父母有時間照顧小孩?有多少公司給長時間培訓員工?整個社會都是充滿「快餐」的。
這個社會有兩種人最多,一種是貌似果斷但背後很多規矩的神經病(中層階級佔最多),一種是推崇自由的野蠻人(年輕人、暴發戶後代和低層階級佔最多),兩個都是極端或很任性的人。我蠻多遊走「守規矩」和自由、老幼新舊、高低層次......之間,也很清楚不同時代、文化以及中港臺(和一點外國文化)的不同,說到底,一切矛盾都離不開某個長輩說過,媽和爸、我的關系「只是缺乏共同語言」。可惜,人跟社會或國際關系最大的差別是,人沒有那麼長命和資源去改革/改變/培養;尤其是現代的城市裡,一個小孩已經夠兩個大人「受個夠」了,哪有舊時代或農村裡的「放養」那麼輕鬆?而且,天才的時間是一日如十年,凡人的時間是十年如一日。
另外,「刁蠻女」發脾氣時說到「那麼多規矩......要罰款嗎」讓我想起,大陸最普及、有即效但也是最差的管人方式就是「罰款」!難怪很多大陸男女都是看錢做人。領導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文明國家的商業圈或民間是沒有罰款概念的。錢只是解決暫時或有局限的問題,深層次問題呢......「家教」很重要。自律性高的人根本不覺得我那些「規矩」算什麼,前女友還覺得我沒什麼規矩呢~媽就更不用說,是陸臺港三地女孩一致認為的麻煩或沒教養、「公認」的「極品」。
最後,「刁蠻女」,連有沒有被情報網操作或操作多少我都評估了;就算有,也很少且低針對性對抗。主要是她的成長土壤和圈子里缺乏自律文化,她這例子一點都不新鮮,反而蠻普及、有時代性。大部分情況,其實掌握一個「獨立個體」的情況不難,掌握一個個體和外部影響因素的情況才難;就算是個惡魔,只要它的圈子是天使,它也不會壞到哪裡去。她......那女好友說「多看幾次吧」......「刁民」真的蠻考驗「領導」的功夫~ 總結,隨緣,最重要是「不要太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