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可兒(Elisa
Lam,Lam的粵語譯音也可為「林」,也可能為林可兒)離奇死亡,引發全球關注。陸媒《南都網》記者2月25日電話連線「華裔神探」的李昌鈺博士,他目
前在美國「冷案中心」協助各國偵破疑難案件;作為知名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非常重視「讓證據說話」的原則,在電話採訪中,他從刑事鑑識的角度對藍可兒案進行評論。
李昌鈺表示,藍案不一定是自殺,但由於因為他沒有直接參與調查到這個案子,所以只能根據媒體報導做一些評論。就該案件來說,藍可兒的屍體在水塔中發現,只有2種可能性,1是她自己掉進水塔,2是別人謀殺她。
李昌鈺說明,死亡方式和死亡原因是2件事。在美國死亡方式分為5種:自殺、他殺、意外死亡、自然死亡和死因未明;而死亡原因大概有30多種,包括淹死、毒死、槍擊、刀傷等等。所以遇到這種情況,首先一定要看她是生前落水還是死後落水,這些都不難判斷,可以檢查胃部、肺部有沒有進水,看氣管裡微生物是否和水箱裡一樣等等;第2、要看她是否有外傷、內傷;然後,要看有沒有使用毒品、酒精、藥物等,進行分析檢測,有這些結果後,再來做一個詳盡的結論。
◄詭異陳屍塞西爾酒店,藍可兒最後影像。(圖/擷取自YouTube)
至於藍可兒屍體化驗與檢測的部分,李昌鈺表示,大概分成3個部分,首先是驗屍,如有刀傷、繩索勒傷或者槍傷,她有沒有被打傷、打暈,通常很容易就能
看到,肺和胃裡面有沒有進水也很快可以知道。再來如果使用了毒物、藥物,一般1至2天就能檢測出來,如果是奇怪的毒物,可能需要送到特別的毒物實驗室才
行,要送樣品到世界上僅有的幾個實驗室才能分析。最後,要看過去的病歷,看她有沒有精神方面的問題,要將以前的X光和現在的X光進行比較。
李昌鈺補充說,除上述幾樣之外,還要留意水塔有多高,有沒有上鎖?她會不會爬上去?上面能不能找到她的指紋?聽說她被發現時是裸體,究竟掉入水塔中時是裸體、還是有穿衣服?假如是裸體,她從房間走到水塔處、爬上去,過程中有沒有留下微物證據?這些需要很有經驗的人才能分析。
李昌鈺說,他們做任何偵查都不能預設立場。假如真的如網路上傳言,藍可兒是裸體,那當然很可疑;假如是自殺,要看有沒有遺書,這很容易可以知道有沒有(遺書)。此外,有人說是因為情感糾葛,由於這些是傳言,在沒有真正掌握物證之前,很難去判斷。
李昌鈺也針對電梯的影像提出質疑,警方只公布藍可兒在電梯中那一段,常理來說影像應該不會那麼短,而且一般人也不清楚那一段影像是什麼時候拍攝的,很容易造成誤導。
►藍可兒失蹤的塞西爾酒店(Cecil Hotel)。(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李昌鈺推論,假如沒有外傷,還有其他疑問:「她的衣服去了哪裡?」衣服鞋子是在她自己的房間裡、還是丟在了水塔外面?這個很明顯應該馬上公布出來。
假如我到現場偵查,第1步就是找她的衣服,還有皮包、手機等,這些東西女孩通常會有,它們在哪裡?然後,看看她住的房間有沒有遺書,有沒有打鬥的痕跡,有沒有杯子、瓶子,有沒有什麼殘餘物;假如發現有酒瓶,我就會驗酒精。假如杯子裡有殘餘物,那就比較容易和死者身體裡的東西去比對。
此外,通過手機,可以發現藍可兒最後和誰通話。電梯影片應該有時間,幾分幾秒、哪一天,從她還活著的時候開始,經過的每個時間段都要算出來。這個案件,需要很多的人證、物證、事證,好像拼圖一樣,拼出一幅完整的圖;現在只是看網站上的訊息,我不願做太多的評論。
陸媒記者詢問李昌鈺博士,「洛杉磯警方有沒有邀請你參與該案的偵破?」李昌鈺表示:「沒有,我已經退休好幾次了,已經退出江湖。」他目前為美國「冷案中心」工作,假如這個案子持續很久仍未偵破,才會送到「冷案中心」,由他們提供幫忙協助;無論如何都必須由當地警方提出要求,冷案中心才能提供協助、參與調查。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303/169805.htm]
啊! 有時安眠藥是驗不出來的。如果影片是與案無關的線索,哪我就沒話好說了~ 我可以獲到的證物和逹到資訊的範圍有限。上天會否填補我那缺了30%的自信度呢?
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被戰勝。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危險的。不要再悲哀地回首往昔,它已一去不復返;明智地改善現在,它屬於你;滿懷信心,勇往直前,迎接迷濛的未來。唯一的善是知識,而唯一的惡是無知。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是自私;只有忽視他人的利益,才是自私。思考才是才智的工作,幻想是才智的樂趣。讀經典書籍就如同和過去世界上傑出的人談話。「包容」的前提是「不能以施恩者或主子的身份自居」。
熱門文章
-
撮要:如今係香港脫共的黃金機會,只要十月一號前行動升級,奮勇向前,迫到中國出解放軍,國際就會以美國為首,制裁中國,直至其滅亡。田二少話北京為保國慶,十一之前會出解放軍,鎮壓香港示威遊行。特朗普總統講明take on China,警告習總勿在港重演六四;兩黨議員聲明企在港人一方反中...
-
利益申報:本人不屬任何政治組織成員。一切行為或言論均出自本人之信念和價值觀之驅動,沒有收取任何個體或組織的利益。 世界各地有不少像 Edward Snowden 的人,而我只是較早一點在香港「爆發」。2014年之前,我的所有網絡社交平台和日誌都是設為最私隱化/保密的。 工作時...
-
整合 明居正教授對中共控制香港的研究框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I-7UBlrkc )和個人想法,而得出個人想法的(框架延伸)概念圖:
-
在他初認識女友時,是他另一個朋友早就認識的......這女孩出現後,發生了很多事,搞到他朋友跟他不和,現在他朋友不聽他電話。 我們三個男孩都知道這個女孩分別我們面前 說選擇性的話和偷偷挪用男孩手機發照片 ,(多種有關動機但不同事件構成的)企圖挑撥我們為她爭執。我和他朋友是最早...
-
我一共被香港海關捉到2次帶私煙 , 每次都是在我失業多時、最沒有錢的時候,而且我每次被捉時都是穿著最平凡時。我沒有一個朋友被捉過,偏偏就是最平凡的我被捉!擺明係「做我」! 海關還在審問期間,企圖以確認住址為理由,叫我提供在港親戚或朋友的聯絡方法!我回「沒有,只有我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