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Friday, January 25, 2013

「朋友海」中的感嘆

習慣了用潮語溝通模式,令人無法表逹、修飾內心的感受。簡單的表情符號代替了有「年輪」的表情。

繁忙的生活,相聚的時間和心情都大大減少。金錢換來的是空虛和膚淺。空虛的「我今天買了什麼」,空虛的「我今天去了哪」,空虛的「我今天做了什麼」;膚淺的「哪裡有大減價」,膚淺的「哪家店的東西很好吃」,膚淺的「哪裡很好玩」。Facebook的留言中所找到的,來來去去都是娛樂、簡單的心情或其他事件的發生或概況,而這些概況往往在「朋友海」中淹。朋友的留言,不再是朋友之間的溝通,而是別人的宣傳機器。

另外,不少公司高層很容易就可以窺看員工的網上私人空間,私隱的失去會變成打壓員工的力量。公司出現問題,只要牽涉高層,員工不敢發聲;員工的私事,也有可能成為輿論對象。

所以,Facebook對不少人來說,它只是宣傳工具,不是溝通。我從不理會,我的私人空間應該是自我「宣傳」為主。好的、壞的,深的、淺的,我想說什麼便說什麼。

但我的情況很特別,暫時要的不是朋友,而是完成某些事。我怕連慮他們,也不想因他們而令我失去完成目逹的幹勁。我的弱點是重友情,所以也必需把它擱置一會。若果他仍然是你的好朋友,他會在「朋友海」中找到你。

你們腦海若有我的歷史,才有機會解答我空間的迷題。我的鑰匙早就放在你們腦海中。


[2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