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Saturday, January 26, 2013

與質對立的社會

為何現今社會把「質與量的對立」等同「藝術與商業的對立」? 質與量不一定對立,就算對立的時候,也不一定沒有商業價值。

現在我的工作階段是先量,其後就不知,見步行步,無需想長遠,這就是無聊現實。難怪香港的藝術失落。人們只活在即時消費、量化的快樂中。

人們的潛意識中植根了經濟學中的貨幣調整模式,以調控量為標準。他們活在的「同質」的計算模型,所謂的多勞多得,即多量多得。沒有質的差異,就沒有獨特。貼心的客戶服主要是「質的差異」,不是好壞之分,而是因人而異之別。

「同質」不代表「人人平等」的服務,假設我血糖高,不少甜的珍珠奶茶對我公平嗎? 「平等」只是「量」的平均嗎?



[2012-03-09]